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是投射效应(下)?
原创 师建国 心声经典
1、什么是投射、投射效应?
2、投射法则和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3、如何合理应用投射效应与如何避开投射效应陷阱?
3、如何合理应用投射效应与如何避开投射效应陷阱?
(1)投射效应的应用
投射效应,可以推测人的心理特征。因为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中,来推测此人的真正意图或者心理特征。该作用甚至可以应用到心理测评上,例如著名的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科医生、精神病学家罗夏(Hermann Rorschach)1921年创立,国外有时称罗夏墨迹(Inkblot)测验,或罗夏技术,或简称罗夏,国内也有多种译名,如罗夏测验、罗夏测试和罗沙克测验等。罗夏测验因利用墨渍图版而又被称为墨渍图测验,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罗夏墨迹测验是最著名的投射型人格测验。
通过向被试者呈现标准化的由墨渍偶然形成的模样刺激图版,让被试者自由地看并说出由此所联想到的东西,然后将这些反应用符号进行分类记录,加以分析,进而对被试人格的各种特征进行诊断。
罗夏测验是由10张经过精心制作的墨迹图构成的。这些测验图片以一定顺序排列,其中5张为黑白图片(1.4.5.6.7),墨迹深浅不一,2张(2.3)主要是黑白图片,加了红色斑点,3张(8.9.10)为彩色图片。这10张图片都是对称图形,且毫无意义。
第一步是联想阶段,把10张图片按照顺序逐一交给被试者详细观察,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不限定时间与回答数目,直到无回答时再换另外一张,同时做好记录。
第二步是询问阶段,看完10张图片之后,再从头到尾对每一个回答都询问一遍,问他们看到的是图的整体还是部分,为何说像某种事物,依据是什么,也做好记录。
两个阶段询问结束之后,测验也就完成了,然后再分析结果。它主要是通过,观察受试者对于一些标准化墨迹图形的自由反应,以此评估他们投射出来的个性特征。
投射效应中,当观察者和观察对象非常相像时,观察者的知觉会非常准确,可是这并非由于他们的知觉准确,而是由于这时的被观察者和自己相像。
从整体上讲,罗夏墨迹测验作为一种人格测验或诊断工具,其信度或效度并不令人满意。虽然如此,该测验的临床应用仍然甚广,主要是作为治疗师了解当事的一种额外手段,实质是延伸治疗师和当事人之间的言语交流。
(2)如何避开投射效应陷阱?
不可置否,人们生活在同一社会中,具有相同身份、地位、生活经历、所处的环境的人有更多的共性,因此,投射效应有时候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每一个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具有个体差异,随意使用投射效应,便会出现错误和偏差。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效应呢?
首先,时刻提醒,意识到自己在被他人的心理投射,提醒自己“他认为的我,并不是真正的我”,不用归咎于自己。关注自己的情绪,提前干预。人的情绪有70%可以通过身体表达。即使我们极力隐藏对一个人的讨厌,但是对方还是会很轻易感受到你的不友善。察觉到你的不友善之后,对方往往也会做出负面反馈。结果自然是双方的恶意越来越多。所以,当感觉到自己对一个人有所厌恶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向内觉察,思考一下自己的情绪到底哪里来的,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从而减少对对方的恶意。身体素质不好的人心思也比较敏感。身体状况恶化时,对周围会更为敏感多疑,进而有更强的攻击性。而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锻炼来改善。
其次,要学会换位思考,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对方指出的问题,不一定是自己的问题。别急着怼,学会“示弱”合作。想让两个互相讨厌的人减少敌意,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必须协作完成一个任务并且成功。如果你想让对方减少对我们的厌恶,可以让对方帮我们忙(而不是去帮对方的忙)。教双方和谐相处,不如教他们让自己内心和谐,那样双方自然会和谐;教他们如何增进彼此感情,还不如教他们增进自我成长,那样彼此关系自然会成长。
最后,用辩证法来看人看己,“已所不欲”时“勿施于人”,“己所欲之”也要学会“慎施于人”。保持距离,眼不见心不烦。对一个人不自觉的讨厌既然很难改变,换一个环境,远离他们。不经常看到,你会慢慢忘记他造成的负面影响。
那么为什么说越是厉害的人,越懂得利用“投射效应”呢?厉害的人一方面可以客观的、公正地去看待自己和他人,克服投射效应,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投射效应来识人,通过某人对别人的评价,或者通过自己的一些方式方法,去更了解一个人。越厉害的人,越不会拿自己的喜好去强迫和要求别人。越厉害的人,会越懂得了解和接纳别人的不同。越厉害的人,越懂得不要去轻易的评价一个人。
如果你能够解决投射问题,恭喜你,你已经相当成熟了。一些人给朋友发了微信以后,对方一个小时没回,就不高兴了?其实,你要知道他可能很忙,他可能没顾及,他可能忘了,有很多种可能性。甚至你过几天催他一下,他突然才发现了自己没回你,都有可能。所以人不要自己给自己找烦恼,我们特别容易自己吓自己,自己给自己找烦恼。投射问题解决好了,信息发出三天都没回,也无所谓了。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以在与人交往时,我们一方面应该客观、公正地去看待自己和他人,克服投射效应;另一方面,投射效应也可以化作我们识人的利器,通过某人对别人的评价,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他。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我们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克服投射效应。俗话说,眼界决定境界。在关键的时候,懂得利用“投射效应”去了解人,并且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轻易衡量别人的人,才会获得的更多。也许“投射效应”也将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这就要看你是否能把握好一个度了。
今天,你投射了吗?
参考文献
1.心理学中的“投射效应”,是怎么回事?小花 希望之舟心灵工坊 2022-07-13 06:30 发表于湖南
2.每天一点心理学知识:投射效应 凤庆县社会心理服务 2022-10-18 09:00 发表于云南
3.心理科普|投射效应:你眼中的他或许就是你自己 原创 京师筑心家校学院 京师筑心家校学院 2023-02-18 17:50 发表于重庆
4.跟我一起学心理——投射效应 成长空间 2023-04-06 19:50 发表于四川
5.360百科、百度百科
6.“投射效应”是什么?它是成功的垫脚石,越厉害的人越懂得利用它 78创业 2020-06-17 15:56安徽省渠道网络官方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