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如何面对监督:既然能移出群,也就能重新请进群

澎湃特约评论员 李勤余
2018-08-24 16:4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8月12日,浙江日报《一线调查》栏目对杭州西湖九溪景区旅游厕所存在“脏乱差”现象做了报道,景区随即开展厕所专项整治。次日浙江日报对整改内容做了跟进报道。

新闻媒体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西湖景区尽到了整改责任。此事自此结束,可谓皆大欢喜。

但没想到的是,事情有了反转。采写报道的记者近日发现,自己被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记者群的管理员移出了微信群,原来的媒体联系人也不再回复记者任何微信。

西湖对于杭州的意义,实在无需多言。当地媒体敢于对家门口的第一块门面“动刀”,勇气可嘉,更体现了媒体的责任感。拥有如此敢言敢为的媒体,实为杭州及杭州市民之福。另一面,西湖九溪景区在厕所脏乱差被媒体报道后,立即整改,也让人欣慰。

也正因此,景区管委会事后将记者移出群的行为,就变得格外匪夷所思。若是不接受记者的舆论监督,或者认为记者的报道有失实和错误之处,何不光明正大地指出批评,或向媒体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默默将记者踢出群,暴露了景区管理方复杂的心态。明知躲不过舆论监督,却又在内心里无比纠结,在不情不愿、半推半就之间,一记昏招就此诞生。

抱有如此心态的,恐怕不止西湖景区管委会一家。平心而论,面对舆论监督,一些部门有些“不自在”“不愉快”的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比起批评,甜言蜜语的夸赞自然更受欢迎,这是人之常情。但身为管理部门,就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度量,坦荡地应对来自各方的批评和监督。

这里头也有两种情况。一类是被监督部门对舆论监督持抗拒态度,我行我素。如此一来,两者间的矛盾往往会激化,引发不必要的后果。一类则是不知该如何处理与舆论监督的关系,缺乏危机公关的能力,以致进退失据。显然,西湖景区管委会的情况就属于后者。它本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将整改工作落实到位,临了却又节外生枝。只能证明,在应对舆论监督这件事上,景区管委会缺乏正确的认识,更没有形成共识。

当下,山东、海南等不少地区都明确要求加强舆论监督。要求虽有不同,但共通点是:只要是建设性的批评意见,政府有关部门就无需畏惧和抗拒,而应将其当作不断进行的动力。其实,从政府部门到各行各业,这一论断都行得通。可说易行难,西湖管委会充满自我矛盾的表现,就是例证。

舆论空间是开放的,“移出群”的对策,只能是掩耳盗铃。不过,舆论空间也是宽容的,既然能“移出群”,也就能重新“请进群”。据最新消息,管委会方面已于今天前往浙江日报社,“向《浙江日报》道歉了”,并称将虚心接受批评,针对问题做好积极整改。

这才是接受舆论监督的正确姿势。多年前,西湖景区推倒围墙免费开放,引来国人的无数点赞。如今,面对舆论监督,相关部门也应该尽快推倒心中的那面墙。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