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如何聚焦文化?如何兑现价值?

2023-07-03 11: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华高莱斯

《都市文博区》序

作者 | 李忠

我们的题目,叫作「如何」,而不是「要不要」,因为在我看来,「城市」和「文化」之间,并不存在要不要的问题。

从人类城市发展的漫长历史来看,「无文化,不城市」这个结论,肯定是对的——我们很难想象,有哪一个城市,离开了文化设施,还能健康地发展;我们也很难想象,有哪种强大的文化艺术门类,离开了城市还能兴盛。

▼ 国家大剧院

因此,刘易斯·芒福德才会把城市定义为「文化容器」,他还专门引用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的话指出「城市的作用在于改造人」,那么,我们就可以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城市,正是一个以「文」化「人」的地方。

因此,「文化」之于城市,并不存在「要不要」的问题,而只存在「如何要」的问题——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经济学上的表述,那么或许可以这样说,作为一种产业的文化,对于城市而言,且不论其自身经济效益如何,单就其「外部性」进行分析,也具有极大的「正外部性」。

▼ 伦敦西区抓住戏剧产业的文化价值,成功转型

是的,站在城市政府的角度,并不能保证在自身的城市中,所做的那些文化产业都能赚钱。在很多时候,这些文化产业,特别是其中一些文化设施的硬件投入,非但不能收回投资,反而还需要有持续的投入来维护其正常运营。

但是,我们若是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那么,对于文化的投入与产出,在更多时候,就不能只是算小账,还要算一算「大账」——接下来就从小到大、由近推远,算三笔关于文化的「大账」

▼ 西安大唐不夜城

▍其一,城市更新

现在只要一提到城市更新,就会有很多人本能地想到去创建一个文创区,而其标杆就是「798」模式。

其实,如果你仔细去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这些以文创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更新计划,失败的相对多,而成功的相对少。甚至连「798」本身,在经济上,也很难说是成功的。

但是,如果我们去算一算「798」为这座城市所产出的「美誉度」和「人气活力」,那这件事的成败标准,就该另当别论了。

▼ 北京798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能换一个思路,就可以像伦敦东部科技城的城市更新计划那样——不是把文创看作一种能实现盈利的产业,而是将其视作一片城市的落后地区走向全面振兴的先导手段,那提升人气的作用就要大得多,对特定目标人群的吸引,也要准得多。

文创活动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能让一个看上去原本有点破烂的老城区,在一群艺术家的手里,七刷八弄,花不了太多钱,就让人从感到「破败」转而觉得「有趣」,从而率先带动起餐饮娱乐业的发展,这也就能使一个原本没落的地区,慢慢变得又有了人气,而且是那种有青春感、有活力的人气……

▼ 伦敦东部科技城是全球各地涂鸦大师作品的展示窗口

这样一来,如果能更进一步,在此人气的基础之上,改造一些有针对性的公寓类居住设施,那就有可能把这些「人气资源」转换为「人力资源」,并在此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去发展有着很强税收贡献能力的科创产业,最终依靠科创企业所带来的收益,来完成这个地区最终的城市更新。

▼ 北京前门为创新人才打造的胡同loft公寓

如此一来,以文创为振兴起点,而以科创为更新终点就使城市更新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其二,科技人才

我们都知道,一个城市要想发展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如果没有优质的科技人才,那是断断不行的,因为「知识经济,就是知识分子经济」。

因此,现在没有哪个想谋求发展的城市,不想吸引年轻的科技精英——那么,就让我们问一句,这些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他们又喜欢什么呢?

