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长安三万里》:在诗意的大唐画卷里,我们如何理解李白与高适的“职场人生”?
文
化
观
察
提前一周在多个城市点映的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被追光动画以及观众寄予了厚望,对追光而言,这是它成立十年之后“新文化”系列的开篇之作,此前推出的《白蛇》《青蛇》《杨戬》《哪吒重生》都是神话传说题材,为这一部聚焦历史现实题材的国漫电影铺垫了足够多口碑与技术。对观众而言,国漫的崛起需要更多高口碑作品来支撑,尤其是在全世界动漫作品是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介,国漫身上承担的意义之重不言而喻。
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如今的观众相比以前变得更为挑剔起来,看过点映场的观众对168分钟之久的《长安三万里》有好评也有批评,电影里是一代又一代人从小熟悉的唐诗世界,它拥有良好的大众文化基础,但同时也意味着它的剧情架构、人物建模、动作特效等都将被放大检视。今天推送的这篇评论来自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夏,她认为主创对刻画李白这个人物并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巧妙地避开正面的直接书写立传,采取了独特的侧面描画,李白由此成为“画框中的人物”,既远又近,既实又虚,保持了恰当适中的审美距离,同时高适与李白的人生故事又与当下观众的心理感受相呼应。
《长安三万里》:
史诗交融的壮美画卷,梦回大唐的极致浪漫
文 / 周夏
特意去看了IMAX版的《长安三万里》,惊艳、激动、感慨!无论是画面视觉配乐,还是故事情节人物,都超出想象。没想到真人电影失传已久的“史诗”在动画片中得到完美呈现,将近三个小时竟不觉得冗长,飘字幕时还沉浸其中,意犹未尽。
从《小门神》开始,追光动画一直在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之路上执着探索,成立十年之际,终于有了这部不负众望的东方巨制。《长安三万里》是追光动画的第十部动画片,也是“新文化”系列的首部,从《小夜游》《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一直到《长安三万里》,追光动画致力于将国际一流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曾把小妖怪、门神、江南景致、茶文化、世外桃源等文化创意元素融入好莱坞类型叙事中,初期并未达到有效的传播度,后又借古典神话故事新编开发了以白蛇、青蛇为主的“新传说”系列,以封神英雄榜为主的“新神话”系列,名声大振,风生云起,与彩条屋动画并驾齐驱,成为中国动画片的领头羊,引领国漫风尚。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长安三万里》将枪法、剑法、相扑、诗歌、文赋、书法、酒、古琴、琵琶、舞蹈、道法、杂技百戏……融入其中,犹如徐徐展开了一幅大唐盛景画卷,瑰丽奇幻、美轮美奂,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上次梦回大唐的沉浸体验感还要追溯到六年前的《妖猫传》,可这次镜头离开了历史舞台上的帝王嫔妃,对准了大唐知名的文人雅士、大臣武将,将他们的奋斗、情谊和心路历程搬上大银幕,使这些唐朝精英群体成为真正的主角,想起《妖猫传》中杨贵妃对着李白说的那句经典台词:“大唐有了你,才真的了不起!”
唐朝群英谱:文武双雄,明星荟萃
影片的第一主角当然是李白,但是主创并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巧妙地避开正面的直接书写立传,采取了独特的侧面描画。从老年高适的视角回忆展开,详述了他和李白长达40年的交往情谊,从少年到青年、中年乃至老年。我们看到的是挚友高适眼中李白的一生,李白由此成为“画框中的人物”,既远又近,既实又虚,保持了恰当适中的审美距离,接地气又有些神秘,给观众以遐想空间,这对于“诗仙”是最好的人像描画了。
