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内思想周报|房租又涨了;能不能在博物馆里“高谈阔论”?
房租涨了,谁来管一管?
租房、房租,是一周来的热门话题。
据《证券时报》报道,一则北京天通苑租赁房源被多家住房租赁企业争抢,最终导致租金短期内暴涨的消息引爆网络,人们开始关注快速上涨的租金和住房租赁企业哄抬租金的现象。
于是,原我爱我家副总裁的胡景晖“隔空喊话”:“要政府管一管长租公寓。”
微信号“紫竹张先生”发表文章《为什么中介哄抢租赁房源,因为贩毒都没它来钱快》,引用胡景晖的话“长租公寓爆仓,一定比P2P暴雷更厉害”,并进一步解释说:“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这些长租公寓涉嫌利用法律盲区侵犯租客和房东的权益,以空手套白狼的形式套取大量贷款资金用于自身发展,把风险转移给房东和租客以及全社会,而把所有的利益留给自己。这些长租公寓,真的可能一夜爆仓,从而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
据“紫竹张先生”分析中介的套路是:
首先,中介和房东联系,承诺包租,钱由中介按月支付,房东一听好事啊,收租是个麻烦活,由中介统一包办放心多了,这就是长租公寓的前身,中介代管的租赁房源,而现在的长租公寓,实际上也是这么个玩法。
然后,中介和租客联系,号称押一付一甚至押0付一来吸引客源,只需要一点服务费就可以,通过种种诱导让你签了合同后,你突然发现,你和一家XX金融公司产生了联系,每个月的租金不是打给房东的,甚至也不是打给中介的,而是需要打给这家金融公司的,然后你的服务费,也是交给这家金融公司的。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中介诱导你签下的,是一份贷款合同,你以个人信用做承诺,通过绑定身份证和银行卡获得了金融公司一年的租金贷款,金融公司一次性把你12个月的租金全部打给了中介,然后你一个月一个月慢慢的还给银行钱,同时还要支付5.8%的“服务费”。
这个时候,你欠下了金融公司12个月租金,然后一个月一个月的还,你和金融公司构成借贷关系,这是你自己签字的。那么中介拿了你的贷款之后有没有全部给房东呢,没有,中介一般是按季度付给房东租金,也就是三个月一次付给房东,其他的钱全部扣在自己手里。
最后,该文章评论道:“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中介公司突然那么财大气粗,宁可抬价50%也要抢房源了吗?因为他们能够靠房源窃取租客的贷款资金,如果一切顺利那么所有收益归自己,如果不顺利那么全社会来承担他的风险和损失。”
长租公寓的出现也让“惜租”的房东们多了一个涨租的理由。据《证券时报》记者在深圳福田区调查发现:多位业主趁着暑假正值租赁高峰,打算把自己的房子出租,但得知同一小区的一些房源被长租公寓品牌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拿下后,纷纷表示要提高自己出租的价格。
根据《人民日报》最新的文章:今年6月,住建部会同中宣部、公安部、司法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 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于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全国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文章评论说:“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法治为百姓安居守住底线。一方面,落实‘租购并举’离不开资本的进入,但对于不按约定用途使用银行贷款等行为,必须要纳入依法有效的监管之下;另一方面,对于个别人哄抬租金、扰乱市场等行为,相关部门也要及时从严处罚、联合惩戒。”
此外,也有消息称:“先是北京市住建委集中约谈自如、相寓、蛋壳等住房租赁企业,接着是北京房地产中介协会召开座谈会,讨论房租上涨过快的问题。会后,相关企业承诺未来两个月不涨租金,并尽快拿出共计超过12万套房源投向市场。”
微信号“国是直通车”发表文章《12万套房源投放市场,房租就会降了吗?》,设问“12万套,为什么之前不拿出来?”“难道是长租公寓囤积居奇?”“市场到底还有多少存量被企业拿着不放?”“12万套如果不是存量,这是让企业明目张胆去抢房?”
