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7月文艺联合书单|托尔金:中洲缔造者
《孩子写的新诗》
祁智主编,南京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青春》杂志社主办的“青春·小作家”征稿活动评选出的儿童新诗获奖作品300余首,分为低年级组(一至三年级)和高年级组(四至六年级),作品童真自然,充分反映了当下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能力和整体水平。
《那个苹果也很好》
栾颖新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书为东北女作家、90后历史学博士栾颖新在巴黎六年的生活随感。因为旅行时看到被列为“瑕疵品”的苹果,作者展开了关于人生和自由的思考,由此写下本书。作者用轻松的语调和温暖的眼光,描绘着她所居住的巴黎和她在这座城市的收获,于她而言,巴黎是温柔之海,承托着她,让她自由地漂浮,做一只随心所欲的“苹果”。
《洛阳大火:公元23-220年的后汉史》
[澳]张磊夫著,邹秋筠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以西方语言撰写的后汉通史。作者以首都洛阳的命运作为后汉兴衰的标志,首先依据考古与文献资料,详述后汉洛阳的地理、布局、礼制、人口、重要建筑等,由此切入对后汉政治与社会的分析;继而以时间为序,描述了后汉不同阶段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对后汉政府的行政特征、向南方的拓展开发、士人与宦官之间的冲突,以及东汉政权的最终倾覆等做出了深入的探讨。
《印度国家博物馆》
梅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印度国家博物馆汇聚了古印度文明文物之菁华,其馆藏文物约20万件,文物历史年代跨度超过 5000年,是世界上收藏古印度文明遗珍最丰富的宝库,其中许多珍宝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本书以作者在印度国家博物馆的泡馆经历为视点,对其中的重要藏品、珍贵文物进行了详细的导览与解读,不仅包括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收藏经历等,还将作者在当地采风时所看到、听到的风土人情、人文风貌等一并结合到了对文物的解析中。
《读过》
李师东著,时代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本文学评论随笔集,所收文章,立足文学出版现场,既有对重要文学作品的解读(如梁晓声的《人世间》、刘震云的《新兵连》、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对重要作家创作状况的剖析,也有对重要文学说法的展示和对当代文学创作态势的体察。全书从现场、话题、印记三个维度,展现出版场景、文学见地和文化烙印,是作者近40年从出版抵达文学的思考和总结。
《我的戏剧笔记》
肖复兴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作家肖复兴对京剧、昆曲等古典戏曲和当代话剧的欣赏笔记,插入作者看戏之余随手画的戏曲人物画,呈现戏里戏外的笔迹、画迹、心迹、足迹,展现中国古典戏曲之美。
《托尔金:中洲缔造者》
[英]凯瑟琳·麦基尔韦恩编,邓嘉宛、石中歌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涵盖托尔金生平与创作的画传,一座托尔金的纸上展览馆。书信、手稿、插画、地图、设计纹样、家庭相册……数百件展品高清大图,六位重量级托尔金学者的研究成果,多面展示托尔金文学创作的本质与精髓。
《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
濮存昕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是著名演员濮存昕的自传。作者以自己曾经饰演过的角色为主线,分享了多年来在演艺道路上的历练、探索、创新和思考。
《木七下山》
英布草心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为彝族青年作家英布草心潜心创作的一部关注留守儿童身心成长的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凉山少年勇敢追逐梦想、最终走出大凉山的励志故事。
《小雷因寺》
张亦霆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一个困在狱中的人,他的一些回忆,幻梦,虚构,写真,狂想。以写作造梦,在所谓的小雷因寺,大相国寺,小镇,监狱之间闪展腾挪,练习各种穿墙术,隐身术,凌波微步法。一部数度浸入梦与现实的边界,打捞沉没于自我荒野中的真与相的文本,表面上有个参禅故事的壳,其中还有个越狱故事的核,皮肉则是狱中回忆与文内作者的梦境,几相穿插,虚实对峙。
《我的志愿》
吴於人、罗翔、陶勇等著,太白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本汇集全国高校教授,写给准大学生的专业意见书。全书覆盖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12个学科门类,由吴於人、罗翔、陶勇、宋浩等教授作为每门学科的代表,分享自己专业学习的心得,当前从事专业教学的感悟,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专业志向,填报更适合的志愿。除教授外,还收录了对各专业毕业生的访谈,回顾自己的专业学习经历。
《革命与文学的双重变奏——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社群结构与作家谱系研究》
杨洪承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立足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大革命史观,以谱系和结构作为研究视点和目标,既是革命文学来龙去脉的历史还原,又是对现代革命文学的历史作用的现实考察,深层考量现代中国革命文学本体世界独特的文学史意义。
《爱尔娜》
[波兰]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著,张振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
《爱尔娜》是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5岁的女孩爱尔娜在吃饭时忽然晕倒了。她听到各种各样的说话声,看到一个影子在玻璃上游动、房间里长出了一棵大树、一个戴着金丝边单片眼镜的男人站在弟弟的身后……只有爱尔娜的妈妈知道,这个男人是爱尔娜素未谋面的、去世已久的外祖父。爱尔娜的妈妈重新在家里组织了神秘主义聚会,参加聚会的有市政局死亡登记处的职员、犹太医生、脑科学研究者、精神分析学家……他们围坐在桌前,手拉着手,等待着爱尔娜沉睡,在乩板上写字,用不同的声音说出断续的词。现实是否如我们所见的那般坚固?梦境与幻视中是否隐藏着这个世界最深的秘密?