专业对口、生活配套这些当然都是需要的,但这都是吸引他们的「基础分」,也是城市政府应该做的「必答题」。

那么,哪些才是能吸引他们的「附加分」,什么又是能产生这些「附加分」的「选择题」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化!从图书馆到博物馆,从高雅戏剧到流行音乐,从大剧院到小剧场,这都是现在的年轻科技精英喜欢并追逐的时尚。

▼ 伦敦西区更新所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来自于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的崛起,更确切的说是「戏剧文化」

甚至可以这样说,「科研成果是由科学家创造出来的,但科学家们喜欢谈论的,却常常都是艺术!」

因此当全国各地的城市政府都在纷纷往「科学城」和「科技园区」上发力时,我们的确应该特别重视「大科学装置」的作用。因为这些专业对口的大型科研设施,的确是吸引相关科技人才的「强力磁极」和「灵丹妙药」。

但是,可千万不要忘了为这些科技装备配上相对应的文化设施。因为这些为高素质的人所喜欢的文化与艺术,正是那个能大大增强城市的人才吸引力,特别是科技人才吸引力的「药引子」。

▼ 筑波科学城站前广场聚集大量文化设施

▍其三,人口增量

现在每一个城市政府都知道,人口增量是个好东西!这不但不是负担,还是资源,而且是用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升城市竞争力最重要的资源!

因此,在祖国的大地上,现在打得最热闹的就是各城市之间的「人口大战」。要打赢一场「人口大战」,也就是要想持续获得人口增量,生活设施和工作机会当然是重要的。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再讨论一个问题——一个城市「有名」对吸引人口重要吗?

当然重要!

「很多人知道奥斯汀都是因为SXSW,然后被这里特殊的音乐氛围及生活环境所吸引,决定在此定居。」

——奥斯汀商会主席 Michael Rollins

▼ 「硅丘」奥斯汀,通过西南偏南大会吸引年轻人聚集(来源:thehive)

比如让我们说一个城市——作为黄帝故里的新郑市——我上一次在新郑讲课时,当时新郑市委组织部的黄部长就给我讲了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事情——他们每年都会主动地到中国几个一流高校里去招揽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

每当这些年轻人听到黄部长真诚地邀请他们来新郑市工作时,他们也会很认真地反问一句,「那您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去新郑市工作呢?」

讲到这里,黄部长很自豪地对我讲,「你知道吗?每当他们这么反问我时,我们的谈话已经有了一个最好的开端——最被动的其实是遇到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我来告诉他们,我们是某某县市的,欢迎您毕业后来我们这个县市工作。结果人家却一脸茫然地问道,某某县市在哪?是哪个省哪个市的?这样一来,就连沟通的基础都没有了!」

▼ 黄帝故里——新郑市

是的,黄部长这段话的确说到了点子上!在今天这样一个「传播为王」的注意力经济时代,在中国的2800多个县市区中,让别人知道你,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种极为重要的竞争力!如果要想让那些与你家乡毫不相干的人都能知道你的家乡——文化就比经济更有效——文化比经济、名声跑得要快得多,传播也要远得多。

▼ 文化使洛邑古城形成了强传播

以昆山为例,作为一个县级市,昆山一直高居中国经济百强县的第一名,已经很多年了。

这个事实,中国的地方官员几乎都知道,但普罗大众未必尽知;作为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昆山有一系列实力强劲的产业园区,其中的台商园区更是蜚声海外,这样的发展状况,中国几乎所有商界的从业人士都知道,但一个不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未必知晓;

除了经济,昆山的科技实力也很强大,特别是以梁子才教授领军的小核酸产业,那在业界更是独树一帜,因此,如果你是一个生物医药界的业内人士,那你一定会听到过「做核酸,到昆山」这句话,而如果你并不了解生物医药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你当然也就不可能明白,昆山这样一个县级市在这个行业中所占据的独特位置。

▼ 昆山市俯瞰

但是,无论你是哪里人,也无论你是做什么行业的,在今天的中国,只要你喜欢玩手机(这个门槛已经非常低了),那你大概率就会知道,有两张非常亮丽的中国文化名片,可都是属于昆山的:一个是「周庄」,另一个是「昆曲」!