该文章引用的观点之一为“资本助推房租上涨”,长租公寓依靠资本的支撑,在市场不计成本疯狂“收”房子,为的是抢占市场份额,达到垄断目的,从而操控房源价格。在行业里,认同这一观点行业内人士有我爱我家集团原副总裁胡景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恒大研究院副院长夏磊、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雷等。
该文章也引用反对观点“长租公寓没有达到垄断市场,进而操控房租的能力”。比如,万科集团总裁祝九胜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回应长租公寓推高租金认为这可能是个误会,“机构渗透率、参与率,最厉害的北京也没到5%。”自如首席执行官熊林,明源地产研究院苏兮,世联行集团副总裁、世联红璞公寓总经理甘伟均公开表示同意这一观点。
无论持哪方观点,房租上涨的现实摆在面前。该文章引用一位网名“仙翩”的作者此前发布帖子称:自家天通苑的120平米三居要出租,心理预期价位是7500元/月,在自如和蛋壳公寓两家公司询问后,却被两方拼命争抢,自如报价提高到9500,蛋壳则说要比自如高300元,最终蛋壳给到10800元/月的价格,付11个月。并最后引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原研究员黄万盛的话评论道:“居住权是一个城市最低的底线之一。房租的大幅上涨,削弱了城市吸引力,伤害了城市竞争力。然而,当前租赁市场还有很多任性、随意与不透明的地方,让中介与房东找到机会‘宰杀’租客。”
“12万套”只是一个数字,租客则各有着冷暖自知的生活。北京青年报发表文章《除了12万套房源还有什么可以稳住房租?》,评论说:“一些分散式长租公寓抢夺房源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引发市场租金上涨,但更重要的是容易引发区域内租金上涨的恐慌心理。此次住建委的行动就是给予敢于‘乱涨’租金的部分机构当头棒喝,对于稳定市场的未来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引用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对未来租房市场在政策层面的建议:
首先,制度先行、法律保障。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稳定租金无不需要借助强制手段来保障,例如德国出台的租赁法律,对于租金上涨幅度都有明确规定,由此实现了租金的稳定性。目前不少城市已经出台了租赁相关的文件和政策,但目前国内租赁还未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保障的力度有待切实提高。
其次,需要合理增加和匹配不同人群租赁房源,尤其是增加中低收入人群保障性租赁房源供给。在此基础上加大集体土地租赁房源试点,加快部分城市商住用房改建成出租房源,推动房企自持性用地上市等手段都可以保障租赁房源量稳步增加。
最后,对于各类租赁运营机构要采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一方面针对包括长租公寓在内的各类租赁运营方给予更多政策、税收和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各地需要做好相关监管工作,重点严查侵犯承租人合法权益、随意上涨租金等问题。
在“澎湃新闻”的报道《租金上涨与租房难如何化解?专家呼吁出台住房租赁法》中,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也认为:化解租金上涨与租房难,一是需要住房租赁法的立法。保障租房一方的基本权益。其二是金融制度突破。放开房地产投资基金,这样就可以解决自持项目与长租平台高成本的问题。其三是完善住房制度与住房供应体系,允许企业拿地自建职工房,并给金融、税收、财政的优惠政策。并且共有房、租赁房、公租房的必须保障立马上市供应,规定享受对象不设置限制户籍门槛。其四是培育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屋租赁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超过40座城市多次发布相关政策,细化房地产租赁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涉及租赁双方权益、增加租赁住房供应以及发展租赁企业三个层面,涉及公共服务权益、住房公积金、税收优惠、租赁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但显然,政策支持还一时难解刚需之渴,房源供给的结构性短缺仍是制约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一大瓶颈。
伴随房租上涨,《证券时报》同时提出“房租异常上涨意味着房价拐点临近”,在文章中提出:“房租异常上涨很可能表明房价即将面临拐点。当前我国热点城市房租异常上涨,虽然有房价高位运行对房租的拉动作用,也有房地产调控措施对房价上涨的抑制作用,但更多可能是房价上涨动力衰减的信号。”
“澎湃新闻”评论员也著文回忆《北京租房往事》,感叹租房岁月“总之,租房是一件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事,有时甚至会使人怀疑人生”;感慨世事沧桑“房价与房租的故事告诉我们,先挣到钱的人跟后挣到钱的人,可能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感怀梦醒时分“而今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看着新闻里那些为房租猛涨焦头烂额的年轻人,我不禁感到一阵后怕。我想,现在的年轻人里应该有不少人像当年的我一样天真,以为生命里应该有一段不顾一切去追梦的时光。只是他们可能比我醒悟地更早。”
再讨论一次“在博物馆里能自由的高谈阔论吗?”
