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十年后,有后悔选择当初的大学吗?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周燕玲
2023-07-06 19:0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6月27日起,进入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常有人说高考是影响人群最广、最具命运决定性的一次考试。然而每年夏天,高考只是上半场,志愿填报是下半场——去什么地方、读哪所学校、学什么专业,这都取决于志愿填报。

 与高考不同的是,志愿填报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存在即时反馈——后果需要若干年再回头看。相比高考只谈考分,志愿填报包含了太多要素,它对考生命运的影响机制,要复杂得多。

 正因如此,人人知道高考的目标——分数越高越好(虽然很难),却很难把握志愿填报略显含糊的准则——合适。

 填报志愿的核心是选校。对于如何选校,一般存在“选帽子”、“选专业”、“选城市”等不同思路。

对此,澎湃研究所研究员采访了两名在2010年左右考大学、选校时分别侧重于“帽子”和“专业”的年轻人。他们同为中西部地区的县城考生,高考分数均高于当地一本线40-50分,如今同在上海工作。高考十来年后的他们,职业经历是否受到、如何受到志愿填报的影响呢?

讲经历之前,先看看“选帽子”、“选专业”、“选城市”是什么意思?

“选帽子”即选择受国家政策青睐的高校,即“985工程”(以下简称985)、“211工程”(以下简称211)或“双一流”高校。

985、211 均为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高校建设计划,前者为“筹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最终入围39所;后者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总共有115所高校。

2019年以后,“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项目退出历史舞台,被“双一流”建设项目取代。但985大学、211大学仍是民众心中被权威认证的、有历史积淀、资源丰富的、最优秀的一批大学,尤其是985高校。

能就读985、211,不仅意味着更好的就业前景,更象征着某种门槛,具有比普通大学生更不一般的“光环”。特别在大学相对普及的背景下,985、211这座更窄的“独木桥”,传递出更强的人才甚至知识精英筛选的意义。

相比选“帽子”,“选专业”更务实,具有就业取向。先根据就业市场的热门度选专业、再根据专业学科的强势度选院校,成为2000年以后时兴的一种思路。很多人认为考大学主要是为了找工作、获得好的收入,因此更倾向于选择一些专业院校——在专业领域具有鲜明优势,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

另外,选城市往往和选专业、选帽子重叠在一起。经济发达地区高校与欠发达地区高校相比,同类院校分数高出许多。比如兰州大学是985高校,但录取分数并不高,2022年理科投档线仅超出一本线20余分。上海、北京不少普通一本院校、乃至二本院校的分数与此相当。因此,一般来说,想去更好的城市,在大学或者专业的层次上就要取舍。

遵循“帽子说”和“专业说”等不同选择,会如何影响年轻人的职业生涯?

十余年前,两位来自中西部县城的考生,小A、小C高中成绩差不多,最终分数也类似。与大部分中国学生一样,沉浸在书卷题海和“青春的烦恼”中的他们,对专业、职业和高校没有明确的想法。

基于高考成绩,小A听从父母的建议,选择了当时流行的金融财会专业、以及该领域的专业院校。这所院校风头强劲,位于上海,虽非一本院校、但分数远高于一本线。按家人的预想,小A毕业后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工作体面且稳定,收入应该也不错。

小C填报志愿时可谓“兵荒马乱”,既不愿听父母的、自己也不清楚方向,最终选了一座“听说表姐想考的”中部省会城市高校——很久之后,小C才意识到这是所有“帽子”的985高校。小C填报的专业是五花八门,综合自己的兴趣、家人的意见,会计、宝石鉴定、给排水……都报了,最后录取在软件学院——近年大热的互联网大厂、人工智能企业对口专业之一。

毕业后,小A、小C都未从事专业工作,都在寻求转型。相比而言,小A的求职经历更为艰辛。

在校期间,小A感到校园氛围功利、浮躁,并伴有地域歧视,更重要的是,小A对所学专业始终无法提起兴趣,没有参考同学普遍追求的会计师证书,而希望在求职市场寻求转型。

在求职和早期职业生涯中,他的二本院校“出身”(尽管该院校录取分数一直远超一本线),常被招聘者、公司领导检视和挑剔。也因此,小A本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公司前台。凭着一股努力劲头,小A从“小透明”转到一家初创企业担任市场工作。随着初创企业在行业站稳脚跟,小A才开始在职业路上有所进展,加之“一家一家跳”、“一层一层熬”,多年后进阶到龙头外企的经理级别。小A觉得这个过程充满艰苦——成绩原本不错的他似乎并未从大学本身获益什么。向大企业投递简历时,也会担心不时出现的学历歧视。

尽管小C也不热爱原专业,但得益于在大学里各类社团活动,逐渐发掘个人兴趣。而后因校内考研氛围浓厚、得到鼓励,便与同学一起相伴跨专业考研,考取上海某研究院所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小C入职行业知名企业。相对而言,同样经历行业转换、且未有出挑的实习经历的小C,未体验过学历歧视等职场不平等现象,并一度对所谓高校“帽子”、本科学历歧视没有概念,觉得“不重要”。

从此两例不难看出,有“帽子”的综合性大学,一般知识多元、环境宽松,虽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不及一些专业院校,但对于心智晚熟的中国学生来说,更有利于获得通识教育、扩展认知和眼界,为此后的人生奠立看似无用却是深刻的精神基石。

专业和特色型高校,最大的优势是专业优势、技术能力,学生如果不在相关领域就业,其功用更难发挥。在同样不从事原专业、希望转型的情况下,仅从上述两例个案看,似乎综合性、带“帽子”的大学,更能给年轻人在社会上一个基本的身份依托。

事实上,两类大学在理想状态下应是相互补充、各有所长的关系。在德国等发达工业国家,专业/职业院校甚至影响力更大,依据职业意愿选择专业强势的大学可谓百试不爽的原则。

但就国内情况而言,综合性大学仍占取上风,无论是就业的功能目标,还是育人的价值目标。其实,综合性高校也存在许多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学科教育如何与社会职业接轨,但专业/职业院校所面对的社会评价更为挑剔。

一般而言,专业/职业院校兴盛的国家/区域,社会职业系统较完备、精细,职业团体活跃,许多职业以职业资格而非学历为入职条件。相对来说,国内职业社会形成时间较迟,职业环境多变,职业技能标准正在进一步成熟。

此外,如上述二例所展示的,在紧张的学习节奏中,许多中学生很难在高考前获得认知职业与自我的机会,也就很难树立真实、有效的专业志向。职业的选择虽不完全因循个人兴趣,但也需要与个人契合。如果个人专业意愿、城市倾向都非常模糊,与其贸然选定专业,也许不如进入一个多元、包容的环境,炼造自己面对不确定和充满无数可能的未来。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责任编辑:朱玫洁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