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学不学新闻专业都必读这本书,读透几句话就能活得更明白
学新闻的不一定做新闻,做新闻的未必学过新闻。
有这样一个新闻学院派的局外人,却被公认为新闻传播学的“元奠基人”。
有的学者甚至指出,大众传播的研究大多不过是他的《舆论》的注脚——他就是李普曼。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
他是美国新闻评论家、政治学家、报刊专栏作家……曾担任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获得两次普利策新闻奖、总统自由勋章和纽约市授予的最高荣誉青铜奖,在美国政界和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代表作《舆论》豆瓣评分高达9.3分,有网友用“跪着读完”形容其深刻透彻,还有网友指出,那些曾经自以为高明的见解,甚至比不上书中的只言片语。
自1922年该书问世已过100年,那么这本书过时了吗?不仅没有,反而愈见其超前,在这个“万物皆媒,众声喧哗”的时代,
当你发觉“人性和世事并非非黑即白”,其实李普曼早就洞见“舆论的象征意味常常就是利益平衡的标志”。
当你疾呼“爱具体的人,而非爱抽象的人”,其实李普曼已经指出“我们没有捷径可走,而只能将对方当作一个个独特的个体去认识”。
当你感慨偶像无不塌房、学者人格扫地,是的小北要说又是李普曼,他早已看穿了一切,“伟大的人物,哪怕终其一生,通常也只能通过一种虚构的人格为民众所知”。
或许你已经看出来了,这本书绝非晦涩难懂的玩弄名词的学术著作,它完全基于自身的体会和感悟,又以富有激情的语言回应现实。然而,却又能高屋建瓴,针砭社会痼疾。
李普曼对这本书寄予厚望,其中就有对于民主社会的远大构想,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单是接纳和承认自己的无知,就有助于国家层面的分权制衡”。
对于被各种舆论围猎的我们来说,书中的洞见无异于一种解脱,它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因为虚拟的幻象悲观失望乃至痛苦沉沦,也不因为自我和结构性的缺陷左顾右盼无所适从。
面对众声喧哗和人云亦云,学会抖落那些四面八方而来的粪土,以深沉的韧性投入和生活的鏖战。
今天,无论你来自什么专业、从事怎样的工作,让我们一起重温李普曼的《舆论》。
01
拟态环境
“真相”是被塑造和筛选过的
随着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我们不能直接接触到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我们很难对这个复杂、广阔的世界,拥有完整直接的认识,那么就只能通过大众媒体所创造的“拟态环境”去认识它,以形成我们脑中的主观图景。
但由于各种结构性因素的限制,这种“拟态环境”无法复刻客观现实,因此我们的主观图景实际上与客观现实相去甚远。
除此之外,还有人为的审查机制、社会交往中的障碍、人的精力有限等等因素阻碍人们对客观现实形成完整的认知。
★
PUBLIC OPINION
★
• 舆论的象征意味常常就是利益平衡的标志。
• 伟大的人物,哪怕终其一生,通常也只能通过一种虚构的人格为民众所知。
• 相互进攻的两个国家往往坚信自己是在防卫;彼此交战的两个社会阶层往往同时声称自己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
• 新闻媒体令人困惑之处就在于,任何政策、任何主义的鼓吹者或反对者都期待它将幻想变成现实,希望它能补救民主理论所未能预见的问题;而读者也盼望上述幻想能够在无须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实现。
• 人类会在特定情况下对虚构出来的事件做出和真实事件一样剧烈的反应;而在很多时候,那些虚构出来的事件恰恰就是在人类自己的参与下建构出来的。
02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每个人的固有局限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有着“刻板印象”,即在见到某个事物的时候,我们脑海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也就是成见,或者说偏见,这些已有的看法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
事实上,哪怕是我们所了解到的那些定律、原理等高深的东西,在李普曼看来也不过是经过升华的刻板印象。
例如,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的进步观,几乎让人们把卓越等同于规模大,把幸福等同于速度快,把人的天性等同于发明新装置……这种观念和模式下描绘出来的世界必然是偏狭的。
并且,正如我们后知后觉所看见的那样,在某个节点上刻板印象和事实一定会发生冲突!
