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诺德基金:一文读懂“利率债”与“信用债”

2023-07-12 13: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市场震荡,债券基金由于自带“避险”属性,不禁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

很多伙伴便跃跃欲试想要买入债券基金,但打开购买平台一看尽傻眼了,债基名称各式各样,很多债基名称中还含有“利率”、“信用”等字眼,而不同名称的债基,其表现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

那么,这些债基都有哪些区别呢?

今天,就先让诺德基金小编来和大伙聊一聊,“利率债”和“信用债”的那些事儿。

一、利率债VS信用债

虽然它们都是债基,但债券家族也是有“壁”的。

首先,利率债与信用债的债券品类不同。

利率债主要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以及地方政府债。

信用债主要是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等品种。

其次,从安全性来看,两者风险有所不同。

利率债是由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和央行等机构发行,有国家信用作隐形背书,一般体现为国家信用,信用风险极低,通俗理解就是违约不还钱的风险极低。

而信用债的发行主体包括一般企业上市公司、城投平台、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等机构,因为主体资质差异导致主体隐含着信用风险有所差异因而产生了一定的信用利差。

举个例子:

有个富二代朋友找上你:“嗨,朋友,最近手头有点紧,借点钱呗,我老妈明年会有一笔企业分红到账,她给我做担保,利息按最近的国债利率给你,一个月后还钱”。

这里的老妈就相当于有偿还能力的担保人,若富二代朋友不履行偿还义务,则担保人必须承担偿付责任。

资本市场中的利率债也是同理,发行主体变成了政府机构,背书人是国家,有国家做担保,所以一般认为其信用风险极低。

简单来说,利率债通常会给人靠谱的感觉。

与利率债不同,信用债在发债主体的资质上还是有差异的。

还是朋友来借钱,但这次说法不同:“嗨,朋友,最近手头有点紧,借点钱呗,年化利率比活期利率高一个点,一个月后还”。

此时的朋友借钱全凭他在你这里的“信用”,你愿意相信他有偿还意愿且有偿债能力,能够按时连本带息还钱。

资本市场中的信用债也是同理,只不过发行主体换成了城投公司、银行等企业,这些企业用自己的信用做担保,发行债券从而向大众借钱,并承诺还本付息。

总体来说,信用债借债还钱的关键因素是“信用”。

一般情况下,利率债的票面利息会比较低,而信用债因为存在信用风险,所以一般票面利息会高一点,以作为风险补偿。

二、利率债:波动小、收益稳?

利率债信用风险极低,拿到票息收入的确定性相对较高,这就不免让很多朋友信心满满的认为其能够稳稳获得收益。

如果这么想,诺德基金小编就认为是过于天真了!哪怕是利率债,也会存在一定的价格波动!

债券和股票一样,在二级市场是有交易价格的。利率债的价格跟债券利率走势大致成反比,就像跷跷板的两头,一个升高另一个就会下降。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反之亦然。

例如:我们持有一张票面利率为2.7%的10年期国债,如果现在10年期的国债利率上涨到了3%,因利率上涨,此前持有的国债债券价格就下跌了。简单来说,如果我们选择在此时国债利率3%的时候买入10年期国债,那么此时的国债持有到期收益就会比之前手中持有的国债高。

利率债虽然会有一定的波动,但长期下来,我们可以用票息去对冲短期的价格波动。所以,伙伴们的投资心态完全可以放稳一点。

三、信用债: 怎么看信用好坏?

信用债因为其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所以不少伙伴还是会担心信用主体“欠钱不还”。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央行制定了一套信用评判标准——债券信用评级。简单来说,就是专门对各个信用债券的“可靠程度”进行打分评级。

根据央行制定的《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分为长期债券评级和短期债券评级。

长期债券评级针对期限为一年以上的债务进行评级,可划分为三等九级。

短期债券评级针对期限一年(含)以内的债务进行评级,可划分为四等六级。

一般情况下,信用等级越高的债券,其违约的可能性越低,反之同理。但需注意,信用评级只是对债券末来偿付的概率进行预测。

当然,信用评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债券发行人的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等变化动态调整的。

综上,利率债和信用债各有优势,对于我们想要投资债基的普通投资者,固收底层资产的“调研”也是一件需要经验和专业度的事,当然还需要具有宏观视角,所以,诺德基金小编觉得,不如考虑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让我们一起做个舒心的投资客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