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贝淡宁的中国“体制内”观察:中国大陆第一位外籍政治学院长的自白

2023-07-06 17: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PUP China 普林斯顿读书汇

Editor's Note

2017年1月1日,贝淡宁(Daniel Bell)被任命为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他是中国大陆历史上第一位任大学政治学院院长的外籍人士。这在当时的学界和公共舆论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般而言,大学院长有着双重责任,兼具学术和行政职能。作为一位没有任何中国血统的外籍学者,贝淡宁的上任代表了中国大陆学界近几十年来国际化的创新和尝试。他身上的多重属性——在西方受教育而长期在亚洲执教的儒学研究者,也给他的院长生涯增添了许多惊喜和意外。

在新书 The Dean of Shandong 一书中,贝淡宁记述了这段他自称为“小官僚”(a minor bureaucrat)的经历,旨在分享其在担任中国大学院长期间的见闻和反思。作者用自我嘲讽和戏谑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经历的误解和失误,这段独特的人生经历也为人们了解中国学术界运作的幕后、进而理解中国更广泛的政治体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2023年7月13日,贝淡宁将会在北京举办本书相关的研讨活动(也可线上参会),活动信息和报名方式请点击或“阅读原文”查看。

**本书(ISBN: 9780691247120)已在京东、当当等电商平台上架,搜索ISBN号即可购买。

儒学发源地山东与变化中的中国学界

贝淡宁是加拿大公民,在蒙特利尔出生长大,没有任何的中国血统。但由于在牛津大学读博期间的因缘际会,原本研究西方社群主义的他开始关注中国的政治传统和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和社群主义有许多共通之处,比如对于重视个体社会关系、强调文化和历史对道德和政治的重要性。相较于作为自由主义分支的社群主义,贝淡宁认为儒家思想是更深刻、更丰富、历史也更为悠久的传统。此外,儒家传统中的一些主题,比如孝道、仪式的重要性、和谐的多样性以及政治精英主义,在社群主义的讨论中并不存在。于是贝淡宁在随后的学术研究中逐渐把兴趣转移到了儒学上。

自贝淡宁上世纪末开始关注儒家思想以来,儒家思想的学术传播以及其在大众文化中的作用也同时发生着变化。在一次次的现代化运动中被视为传统糟粕的儒家思想,又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转型期中在中国复兴。研究儒学思想的学术中心也逐渐回到了中国大陆,特别是儒家文化的起源地山东。孔子和孟子都出生在(现在的)山东省,荀子在山东中部的稷下学宫任教。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被聘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的贝淡宁,身上肩负着双重期待:其一,推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提升英文学术产出;其二,进一步帮助在国内外推广儒家思想。

在这种双重期待下,贝淡宁开始了自己的“院长生涯”。The Dean of Shandong 是他对于这一段任职的观察与反思。作为一位在加拿大出生、在欧洲接受教育,长期研究儒学、关注中国的学者,这本书集结了他对于自己学术经历的回顾、对中国历史的持续思考,和对中国现实的长期观察、以及对于几重矛盾的反思:

1. 为什么中国人虽然秉持着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 “以和为贵” ,而中国的形象却还是在西方国家被妖魔化,甚至被视为西方政治模式的反面?

2. 儒家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种种起伏,这种流传已久的思想如何在新时代中处理与其他思想的关系、影响乃至于塑造中国政治?如何用儒家思想来理解中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中国人的心态和文化理念?

这些看起来宏观的问题,却时刻弥漫在作者的个人生活中。在这本书中,自称为“小官僚”的贝淡宁,深入参与了中国大学内部体系的运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中国学界以及其与更广泛的政治体系之间的关系。

这本书不是一本自传,而更像是一本反思录。就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我寻求的真理不是自我理解,而是理解中国。” 而作者对于个人经历的援引,使得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极其愉悦轻松,但同时,也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矛盾、多元性以及魅力。

The Dean of Shandong (ISBN: 9780691247120)

本书荣获《金融时报》评选的“夏季最佳书籍”(Financial Times Best Summer Book)

*本书已在京东、当当等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上架,搜索ISBN号即可购买。

互为“他者”的中国与西方

在贝淡宁以往对中国的研究中(比如他与PUP合作出版的 The China Model,译为《贤能政治》),他提出大部分西方学者对于政治制度多元性的想象较为狭隘,他们仍在用“民主”以及“专制”的二分法来理解世界。但这种教条化的理解并不足以理解中国复杂的现实。

贝淡宁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中国诚如西方媒体所宣传的那样,为什么在中国国内有如此多的支持者?有些愤世嫉俗者会进而指控中国的言论管控和对批判性思维的扼杀。贝淡宁在本书中并没有采用非黑即白的立场,而是细致入微地反思了西方对于中国偏见的来源。比如在第八章“正式和非正式的审查制度” (Censorship, Formal and Informal) 中,贝淡宁区分了两种形式的审查,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有着较为明确章程的审查。另一种是自下而上、受民意影响、往往是不可查的审查。结合自己与西方媒体打交道的经验,贝淡宁指出,西方的非正式限制也限制了在主流媒体上可以发表的关于中国政治的内容。

