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批量被撤销,这才是大学最劝退的专业
如果说,哪个专业听上去最像能当领导的,那毫无疑问是管理学。
专业名上带上“管理”二字,仿佛就告别“从基层做起”,直接进入高屋建瓴、指点江山的境界。
学工商管理的听上去就像能领导一家公司大杀四方,学公共事业管理的听上去就能在体制内纵横捭阖,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听上去就像能当一个高端复合人才,但到毕业才发现,别说做到管理层了,连找个好工作都难。
不少大学生认清了这个现实,而曾经不少火热的管理学专业,也在经历撤退潮。
消失的管理学
有时候看新闻,会看到读着读着专业就绝版的“最惨大学生”,才惊觉原来大学的专业并非铁板一块,而更像是纳新吐故的海潮。
每一年都有高校在新增专业,体现了未来发展的热门方向,例如这几年,和“智能”“智慧”相关的工科专业频频涌现对应的,也有专业从高校的招生简章上消失。
教育部的公示数据显示,2018-2022 年五年间,全国本科院校新增审批和新增备案专业共计 9926 个,而同期撤销了 3030 个专业 [1]。
仅在 2022 年,全国 333 所高校撤销的专业数量达 925 个,涉及高校数量以及专业撤销数量都是五年来的新高。
从学科门类来看,工学、管理学、理学是被撤销专业数量的 TOP 3。
虽然工学以 939 的被撤销数量位列榜首,但值得留意的是,这个学科门类下共有 265 个二级专业,跨度从土木到计算机,横跨衣食住行领域。
相比之下,位列第二的管理学虽然专业被撤销数量只有工学的六成,但它也只有 68 个二级专业,是工学的 1/4。
还可以和撤销专业数量位列第五的文学作一个比较:五年来文学类被撤销 286 个专业,是管理学的一半,但文学包括汉语言、外语和新闻传播类,有着 124 个专业,是管理学的近两倍。
如此可以感受到,从比例上说,管理学类的专业被撤销情况其实更突出。
如果再具体统计细分专业的情况,我们发现管理学门类下的 68 个二级专业,五年来有 45 个在数量不等的高校中被撤销过。
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面简称“公管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下面简称“信管专业”)、市场营销、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在管理学门类中被撤销最多。
别看这些专业现在落魄,它们也曾盛极一时。
例如在 2000-2004 年,开办公管专业的院校数量就从 57 所增至 300 多所,年均增长率超过 40% [2]。
还有信管专业,1998 年由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等五个专业合并而来。随后二十余年,随着社会各行各业都经历着信息化转型升级,并有着打造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需求,能培养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数据管理的复合人才的信管专业成为“香饽饽”。有一段时间,报不上计算机的学生也愿意学信管专业 [3][4]。
但到今天,这些专业却落入夕阳专业区。甚至现在带上“管理”两字的专业,网上的报考攻略帖都在劝学生、家长三思。
读了四年,一肚子“水”
管理学类专业,为何沦落到这般田地?
这从侧面勾连了这些专业一直被人诟病的老问题——水。
过着同款“头悬梁锥刺股”高中生活的学生,到了大学,学法律的、学医的,可能每天都是期末季,年年都赛高三;而学某些专业的,则主打一个“上学好像放假”“学了又好像用不上”的状态。
后者被吐槽为“最水专业”,很不幸的是,管理学相关专业正是被提名最多的一类。
我们统计了知乎上对最水专业的相关回答,按照被提及数进行了排行,管理学专业共计有 8 个榜上有名,占据榜单的 1/3,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公管专业都名列前茅。
不少管理学学生吐槽有的授课老师名头响亮,不是指导过什么独角兽企业,就是在哪个上市公司挂职,但课上 70% 的内容都是在吹嘘自己的履历,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而有的老师根本没在企业上过一天班,唯一的管理经验可能是带了几个研究生。
当然,管理学学生感到心死也可能是因为过时的教学内容——有的课程教材还停留在二十年前,只教一些门外汉都能张口就来的“swot 分析”“波特五力模型”;有的课程热衷“翻转课堂”那套,课件由学生生产、课由学生讲、课后作业也由学生互批,质量一言难尽。
另外,管理学科专业开设门槛并不高,在十多年前就已遍布综合类、财经、理工、师范、农林各类高校,没有管理学科专业的高校早已寥寥无几 [5]。这样一来,到普通院校或者理工科院校里就读的学生,体验就更差了。
所以很多悔不当初的管理学学子在社交平台上疯狂吐槽,每到高考志愿填报季,划够水的学生恨不得一手举着自己专业的牌子,一手用喇叭大喊“快逃”。
根据麦可思的数据,学科门类为管理学的本科生在读研时换赛道的比例最高,达到 50%,是比例最低的法学的近五倍。
大批学生逃离管理学,归根到底是因为发现专业的竞争力确实不够。大多数管理学专业学科定位不清,学生学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却杂而不精。
好比裁撤数量多的信管专业,有经济学、管理学、图书馆档案学、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源流 [6]。
但信管专业到底教什么,不同学校教的方向并不一致,定位相当尴尬。更何况如果真的正儿八经拼技术,那又怎么赶得上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信息科学等新“宇宙专业”呢?