李白的高朋众多,为什么选择高适呢?历史上的二人其实是经杜甫介绍,于中年在洛阳相识。李白与杜甫的情谊深厚,但是高适和李白的双雄配置更富有视觉观赏性和戏剧冲突。二人文武双全,又各擅其长,高适擅枪法,李白喜舞剑,二人在青年和老年的相扑呼应让人慨叹岁月的流逝。二人性格却如此鲜明不同,李白风流倜傥,潇洒不羁,交友广泛,天赋秉异,从小就通读诸子百家,写得一手好诗歌;高适性格沉稳内向,天生驽钝,识字困难,还有点口吃,后来成为著名的边塞诗人主要靠后天努力达成。二人能成为好友,除了彼此欣赏,互慕才华,还因为二人青年时期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同样由于家庭出身问题,二人都不能通过正常的科举渠道走向仕途,李白出身商人之家,被人轻视,拒之门外,高适虽然是名门武将之后,但是家道中落,贫困潦倒,受人冷落。二人虽满怀抱负,欲展大鹏之志,却怀才不遇,因此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其后,历史上一直有个争议,就是高适为什么不救李白?这也成为全片最大一个悬疑点,李白晚年追随永王,成为叛逆之臣,而时任淮南节度使的高适则是平定永王之乱的功臣,造化弄人,二人各事其主,成为分道扬镳的敌对双方。高适面对一生挚友,救还是不救?这个谜底在片末最后揭开,我们会感慨高适的用心良苦和二人的深厚情谊。除了高适和李白这条友谊线,另外一条副线则是高家军和吐蕃大军的战争,账外,吐蕃大军压境,步步紧逼;账内,在张公公的逼问下,困守孤城的高适叙说着李白的人生往事。这一内一外、一主一副的两条叙事线加剧了时间的紧迫感和故事的层次感,同时战争的结局也彰显了高适的军事才华和深谋远虑,怪不得有人评论这是高适的人物传记片。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鼎盛的时期,人人皆诗人,作诗、对诗、比诗成为流行风尚,是崇尚诗人、以诗为荣的时代。在唐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李白与高适是两颗耀眼的星辰。除了这两位主要角色,其他人物也都是个性鲜明,灼灼其华。影片借李白的朋友圈展现了一幅诗时代的美好画卷,当我们熟知的李白、杜甫、王维、高适、王昌龄、孟浩然、崔宗之、张旭等各路名仕名将活灵活现出现在大银幕上吟诵名篇,群星闪耀,才华横溢,激荡澎湃,怎能不热泪盈眶?尤其是看到最软萌可爱的小杜甫,女扮男装舞剑最英气的裴十二,更让人感受到开元盛世的包容和辉煌。
人生舞台:黄鹤楼、长安、扬州、边塞、梁园
影片出现的人物个个精彩,人物辗转时的多地景观也风貌各异。既有恢弘大气的长安城,又有扬州的小桥流水,梁园的田园风光,还有边塞的大漠孤烟。每处场景都承载着不同阶段人物命运的变化交替,与故事情节密密交织、紧紧咬合。
黄鹤楼是李白的心中名胜,曾有数首诗歌都提及“黄鹤楼”,诗以楼名世,楼以诗行远。黄鹤楼在影片中出现了三次,恰好对应着李白的三段人生。少年时,李白和高适登楼,二人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当看到崔颢那首流传千古的七言律诗《黄鹤楼》,刺激李白要写出绝美的好诗来,高适也在此与李白别过,直奔长安。青年时,二人重登黄鹤楼,李白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入赘还是不入赘?心中矛盾痛苦,提笔写下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老年时,二人再次来到黄鹤楼,楼已烧毁,人至暮年,垂垂老矣。黄鹤楼见证了李白不同的人生际遇和二人的友谊。
长安出现了两次,唐朝所有的有志之士都对长安充满向往,它承载了那个时代的理想。第一次是青年时,高适在王爷夜宴中献技,表演枪法,但并未被玉真公主看中,失落而归,但在宴会上却意外结识小杜甫。再一次是中年时,高适收到李白来信,奔赴长安之约,在繁华的歌舞坊看到醉生梦死的李白,胡旋舞、弹琵琶、醉酒赋诗也一一上演。此时的李白深得皇上宠信,结交了各路达官贵人名流,声名鹊起,达到人生顶点,享受着无上荣耀,却无意中忽略了远道而来的老友高适。
扬州是李白的发迹之地和挥霍之地,江南景致,自带风流。26岁的李白在此散金三十万,一病不起。影片中高适前来赴十年之约,李白和裴公子夜夜笙歌,刚抢走歌舞伎赴宴又反被抢,我们也趁此观赏了一场精彩的船上拓枝舞和追逐戏,见证了公子哥李白千金散尽的浪荡和不羁,还有诗剑合一光彩照人的裴十二原来是女儿身,及时行乐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边塞是高适的从军之地,残酷沙场,荒芜苍凉。高适失意之时在驿站写下边塞名篇《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路上,李白和高适再次偶遇,此时的李白因意外得知安禄山谋反而被人追杀,高适、李白与戴罪之身的将士郭子仪结缘相识,高适救下郭子仪一命,为之后的郭子仪解救李白埋下伏笔。