★
PUBLIC OPINION
★
• 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 若我们是渴望活得自由自在的雅典人,那我们的奴隶必须天生就是奴隶。
• 评论往往与质询同时出现。虚构的事实通常由于符合人们的期待而被当作真相。
• 最重要的是了解刻板印象的特质,并且时刻牢记我们在动用自己的刻板印象时是极易受到误导的。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的总和就是我们的哲学观。
• 人在任何时间点上的行为都是基于其彼时彼刻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想象。这种想象能够决定人们为何事而奔忙,产生何种情绪,怀揣何种希望,却无法判定人们最终会取得何种成就,以及事情将会迎来何种结果。
• 我们总是在亲眼观察世界之前就被预先告知世界是个什么模样;我们总是先对某一事件进行想象,然后再去切实地经历它。
• 激进的刻板印象会强有力地刺激人们的行为,甚至使人们无须再去判断这是什么样的行为,以及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行为。
• 每个人的道德体系都建立于其本人所接纳的关于事实的观点之上。至于那些试图否定我们的道德判断以及我们的观点的人,我们会倾向于认定其是错误的、异己的、危险的。
•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某套准则,就会逐渐具备该准则所要求的那种人性。
• 尽管人们愿意承认一个“问题”有两面性,但他们绝不愿承认自己已经认定为“事实”的观点也是有两面性的。
• 一个人的思想越是缺乏训练,就越会倾向于想当然地认为同时被自己关注到的两个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03
象征符号
舆论是被制造的虚假的同意
现实生活中存在这么多限制,而我们自己对外部世界又有着许多刻板印象,因此我们头脑中形成的图景,不仅和客观现实存在差异,而且彼此之间还不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情况下要怎么形成一致的、普遍的舆论呢?对于这个问题,李普曼的答案是:所谓的舆论,其实只是利用象征符号“制造”出来的同意罢了。
像是“民族自决”“人类权利”这样的象征符号,就好像一只抛弃了一切具体事物、只往天上飞的热气球。在热气球上,你的视野是如此广阔,但根本看不清任何具体的事物。
作为听众,虽然各自具体的愿望并不相同,但一种普遍的情感被唤起了,然后被导向一致的行动,这就形成了舆论。
★
PUBLIC OPINION
★
• 谁找到了能够统摄当下不同公众情感的象征符号,谁就会掌握制定公共政策的主动权。只要某一象征符号具备了这种号召力,野心勃勃的斗争各方就会争相对其加以抢占。
• 在象征符号体系中,人们的情感有了一个共同的宣泄目标,而真正的观念则被清除或掩盖。
• 由于只有极少数身居特殊位置的人有资格为群体设定具体的目标,故象征符号也就成了一套迫使大多数人去供养极少数人的工具。
• 在象征符号的作用下,批评的声音被消弭,人们并不理解自己所朝向的目标究竟为何,却仍须面对因之而生的种种苦闷。
• 对共识的制造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它本应随着民主制度的出现而消亡。不过,情况并非如此。
• 事实上,制造共识的手段反而在技艺上得到了巨大的改进一一以往这一过程往往借助于经验法则完成,而今却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 那些教人如何制造共识的知识将会撼动每一个政治考量、每一项政治前提。
04
新闻背后
一切新闻都是精心选择的结果
尽管当时的新闻业被寄予厚望,但李普曼一针见血指出,报纸的生存依赖广告费盈利,也就是说报纸在第一次售卖时,把信息卖给读者,第二次售卖则把读者的时间卖给广告商。
为了保证营收,报纸必须维护广告商所青睐的读者群,也就是有钱且愿意花钱的读者。
然而如前所述,读者们对公共事务很可能是漫不经心的,而且抱有许多刻板印象。李普曼直言,“他们根本不具备对绝大多数新闻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品读的能力”。
结果就是一张报纸根本不可能单凭着报道新闻就活下去,从事一线报道的记者也往往只是为了熬资历,一旦有机会就会迫不及待地转行。
最终,新闻业难以承担为大众提供真相的重任,拟态环境将进而再次吞噬大众和舆论。
★
PUBLIC OPINION
★
•新闻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面折射社会环境的镜子,而是对某些引人注意的情况加以记录的报告。新闻不会告诉你种子是如何在土壤中被培育的,却会将其破土而出的那个瞬间呈现给你。
•我们将“提供真相”这项既艰巨又困难重重的服务视为报纸的根本使命,可从始至终又一直主张报纸卖得越便宜越好,恨不得花一枚面值最小的硬币就要买回一张报纸来。
•如果读者想要真正了解事件的关键所在,他就必须跳出自己狭隘的经验范畴,将目光投向那些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的生活。
•新闻只关注那些引人注意的显著动向,而报纸迫于方方面面的压力通常只能固守这一规律。
•编辑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通过翻阅记者发回的稿件去了解新闻事件,却始终未曾亲眼见证事情的经过。
1942年美国《时代周刊》的编辑室
•编辑工作离不开这一系统化的机制,因为报纸作为一种标准化产品,只有在时间和效率的制约下才能生产出来;这一机制同时能在相当程度上减少谬误出现的可能性。
•新闻的作用是就某一事件向公众发出信号,而真相的作用是将隐藏的事实置于聚光灯下,在不同的事实之间建立联系,并绘制一幅可令人对其做出反应的现实图景。
原标题:《学不学新闻专业都必读这本书,读透几句话就能活得更明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