仔细思量下,自然更多人转向更专精、壁垒更厚实的专业了,如果深造还不换赛道另学一技之长,毕业后找工作压力就大了。
撤退的背后,就业的失落
大批管理学专业被撤销,感性上认知是“水”有应得,而实际上从一些更客观的数据,能更直观感受到管理学专业的一些不景气之处。
就业率就是影响着专业生死存亡的重要客观数据,安徽省曾印发文件明确表示“连续 3 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 60% 的专业暂停招生” [7],当就业率不好看,优质生源就不会流入,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从 2022 届毕业生的数据看,工商管理类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在管理学中垫底,旅游管理、公共管理落实率也较低,这三大类也低于全国本科的 86% 平均落实水平。
而且从对口上看,2022 届管理学学生本科毕业后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为 67% ,在所有统计的学科门类中排名倒数第三 [8]。
公管专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专业涉及不少诸如公文写作和公务员制度的公务员考试课程,被人戏称为“考公专业”。
但在实际情况中,公管专业的学生只能报通用型岗位,一些看似对口的岗位只招收法学、政治学专业 [7],最后“班上 80% 的人都在考公,却只有 20%上岸”。
而像其他管理学科专业也类似,表面上看就业选择广,但选择多反而容易迷茫。
例如工商管理的学生,毕业后银行证券、国企私企、考公都能去,但优势并不突出,很多时候可能是先到企业做一个轮岗的管培生,但如果学校背景不好,管培生的门槛也够不着,可能只能向下兼容找含金量不高的工作。
即使找到对口工作,管理学科专业的薪酬水平也并不尽人意。
在麦可思统计到的 6 个管理学专业大类中,只有和计算机科学沾边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和离钱近的电子商务类高于全国本科平均,其余 4 个专业大类都低于平均线。
公共管理类和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分别只有 5085 和 5002 元,毕业三年后,这两个专业的月收入也只涨至 7772 和 7795 元,和全国本科平均水平差距甚至更大了。
有酒店与旅游管理的学生抱怨,实习时到酒店是做铺床单、端盘子这些初中毕业都能做的服务工作,和学校学习的内容完全不匹配。
如果还是到传统景区、酒店做运营、计调,工资都不太高,做导游稍微好一点但赚的都是汗水钱,真想要卷高薪的还得靠学非本专业的数据分析了。
比起领导梦,越来越多人更愿意把谋生希望寄托在一门专业技能过硬的学科上,所以“看起来”很美的管理学越来越丧失吸引力。
讲到底,读有前景的专业、读比其他专业更有前景的专业,就是大部分普通家庭的考生和家长最朴素又重要的诉求。
参考资料:
[1] 教育部. (2022). 2018-202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 Retrieved June 24 from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2304/t20230419_1056224.html.
[2] 成都商报. (2023). 去年高校撤销专业925个 “绝版”学生、老师何去何从?Retrieved June 24 from https://e.cdsb.com/html/2023-04/25/content_754058.htm.
[3] 许伟 程絮森 & 左美云. (2022). 数智化转型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交叉与融合. 信息系统学报(02) 162-165.
[4] 刘京艳. (202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技术”OR“管理. 阳光高考. Retrieved June 24 from https://gaokao.chsi.com.cn/gkxx/zybk/zt/201811/20181127/1741609115.html#.
[5] 朱瑜瑜. (2009). 我国高校本科阶段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6] 王峰. (2022). 关注2022高考|专业撤销数量连年霸榜,管理学“不香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Retrieved June 24 from http://www.21jingji.com/article/20220601/herald/66db9ff176bd78489b34fc7b0e59ea83.html.
[7]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Retrieved June 24 from http://dss.ah.gov.cn/public/5250814/121100741.html.
[8] 麦可思. (2023). 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