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和《长安三万里》不同,李白下大狱,节度使好友高适其实见死不救
李白和高适的友谊是电影《长安三万里》重点刻画的内容,但在永王李璘叛乱后,李白被株连下狱时,高适却没有援救李白。但是,电影为了迎合高适重情重义的形象,修改了历史故事,改为高适委托郭子仪拯救李白。那么,李白当年为什么会站错队,上了李璘的贼船?高适又是为什么对李白见死不救呢?
一、高适和李白的友谊
纵然高适不如李白那么出名,可他也是唐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尤以边塞诗见长,被称为“边塞四大诗人之一”。你可以说没听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这句,但你肯定听过而且会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没错,这就是高适的诗作《别董大》中的经典名句。至于李白,无需多言,所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不会两句李白的诗,似乎都说不过去了。
诗歌是李白和高适能够产生共鸣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他俩还有共同的远大期许——出将入相,这一直也是两人执着的追求。但不幸的是,仕途的黯淡也同时是两人共同的写照。所以,当两个热爱诗歌又前途失意的男人相遇时,必然会产生灵魂的共鸣,而杜甫的加入则促进了彼此友谊的升华。
大约在公元739年,李白、杜甫和高适相遇了。这一年,杜甫考进士不第,高适求制举不中,李白被赐金放还,三位热爱诗歌又胸怀崇高理想,但一时失意的诗人相遇了,相遇的地点在梁宋,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商丘。三人整日畅饮,寻仙人、采仙草、炼仙丹,好不快活。“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梁宋之游极大地增进了三人的友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盛事,历来被津津乐道,这也是李白和高适友谊的重要见证。
但这一切,终被安史之乱打破了。
二、李白和高适的两种宿命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变,叛军声势如天,河北州县望风瓦解,随后洛阳、潼关、长安接连失守,玄宗不得不逃亡蜀地避难。
不久,太子李亨自行在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在李亨继位之前,唐玄宗误判局势,采取了分封诸子以节制四方叛乱的举措,命李璘坐镇江陵,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辖制大唐财政命脉。李亨自立后,李璘不轨野心逐渐暴露出来,在唐肃宗召其返蜀不从后,李璘遂反。
756年底,唐肃宗派淮南节度使高适等人讨伐李璘,不久李璘兵败身死,作为幕僚同党的李白,也被当作同党抓了起来。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是淮南节度使,一个是阶下囚,高适和李白截然相反的地位,其实源自两人对安史之乱的不同态度。
梁宋之游后,高适仍然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先辈建功立业的过往一直在激励着他。公元752年,年近半百的高适终于找到了人生的跳板,这一年他得任唐将节度使哥舒翰幕府的掌书记。
安史之乱时,由于唐玄宗听信佞言,封常清、高仙芝被错杀,玄宗启用病中的哥舒翰,但又未完全信任他,下诏迫其出战应敌,结果导致潼关失守。哥舒翰战败后,作为幕僚的高适并未气馁,从小路紧追慢赶,终于在河池赶上了玄宗。追上唐玄宗后,高适一边分析了潼关之败的原因,一边安慰了避乱于蜀的玄宗。高适的出现让疲于奔波的玄宗终于得到了一丝欣慰,玄宗皇帝一高兴,任高适为侍御史。
前文提到,唐玄宗曾做出了分封诸子的举措,实际上,此举也受到了高适的劝谏,高适认为分封诸子恐有自立的危险,但并未被唐玄宗采纳。结果李璘果然叛乱了。由于高适准确的预判,他受到了唐肃宗的赏识,很快他就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负责讨伐李璘的叛乱。
与高适积极进取相反的是,李白在安史之乱中却选择了避祸隐居。安史之乱前夕,李白游历于安徽的当涂、秋浦、宣城等地,随后在南京的时候,他听到了安史之乱的消息。他相继委托友人把子女、妻子安排到南方躲避灾难。当玄宗入蜀避难的时候,他也躲进了庐山。我们可以说李白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是对他的政治敏感性却不敢恭维。
756年,在李璘的三顾茅庐下,李白居然上了他的贼船。第二年,唐肃宗讨伐李璘时,李白还坚信自己跟随的永王是正义之师,并且还写了赞美诗——《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比如“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将自己比成了谢安,又比如“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中的天真期待,诗歌洋溢着李白的踌躇满志和他对永王的赞美之情。殊不知,这些吹嘘永王的诗歌,最后都成了将他定罪的铁证。
三、高、李的分道扬镳
可让李白难料的是,大展宏图的理想不仅没有实现,反而陷入了囹圄之灾。永王战败被杀后,李白也被当成反叛同党抓了起来,随时可能身首异处。身处监狱的李白,随即开始寻求自救,他想到了曾经和自己一起觅长生、采仙草、炼仙丹的高适,此时不正是淮南节度使吗?
于是,李白赶紧修书一封,洋洋洒洒写下了《送张秀才谒高中丞》一诗,对高适一顿猛夸,什么古有张良,今有高适,说高适“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最后说着似乎要掉下眼泪来,“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然而,信送出去后,如泥牛入海,杳无回音。李白与高适的情谊也至此了断,两人不再往来。后来李白在崔涣、宋若思等人的帮助下出狱,但也被流放到了夜郎。
回过头来,我们不禁想问:李白深陷囹圄之中,身为挚友的高适为何见死不救?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被人们津津乐道,我们不妨推测一二。
一是高适能救,但是他不愿意救,这可能与高适的成长历程有关。据记载,高适身世显赫,祖父曾任职左监门卫大将军、安东都护等职,其父也担任过韶州长史,然而到他时,家道已然中落,甚至拿不出招待朋友的酒菜钱。高适一生求仕,但直到46岁才得一封丘县尉的小官。李白被抓这年,高适54岁,被授予淮南节度使,到达了人生的顶峰,实现了多年以来建功立业的理想,这一机会,高适等的实在太久太久了。如果李白只是一般的罪名,他肯定能够施救,但李白跟随的李璘犯的是谋反罪,身为皇帝的亲信,高适哪里敢救。高适直接去监狱里捞李白,等于站在了唐肃宗的对立面。就是傻子也不会这么干。
二是高适根本救不了。李白犯的是谋反罪,当时的他已经到了“世人皆欲杀”的地步了,何人敢救?凭借高适一个节度使就能救得了?恐怕未必。
三是高适可能救了,但是未被史书记载下来。像电影中高适委托郭子仪去救李白,其实也是一个合理的推测。高适完全放任不管似乎也不太合理。
但不管如何,经此一事,李白和高适终究还是分道扬镳了。
文史君说
李白当年被玄宗征诏入京时,写了一首《南陵别儿童入京》,其中一句被广为传诵,“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一句,将还未进京的李白的得意、自负和踌躇满志,表现得淋漓尽致。试问这样的人能当官吗?明显不能。所以才华横溢的李白后来又落得个赐金放还的下场。安史之乱时,他这种幼稚的政治态度也最终给自己招致了莫大灾难。而高适凭借安史之乱迅速崛起,也因为安史之乱与李白断交。两个曾经交好同游的人,终究因为不同的政治态度,分道扬镳了,而这一切,无关对错。
参考文献
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张馨心:《盛唐诗人高适、李白的人生选择及交游关系新议》,《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士为知己)
原标题:《和《长安三万里》不同,李白下大狱,节度使好友高适其实见死不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