参观者在恭王府“给朋友介绍历史”,“就讲解问题与工作人员产生了一些矛盾”。这一事件将博物馆及关于公共空间的行为界线再次摆在行业、舆论与民众面前。
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北京市民路一夫(化名)反映,他在恭王府博物馆展厅内为朋友介绍相关历史知识时被工作人员劝阻。工作人员告诉他在展厅内不允许做讲解,这让路先生非常费解。”
路一夫的观点是:“我又不是‘野导游’,只是给朋友介绍历史,为什么不行?”
恭王府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示:“恭王府内确实禁止非本博物馆的讲解员或志愿者讲解,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博物馆内游览混乱,以及‘野导游’传播错误的历史信息。”
对于制止路先生,恭王府方面的解释是:“因为他在展厅内讲解的时候声音太大,过程中吸引了一些散客过去听他讲解。如果一定要为朋友进行讲解,建议放小音量或到展厅外进行。”
针对恭王府发生的事件,《光明日报》的评论《劝阻参观者讲解,博物馆当有“博”的气度》较为激烈,认为:“公共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场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建筑、遗迹,更是属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遗产。博物馆不能以加强管理之名,实施某种观念的垄断。”更进而提出:“不管是‘网红’讲解员,还是参观者自发地开展‘民间讲解’,都是博物馆应有的开放和多元性的体现。对此,管理方应当积极鼓励引导,而不是生硬地阻止,更不能囿于自身利益格局打小算盘。”
“澎湃新闻”思想市场栏目曾于“国际思想周报”探讨过《在博物馆里能自由的高谈阔论吗?》,去年,网名“玛丽-诺埃·葛丽松”的年轻女游客陪三位美国朋友参观凡尔赛宫,同样因为替同行的朋友解说展品,而被保安劝说离开展厅。
她在凡尔赛发出的疑问与今天路先生在恭王府问到的类似,她不解的是:“难道在博物馆里,我们连和自己的亲友聊聊艺术的权利也没有吗?”
事实上,在《凡尔赛宫与特里亚侬宫博物院游览规则》关于团体游的第23条中规定:“行使讲解权应事先向本机构主席预约并取得许可。管理人员确保相关规定得到遵守。必要情况下,如在游客人流量较大时,管理人员有权禁止讲解,以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如遇现场事故,所有具有讲解权利的团体陪同人员或导游人员应在凡尔赛宫、博物院和国家园林公共管理机构(EPV)工作人员的要求下出示授予其讲解权的正式导游证或职业资格证以及预约证明。如无这些证件,任何国家导游讲解员或陪同人员均将由凡尔赛宫、博物院和国家园林公共管理机构(EPV)工作人员在游览结束时送出。如果再次违反规定,将被视为违章者禁止入场。”
针对此事件,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巴黎大皇宫博物馆负责下属机构协调的副主任柯蕾亚·丽雄(Cléa Richon)表示:“大多数博物馆都有类似的规定,只不过各自在执行上略有不同。”在法国,神圣的言论自由权在这些公共机构里是受到限制的,但这种限制并不是实质性的,只是形式上的,“主要是为了避免杂乱的讲解妨碍到其他参观者自主欣赏的自由”。
在关于恭王府事件的另一则报道中,提到了事发时的监控视频:该视频显示,路先生当时在葆光室的东耳房内为周围的几人讲解,跟随者有十多人。随后,一名工作人员从另一个房间走了过来劝阻路先生。据恭王府方面解释:“工作人员和路先生分别在两个房间,他当时的声音是很大的,要不然我们的工作人员不会听见并赶过去劝阻的。我们无法阻止游客间的个人交谈,但是最好能够在展厅外进行探讨或讲解。”
无论如何,有关公共空间的话题得以借此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除“公共”之外,“权威”、“阐释”,也得以借此话题再次有机会在我们脑海中游荡一下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