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观点|艺术特展终于“定格”于纸上,但观看原作依然重要
以上海博物馆“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和“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两大特展为依托打造的“轻学术”艺术普及读本“寰宇艺文丛书”在上海书展期间在思南读书会首发。
从博物馆墙上的艺术大展到跃然纸上的出版物,如何打造“纸上博物馆”?强调出版物重要性的同时,艺术展览如何看,直面原作还是打开展览的正确方式。
上海思南读书会现场从艺术大展到出版传播,如何打造“纸上博物馆”
作为上海博物馆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两个引进的西方艺术珍品大展——“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和“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已相继落下帷幕。而作为这两个大展在“纸上的延续”,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寰宇艺文丛书《美与生活: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摹造自然:西方风景画艺术》日前发布。
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寰宇艺文丛书《摹造自然:西方风景画艺术》、《美与生活: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谈及打造这套丛书的初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徐明松介绍,一个艺术展览它是有时限的,展出时间最长三个月到半年,而如何将时下热门的、高品质的艺术展览定格在纸上,在展览结束以后,延续对其的解读和学习,这是他们一直所考虑的。
“对展览的解读,除了前言和展陈方式,可以阅读的文字内容实际上是极其有限的,哪怕展览图录甚至都不足以完成对整个展览的学术理念、社会环境、人文背景的一个阐述,我觉得这套丛书的特色就是它让一个大展真正的深化,让它的知识内容得到一个比较好的传播。”
如何打造”纸上博物馆“呢?徐明松说,“寰宇艺文”系列主要是依托上海博物馆在西方美术方面的艺术特展,本着“一个大展一本书 ”的原则,邀请国内外相应研究领域的优秀学者撰文,分专题讲解艺术,力求将每个艺术专题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和阐释。
上海博物馆“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特展现场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陈曾路说,将艺术大展转变成出版物的传播,虽然是一种“巧借东风”的举动,但其实在内容阐释方面已经发生了诸多改变,它出于展览,其范畴又大于展览。“比如《美与生活: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图书是基于上博的‘巡回展览画派’特展,书中更强调的是巡回画派跟中国五十年代以来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关系,所以书里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对我们当时受苏联体系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老一辈艺术家的访谈,这个访谈在展览里就不是阐释的重点了;泰特展则又不一样,展览里主要呈现的是风景画,但是书中涉及诗歌、大的时代背景以及对其中核心艺术家的解读。”
“寰宇艺文”同时是一套开放的丛书,依托以后的新展会不断地有新系列推出。其第三册《美国艺术三百年》(暂定)计划于今年9月底推出,其内容是依托上海博物馆即将在9月份举办的特展“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1865—1945”。
艺术大展如何看?最要紧的还是要“直面原作”
在肯定了出版物对展览的重要意义后,艺术史方面的专家们更加强调直面原作才是打开展览的正确方式。
克拉姆斯柯依 《无名女郎》 1883年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论家潘耀昌认为,原作非常重要,一定要看原作。虽然出版社精心印制图书,但是看出版物跟看原作还是有很大区别。他以油画为例,看油画原作时我们会发现它不是平面的,油彩是有厚度的,但是出版社在给它们制版时,经常会面临着打的灯光怎么调节,要不要保留投影的问题,如果把光打得很匀,拍出来的照片是清晰了,但是投影不见了,画面里的凹凸感就没有了。反过来想,画家在作画时光线状态下的投影是不是他希望保留的,可能大部分绘画是希望保留投影的,因为它加强了厚度感。“所以看原作可以看出很多微妙的细节,是印刷品所不能替代的。原作值得去看,值得细看,值得拿放大镜正看、远看、反看。”潘耀昌说。
《格里松山的雪崩》,透纳,上海博物馆提供,图片版权©Tate Britain上海博物馆研究员、美术史论家李维琨认为,很多艺术史方面的专家都曾撰文对彪炳史册的艺术作品进行过阐释,但是当自己直面原作时,那种感受跟自己阅读时的体验还是会有诸多不同。“出版物是展览的衍生产品,它不能够取代我们看原作,但是它很重要,使得我们对一幅画的认识透过专家学者的介绍让它丰厚起来。去了解和这些作品相关的内外关联,比如一件艺术品的创作动机,递藏历史等。”
列宾《列夫·托尔斯泰肖像》1887年潘耀昌同时提到,专业人士和普通爱好者都可以去博物馆、美术馆欣赏展览,重要的是普通艺术爱好者们不要被专家学者的所谓权威解读“吓住”。面对原作大家都是公平的。而现在很普遍的现象是呈W形的看展览路径,即跑到展柜前看一眼标签,再跑到远处看原作,看完原作再靠近展柜看标签,好像不先看一眼标签心就不笃定。
“出版物或者文字解读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内容和信息去欣赏,之后还是要回过去面对原作。”陈曾路说。
《北威尔士的阿雷尼格山》,詹姆斯·迪克森·英尼斯,上海博物馆提供,图片版权©Tate Britain而今遍地开花的商业展,名头都很大,但很多都是非原作展,甚至以次充好,这也更凸显了高品质的艺术特展的珍贵。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