《万国之子》
[印尼]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著,孔远志、居三元、陈培初、张玉安译,黄琛芳校,罗杰、曾嘉慧重校,四川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布鲁岛四部曲”的第二部,情节接续《人世间》展开。故事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印度尼西亚,故事中的人物一方面需要面对自身的命运,还需要应对殖民背景下时代的观念与文化冲突。在书中,青年明克结识爪哇土著失地农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底层人的现实生活,后来还遇到中国晚清革命志士许阿仕,这让他的内心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普拉姆迪亚在布鲁岛拘留营完成了“布鲁岛四部曲”(《人世间》《万国之子》《足迹》《玻璃屋》)。四部曲着重展现了印度尼西亚民族觉醒的过程,展现了这一历史画卷。
《西高地行记》
阿来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多年来,作家阿来用脚和笔丈量世界,认知内心。他攀行在雪山之间,仰望苍穹,俯身凝视花草生灵……阿来曾说,行走与写作是他的宿命,于是有了这部行走笔记。从四川到西藏、云南、贵州、甘肃……阿来写大地、星光、山口、银环蛇、野人、鱼、马、群山和声音,完全去除了多余的神秘,但又不忘把读者引向广阔的精神空间。同时,作为一位植物学的痴迷者,阿来在所有文章中无不聚焦花草树木。阿来说:“我是一个爱植物的人。爱植物,自然就会更爱它们开放的花朵。”在《西高地行记》中,每到一处,都会有繁花盛放。
《汉语词汇的流变》
张联荣著,漓江出版社
汉语词汇伴随中华文化走过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如空气一般存在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在本书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联荣从词和词义、词义变化、词义关系、名称的新陈代谢、汉语词汇的变迁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简要概述了汉语词汇从古至今的流变过程。
《一个人的老后》
[日]上野千鹤子著,张静乔译,长江文艺出版社
一部分女性选择“一个人生活”,还有一部分女性经历孩子离开家、丈夫先走一步,被动地“一个人生活”,无论是哪种情况,最后都是孤身一人。如何应对“一个人”的老后生活,是很多女性都要面对的人生大事。在哪里生活、怎样生活;和什么人交往、怎样交往;养老金够不够用;最后卧床不起谁来照顾……本书围绕这些问题,从社会学统计数据、养老产业现状出发,结合众多女性前辈的成功“单身经验”,给读者带来全方位的指导。
《一百年前的“00后”:他们何以成大师》
宫礼著,安徽文艺出版社
本书以“风度”“风华”“风骨”“风流”分类,向读者讲述了顾毓琇、周有光、高士其、周培源、蒋光慈、梅汝璈、张岱年等二十多位出生于1900—1909年之间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生平、学识、才情、智慧、道德和担当。
《乐事》
郑在欢著,北岳文艺出版社
小说以日记体的形式,用夸张荒诞的方式记录一个十七岁少年不堪继母打骂,离家出走到广州的见闻。他先后结识乞丐、艺术家、包工头、导演、摇滚乐队、被包养的女人、流浪者聚集地的青少年。先后做了乞丐、搬砖工、演员,接着被女人包养,又成为流浪者聚集地的流浪者和管理者,最后还做了杀手。通篇是漫画式粗线条的堂吉柯德式的奇遇,以幽默荒诞的笔法达到讽刺的效果。然而最终结果揭示,这本日记可能也只是少年的虚构,事实上他只是一个十七岁辍学,因为意外犯罪的青年而已。
《莎草绘卷》
赵航著,悠拉悠绘,清华大学出版社
古埃及科普丛书《莎草绘卷》共3本:《生命之宫:古埃及历史与地理》《美丽之屋:古埃及神话与民俗》《伟大之域:古埃及建筑与艺术》。600张水彩,6大板块,再现金字塔、亡灵书和法老的国度。
《在江湖与庙堂之间——贬谪中的宋代文人》
储劲松著,河南文艺出版社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辛弃疾、黄庭坚、杨万里、秦观等宋代知名文人,都历经官场贬谪,他们的内心底色与作品样貌也随之转变。本书探析他们在贬谪中的遭遇、表现及代表作品,尽显一代文豪的人生格局与精神气度。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