- +1
申城先锋|他是孝老爱亲楷模,为敬老院建“绿色生命通道”
蔡国强探访失能老人。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 提供
他用行动践行着一名民政人孝老爱老的光荣传统,他对团队关爱有加,彼此“就像家人一样”,他还是2017年上海黄浦孝老爱亲楷模。
他叫蔡国强,出生于1975年,曾是一名军人,1996年入党,2008年从部队转业到陈娟英敬老院担任副院长,自此在岗位上已经坚持了十年,并于2013年6月起担任院长。
建起“绿色生命通道”
位于上海杨新东路18号的陈娟英敬老院,成立于1994年10月。近几年,在黄浦区政府的支持下,经过翻修,敬老院设施焕然一新。目前敬老院占地面积6.552亩,主楼面积4000多平方米,是黄浦区政府在浦东地区筹建的建筑规模和占地面积较大的社会福利设施之一。除了居住大楼,老年文体活动中心、功能活动室、医疗康复中心、老年营养膳食中心等一应俱全。
然而,这里最突出的亮点还不是硬件设施,而是他们在上海首创的“医养结合”模式。
蔡国强和院内的老人闲聊
2013年,蔡国强刚出任陈娟英敬老院院长,就为一个问题而烦恼:敬老院没有内设的医疗机构,老人一旦生病,叫120就得花费上百元。对于失能老人来说,负担就更重了。
一天,蔡国强站在窗口,望见仅一墙之隔的杨思医院,他忽然灵光一闪,与其在院内设一个小小的医疗机构,何不借助整个杨思医院的医疗资源,将医疗技术和服务“搬进”养老院。这成为蔡国强的一个愿望。
巧的是,不久后,杨思医院正在扩建,而陈娟英敬老院也面临重新装修,想法终于有了实践的可能。在黄浦区政府的“撮合”下,蔡国强主动找到杨思医院,希望能够彼此联手,探索一种“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
一年以后,2014年5月,一条短短不到3米的通道正式投入使用。它直接从陈娟英敬老院的3楼,通往杨思医院的3楼,为了安全,彼此之间装了一道闸门,可以刷卡通行。老人们都称它为“绿色生命通道”。
“院里的老人都是我的家里人”
尽管在工作中要求严格,但蔡国强从不忽视团队建设和员工需求,“一个团队,不仅要有优秀的人才, 统筹有方的组织者,更要有一股激励士气的团队精神和视院如家的团队精神。” 因而在生活中,他又是大家口口相传的“好兄弟”。
蔡国强把职工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只要听说哪位职工有什么困难,他都会主动询问,想方设法帮助排忧解难。在单位的例行体检中,护理员万本月查出恶性肿瘤,急需住院治疗,但是医院的床位却迟迟得不到落实,同时巨额医药费用也让万本月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蔡国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四处奔走,终于帮她在第一时间落实了医院床位,还主动拿出一笔钱慰问万本月,并及时号召全院职工进行爱心募捐,多次赴医院探望慰问。
蔡国强为老人送去慰问品
万本月术后和家属带着锦旗来感谢领导时,她说自己虽然很不幸,生了这个病,但很幸运的是能在陈娟英敬老院这个大家庭里工作生活,得到了蔡国强及众多兄弟姐妹的关心,这个大家庭很温暖,希望能早日回到服务老人的队伍里来。
或许是因为逢年过节的时候一些老人的子女无法来探望,蔡国强会将慰问品和礼品一个个亲自送到老人的手中,并陪着老人唠几句家常。“院里的老人都是我的家里人,我有的时候不在院里都会挂念这些老人们。” 蔡国强说,作为一院之长,要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能赢得老人和家属的认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蔡国强而言,就是始终将老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虽未做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他确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在为老服务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用他最平凡、最明快的行动,诠释对老人的关爱。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