梁园是高适的家乡和休憩之地。高适在此练武、习字、劳作,李白在此写下名篇《梁园吟》,至今还流传着“千金买壁”的轶事。影片中,高适和李白每每失意落魄之时就会回到梁园,回到生命的原点,那是受伤心灵的归隐之处,是疲惫身躯的休养之所。李白在朝廷招人嫉恨,被皇帝赐金放归,与一众好友相聚梁园,圆月下,借着酒劲吟诵出那篇“惊天地、泣鬼神”的锦绣神作《将进酒》。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梁园”,李白和高适总是在这里重整心情再出发,纵使人生不易,壮志难酬,岁月磨砺,沧海桑田,总能凭借着“梁园”寄情,虽伤尤坚。
穿越古今的永恒主题:入世与出世
影片虽然写的是唐朝两位诗人之交,但却与当下观众的心理感受相呼应,古人职场几经磨难,着实不易,心有戚戚焉,令人感叹。李白和高适的友谊从少年到青年、中年一直延续至老年,二人从怀才不遇、发迹得志、失意落魄、得道成仙一直到后来成为政治对手、分道扬镳……跌宕起伏,曲曲折折,几度沉浮,人生况味丰厚充沛,这一方舞台,功名利禄最终烟消云散。
关于入世,二人都有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期望在波澜壮阔的大唐盛世施展自己的才能。李白自命“青莲居士”,有清高洒脱的一面,也有世俗的一面,不能通过制举进入仕途,他便依靠献赋谋仕,先是通过好友元丹丘将《玉真仙人词》献给玉真公主,玉真公主又向唐玄宗成功举荐了李白,唐玄宗看到诗文《蜀道难》,惊为天人。李白又为唐玄宗献上《明堂赋》,盛赞明堂之宏大壮丽,写尽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遂被玄宗任命为“翰林供奉”,但“翰林供奉”并非“翰林学士”,无法参与朝政,只是写写歌舞升平的应景文章,博皇帝一笑,与李白经邦济世的政治理想相去甚远,久而久之,他厌倦了御用文人之职,只能天天借酒消愁。影片对李白在政治上的苦闷是虚写的,反而对他的出世进行了浓彩重抹,表现了李白在众友加持之下的入道仪式。岂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做不了辅佐君主的忠良之臣,就寄情于山水,做超凡脱尘羽化飞升的隐士神仙。李白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也体现在他晚年时在政治选择上的幼稚和天真,晚年流放夜郎,颠沛流离。
这一点上,高适比李白成熟稳重很多。高适的祖父曾是左武卫大将军,陪葬于乾陵。他从出生之时就背负着光复高家昔日辉煌的使命,苦练枪法,直言:“高家枪法不是为了舞蹈,而是为了杀敌。”受孔孟之教,求忠君报国,心怀壮志豪情,战死沙场,为国效力是家族荣光。先是投奔哥舒翰军中做了记事文人,最终大器晚成,50多岁成为受朝廷重用的高常侍,后来又成为平定永王叛乱的有功之臣,乱世之中成就功业。一生怀抱着家国情怀的儒家传统,拥有超于常人的军事才华和政治头脑,最终功成身退,可谓大智若愚。
如果说李白是浪漫的理想主义者,那么高适就是务实的现实主义者,一位是被贬下凡间的“谪仙人”,一位是活在烟火之中的“世间人”,这同样也体现在他们不同的文风中,李白的诗浪漫恣肆,夸张豪迈,个性张扬,文采焕然,充满灵性;高适的诗雄浑悲壮,理智厚重,洞若观火,意境深邃。
华彩篇章当然属于李白对酒当歌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影片将诗句做了最大程度的视觉化呈现,诗人乘仙鹤飞入天庭,自由翱翔,流光溢彩,璀璨瑰丽,上天入地,成仙得道,恣肆磅礴,浪漫奇幻,像极了李白的人格和诗品。此情此景与现实境况的失意悲情形成了鲜明对比,悲喜交加,好一首《将进酒》,道尽一生之憾和骄傲!
“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经过多年沉淀,才终于有了这部气象万千的东方巨制《长安三万里》。这是一首诗意辉煌的大唐咏叹调,彰显了磅礴大气、独具魅力的东方美学风格。中国传统文化被激活,现代人借着动画片的梦境重返大唐,感受诗歌之美和古人之志。
原标题:《《长安三万里》:在诗意的大唐画卷里,我们如何理解李白与高适的“职场人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