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范仲淹与宋初三先生
本文选自《儒脉:中国儒家学派史》
宋初三先生乃是指胡瑗、孙复和石介。三先生能为世人所识均与范仲淹有直接关系。朱熹在《三朝名臣言行录》中说:“文正公门下多延贤士,如胡瑗、孙复、石介、李觏之徒,与公从游,昼夜肄业……”
就整体来论,范仲淹可谓宋代最大的伯乐,因为他重视教育,且慧眼识人,再加上胸怀宽阔,选拔和造就了一大批儒家人才。钱穆在《宋明理学概述》中说:“宋学最先姿态,是偏重在教育的一种师道运动。”此语用在范仲淹身上最为恰当,他被视为北宋新儒学思潮的重要开创者之一。汤承业在《范仲淹研究》中甚至给出了这样的评语:“范仲淹不独为宋代学术开山之祖,又是宋儒理学渊源之祖。”
范仲淹有着极其强烈的使命感,认为国家兴盛需要培养大量人才,同时又有很强的人格魅力,能够吸引很多有志之士聚集在他的身边,《范文正公年谱》载其在天府书院讲学时,“四方从学者辐辏,其后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
李觏聚众讲学,从学者常数百人,范仲淹激赏其才,将李觏所著的《礼论》《易论》等经学著作进呈给朝廷,朝廷授李觏“将仕郎试大学助教”。李觏研究《周礼》的成就对后来的王安石产生重大影响。关学的开创者张载在年轻时喜谈兵,准备联络一些人攻取洮西之地,为此上书范仲淹,范很赏识张载的气度,同时劝张载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宋史·道学传》)同时教张载如何读《中庸》,引导张载走上了儒学之路。黄宗羲撰、全祖望增补的《宋元学案》中说:“高平(范仲淹)一生粹然无疵,而导横渠以入圣人之室,尤为有功。”
传统儒学史著作谈到宋学时,必提宋初三先生,认为他们对宋学有开创之功,正如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言宋学之兴,必推本于安定(胡瑗)、泰山(孙复),盖至是而师道立,学者兴,乃为宋学先河。”虽然他们有开创之功,却不能忘记引路人范仲淹,故钱穆继续说道:“安定、泰山、徂徕三人,既先后游希文门。”希文,即范仲淹之字。
当年胡瑗在吴中一带开门授徒,范仲淹很欣赏他,延聘为府学教授,并让自己的儿子拜他为师。景祐初年,朝廷更正雅乐,范仲淹推举了胡瑗,胡瑗以白衣身份至崇政殿,后得以授官。庆历四年(1044),朝廷建立太学,范仲淹建议太学在教学方面用胡瑗所创的“苏湖教法”,致使胡瑗的教育方式在全国推行,胡瑗也因此被誉为宋代第一教育家。
胡瑗的苏湖教法乃是设“经义”和“治事”两斋,将学生按资质分科教学,有的钻研六经,有的“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胡瑗一生著述甚丰,然大多已亡佚,留存至今者主要是由其弟子倪天隐记录和整理的《周易口义》。该书对北宋易学风气产生过重要影响,《邵氏闻见录》载有程子《与谢湜书》称:“读《易》当先观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
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掌教时,有秀才孙复来拜访,范仲淹赠给孙复钱一千,转年孙复又来拜见他,他又赠钱一千,同时授以孙复《春秋》一部,孙复废寝忘食努力研读,成为《春秋》研究大家。范仲淹在苏州创州学时,请孙复来讲学,后来又推荐孙复为国子监直讲,于太学任教。
在孙复看来,当时很多人为了科举而读书,这种读法不能体察圣人之道,“复窃尝观于今之士人,能尽知舜、禹、文、武、周公、孔子之道者,鲜矣”(《寄范天章书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唐之制,专以辞赋取人”,孙复认为应当改变这种局面,让世人更多地去体味六经之旨,同时也不要读诸子的六经之注文,应当直接读原经。
孙复的观念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清孙葆田在《重刻孙明复小集序》中称:“当宋时谈经者墨守注疏,有记诵而无心得。有志之士,若欧阳氏、二苏氏、王氏、二程氏,各出新意以解经,蕲以矫学究专已守残之陋,而先生实倡之。”在孙葆田看来,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程颢、程颐他们在经学上都有自己的创见,北宋儒学大家的整体特点是侧重义理,不重训诂,以矫前儒的抱残守缺之陋,开创风气之人就是孙复。
孙复受韩愈影响,排斥佛老,他在《儒辱》一文中说:“噫!儒者之辱,始于战国,杨朱、墨翟乱之于前,申不害、韩非杂之于后,汉魏而下,则又甚焉。佛老之徒,横乎中国。”面对这种背弃礼法的局面,孙复号召:“儒者不以仁义礼乐为心则已,若以为心,则得不鸣鼓而攻之乎?”