同时,在本书中,贝淡宁也直言不讳地写道,随着国际局势的剧烈变化,中国在西方的公共舆论和政客中日渐妖魔化。西方人很多思维模式和行为产生都基于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刻板印象。在本书的引言中,作者写到书写这本书的目标是希望(西方)读者能够抛开对中国政治和文化先入为主的偏见。无疑,这本书在帮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文化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西方、反思中国在对外宣传的优势与改进空间。

比如在第二章“大学书记” (The Harmony Secretary) 中,作者写到,外国对于中国的误解,部分出自于翻译的偏差。在核心的政治和文化概念上,中国人自身的理解,与翻译过后西方人的理解存在着偏误。以“和”为例,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和”强调“和而不同”。但翻译成英文后,读者们往往会将之理解为统一和一致,认为一个和谐的社会是每个人的行为和想法都一样的社会,而这几乎与“和”的本来意思相反。再比如,曾经的“宣传部”被译为 “Propaganda Department”。在英文语境中,这个词带有奥威尔式的极权政府试图蒙骗本国人民的意味。纠正这些不恰当的翻译,虽不能完全保证政府信息的有效传播,但可以打开理解和沟通的可能。

对于中西方差异的反思贯穿了本书始终。作者带着对不同视角和文化的深入洞察,用以反思自己在不同社会中的体验,来书写对于中国学界和政治制度的启示。贝淡宁试图通过文字来还原一个对于西方来说重要又难以理解的中国。他用诚实和坦率的笔触,分享自己的经历,并且不惮于激烈的自我批评。在第四章“腐败怎么了?”(What’s Wrong with Corruption) 以及第五章“饮酒无度” (Drinking without Limits) 中,贝淡宁调侃地写到自己在高校的开会、处理行政事务以及醉酒的经历。以此,他试图展示中国政治制度中人性化和多元化的部分。

儒家思想与中国人的文化心态

本书另一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作者对于儒学文化的思考,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文化观念的塑造。

在1911年帝制崩溃之前,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帝国历史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这一传统基于一种假设,即美好的生活需以滋养的家庭关系为基础,并向外延伸而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美好的生活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人们应通过学习经典、参与仪式和向他人学习来提高自己。最好的生活在于运用智慧和仁慈为政治团体服务,因而在实践层面,这通常意味着成为一名公职人员。而认识中国的公职人员,则能更好地认为中国的文化体系。

作为大学院长的贝淡宁,在本书中着重关注了大学行政人员,并以此延伸开来讨论更为广泛的行政体制。比如在第一章“染发和活力” (Dye and Dynamism) 中,作者提到,为什么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从首都的最高领导人到偏远省份的大学管理者,头发的颜色对官员如此重要。结合自己的染发经历,贝淡宁指出,个人的形象管理与行为选择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

就日常社会实践、人们的自我认同以及政治支持度而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最深的是儒家传统的发源地山东省。而在山东大学任教的贝淡宁,在 The Dean of Shandong 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描述了自己在中国观察到的一个特定现象,并阐述了自己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所做出的分析。

作为一位外籍院长,贝淡宁亲身参与了大学的行政决策、政策制定及实施。大学作为一种科层体制,也体现着社会中的政治制度运作。贝淡宁参与并观察着大学中的人际关系、会议流程与长短、饭局的座位排列、报销流程。作者进而将这些现象与儒家的传统结合起来,以展示当代中国的教师、学生以及官员的真实状况。

作为教师和学者,作者在本书的第六章“在中国教授儒学” (Teaching Confucianism in China) 集中讲述了自己在中国用英语向外籍学生以及用中文向中国学生教授儒学的不同挑战;而在第九章“中国式的学术精英” (Academic Meritocracy, Chinese-Style) 则描述了当代中国大学教师面临的处境。而作为“院长”,在第三章“集体领导” (On Collective Leadership) 中,贝淡宁指出了集体领导在当代中国实践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展示了在大学的教师层面如何有类似的机制;而在第十章“对可爱的批判” (A Critique of Cuteness) 和第十一章“象征性领导” (The Case for Symbolic Leadership),贝淡宁则用自我调侃和反省的笔调,谈起了自己作为一位外籍院长,是如何处理繁杂的行政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的。

贝淡宁同时也指出,作为传统中国正统观念的儒家思想,自帝制溃散以来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式微又重兴的过程。在当代中国,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等思想一起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思想实践。儒学思想的复兴有着中国特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思想资源,儒家伦理是帮助填补伴随现代化而来的道德真空的重要资源。儒学的思考角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

PUP内容推荐

The Dean of Shandong

2017年1月1日,贝淡宁(Daniel Bell)被任命为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这是中国大陆历史上第一位任政治学学院院长的外籍人士。在 The Dean of Shandong 一书中,贝淡宁记述了这段他自称为“小官僚”(a minor bureaucrat)的经历,展现了中国学术界运作的幕后故事,以及它们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启示。当院长的过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贝淡宁诙谐地讲述了存在的失误和误解。而贝淡宁的亲身经历也为理解当今中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本书荣获《金融时报》评选的“夏季最佳书籍”(Financial Times Best Summer Book)

*本书 The Dean of Shandong

PUP作者简介

Daniel Bell

贝淡宁(Daniel Bell)是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政治理论讲座教授。2017年至2022年,贝淡宁出任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著有 Just Hierarchy, The China Model, China's New Confucianism, Beyond Liberal Democracy, East Meets West (均与PUP合作出版)等书。

原标题:《贝淡宁的中国“体制内”观察:中国大陆第一位外籍政治学院长的自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