孙复的高足石介也受范仲淹影响,他的儒学理念被视为宋代义理之学的先声。石介受孙复影响也竭力排斥佛老,撰有《怪说》三篇,上篇专斥佛老。对于何为“怪”,石介一一解释之。比如天、地、人三才各有常道,如果违反常道就是怪。对于其他的“怪”,石介又说:“髡发左衽,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为夷者半中国,可怪也”;“忘而祖,废而祭,去事夷狄之鬼,可怪也”;“老观、佛寺遍满天下,可怪也”。显然这是在批判佛老,他认为这种状况使得“周公、孔子之道,孟轲、扬雄之文,危若缀旒之几绝”(石介《与士建中秀才书》)。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石介认为应当“各人其人,各俗其俗,各教其教,各礼其礼,各衣服其衣服,各居庐其居庐,四夷处四夷,中国处中国,各不相乱,如斯而已矣。则中国,中国也;四夷,四夷也”(《中国论》)。石介主张把佛、老二教逐出中国,因为二教法乱中国已久,可谓罪莫大焉,如果不能将其赶走,就当以诛之,其态度极为坚决。
孙复也强调儒家的道统谱系,他将道统渊源上溯到了远古的伏羲:“其道基于伏羲,渐于神农,著于黄帝、尧、舜,章于禹、汤、文、武、周公。”(《上孔给事书》)其弟子石介也持这种观点,在《尊韩》中说:“噫!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氏、少昊氏、颛顼氏、高辛氏、唐尧氏、虞舜氏、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者,十有四圣人,孔子为圣人之至。噫!孟轲氏、荀况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五贤人,吏部为贤人而卓。”
宋初三先生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但他们的开创之功为后世所肯定。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中评价说:“宋代的理学由胡瑗、孙复、石介而始倡,至周敦颐、张载、二程而发展,至朱熹、张栻而完成。因此,‘宋初三先生’胡、孙、石之功就被说成是‘上承洙泗,下启闽洛’,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对于范仲淹的引导之功,苏轼在《文正公赞》中说:“有宋文明之运,实自公始。”范仲淹并没有研究经学的专著,四库馆臣提要称:“仲淹人品事业卓绝一时,本不借文章以传。”但他的经学观点仍然散见于一些文章中。比如他认为“博识之士,当于六经之中,专师圣人之意”(《与欧静书》)。在他看来,六经各有其重要性,“圣人法度之言,存乎《书》;安危之机,存乎《易》;得失之鉴,存乎《诗》;是非之辨,存乎《春秋》;天下之制,存乎《礼》;万物之情,存乎《乐》”(《上时相议制举书》)。可见,他强调尊经,认为只有研读经典才能培养出“使斯人之徒辅成王道”。
总体而言,范仲淹最擅长研究《易》,《宋史》本传中称其:“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范仲淹撰有《易义》,主张解《易》要“随义而发”,不重注疏,乃是以义理说《易》,强调“经以明道,文以通理”。他在《易兼三材赋》中称:“昔者有圣人之生,建《大易》之旨。观天之道,察地之纪。取人于斯,成卦于彼。将以尽变化云为之义,将以存洁静精微之理。”此语的后段即有“义”和“理”字。他的解经方式被胡瑗、孙复、石介、李觏等人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了“庆历易学”。
在范仲淹看来,“《易》兼三才,天人合一”,可以以此来创建和谐社会。他的着眼点更多的是通过研读经典来培养经世致用之才。南宋潜说友在《吴郡建祠奉安文正公讲义》中称:“公之所以深服乎人心而莫间于今古者,只是就仁义上立脚,做了天地间第一等人而已。”范仲淹不仅使自己成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还培养了很好的尚儒风气,正如他在《上时相议制举书》中说:“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在育才与劝学方面,范仲淹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宋代士大夫矫厉尚风节,既自希文启之。”
北宋时期像范仲淹那样伯乐级的人物还有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三苏等一流的人物都是通过欧阳修的揄扬而为世人所知,从此名扬天下,所以他也是一位有着深远影响的宗师级人物。
欧阳修是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道统思想主要表现在“文统”论中,主张“文与道俱”。这种思想本自韩愈,欧阳修在《答张秀才第二书》中称:“君子之于学也,务为道。为道必求知古。知古明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而发之,以信后世。”对于其所称的“道”,欧阳修的解释是:“其道,周公、孔子、孟轲之徒常履而行之者是也,其文章则六经所载,至今而取信者是也。”
唐中晚期,孟子在儒学道统中的地位大为提高,这与韩愈的提倡有重要关系,到了宋代欧阳修更加强调这一点,认为“孔子之后唯孟轲最知道”(《答张秀才第二书》)。这种提倡使得儒家由“周孔之道”渐渐转化为“孔孟之道”。钱穆在《朱子学提纲》中说:“自宋以下,始以孔孟并称,与汉唐儒之并称周公孔子者,大异其趣。此乃中国儒学传统及整个学术思想史上一绝大转变。”
本书从梳理儒学学派发展脉络切入,纵观解读了近3000年中国儒学发展流变。以时代为经,以儒家各学派重要人物为纬,从儒学的开创为始,简述儒家的核心概念,继而讲述其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嬗变的各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儒家派别的起源、继承和影响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