这可是大部分中国人知道的事儿!更重要的是,再过个几百上千年,我们刚才所说过的那些与经济与科技相关的因素,到底还存在不存在,谁也不好说。但是,「周庄」与「昆曲」,特别是「昆曲」,即使再过上一个一千年、两个一千年,也一定还会在华夏民族后世子孙的口中,口口相传。

▼ 周庄古镇

即使你现在找到一家最权威、最负责的专业评估机构,让它们评估一下,在昆山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昆曲」与 「周庄」这两张文化名片到底起了多么大的作用,我相信,这也是很难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论的。

但是,哪怕你去找一个很普通的导演或传播公司,让他们帮你去做宣传,通过策划一系列的传播与活动,从而能让你这个地区,确保也能有一两张像「昆曲」与「周庄」那样知名的文化名片。

那有两个事实是一定会出现的——其一,他向你报出的预算费用一定会是个天文数字;其二,他一定会告诉你,即使这些钱花下去,成功的可能性也还是很小的(当然,如果他不是一个骗子)。

这样,就可以反过来向我们证明,在吸纳人口、吸引人才、聚集产业等方面,这种声名远播的文化名片,对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而言,是多么难得和值钱!

▼ 文化名片——昆曲(来源:全景网)

我认为,城市需要文化这件事不用多做论证了。我们唯一需要讨论的,是城市如何吸引文化及城市如何聚集文化——这不是一个「做不做」的问题,而是一个「怎么做」和「如何做」的问题。因此,我下面要讲的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属于方法论范畴的。

但是,其中的每一条,也都涉及认识论的问题,还不得不涉及一些概念的界定,但是我们还是主要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毕竟在上大学时听各种学术讲座,我就明白了一件事,文化、艺术、文艺、文化现象、文化产业、艺术家、艺术流派等,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非常难以界定的。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行文都用在这些概念界定上,相信你也就不会再看我这篇文章了。因为这类的学术论文,现在在中国各类杂志上都应有尽有,也不缺我这一篇。因此,我的这篇文章以及这本书写作的出发点,都是类似胡适先生的那句话——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

▼ 东京上野公园之所以吸引人,不在于它的公园,而是因为它的文化聚集区(来源:图虫创意)

对于具体操作细节的研究,在本书的后续文章中,会陆续展开,而我的这篇文章中要讲的,是一些常识性的认识和共同性的手法。

虽然说是「常识」,但并不意味着就容易做到,恰恰相反,过去20多年的顾问从业经验告诉我,在今天国内的许多行业中,其实既不缺有宏图抱负的人,又不缺有奇思妙想的人,真正缺乏的,反倒是那些对本行业既有经历又有经验最后有常识的人!

▼ 英国朴茨茅斯军港改造围绕海洋做文章,成为代表英国海洋文化的名片

这就如同在一支军队中,最值得一个国家所珍惜的,其实既不是那些熟读兵书的人,更不是那些胸有奇谋的人,而是那些真正打过仗、有战场实战经验、对战争有常识的老兵!

好了,回归正题,下面就仔细讲一下,当一个城市真正要「吸引文化」并「聚集文化」时,需要知道哪些「常识」,又需要采取怎样的 「做法」呢?

▍常识一,既要逝去的经典,又要活着的大师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作「盖棺定论」,还有一个成语叫作「崇古抑今」,这两句话在中国人写文化评论时,体现得最为明显。

当各个城市都在文化上发力的时候,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无论是戏剧还是文学,许多官员的话语方式,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到本县过往的名人,那一定就是我们历史上的某某大师;而一提到本县当代还活着的作家,那就变成了县文联里「那个老谁」。

事实上,对任何一个艺术门类而言,有一句话是绝对真理,叫作「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换言之,尊重艺术,就是要尊重艺术家;聚集艺术,就是要聚集艺术家;而投资艺术,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多花一些钱在这些艺术家身上。

▼ 奥斯汀第六街处处是音乐家表演的舞台

对历史上的经典尊重,当然是对的,但是对一个城市而言,如果仅有历史上的经典,是远远不够的。对比一下英格兰的两个小镇——埃文河畔的斯特拉斯福德镇,名字叫「莎士比亚的故乡」。

若论在英国文学史上的位置,无人可以出莎翁之右,而现在这座小镇,却也并没有再出一个「小莎翁」或者「小小莎翁」。因此,从本质上说,这里现在出售的是「历史」而非「文学」。

▼ 「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斯福德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七橡树镇,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作「文学小镇」,虽然在历史上也有些亮点,但毕竟没有出现过像莎翁那样的重量级文化名人,但现在这里形成了「七橡树读书节」,是一个能吸引「活着的」作家聚集并持续培养「活着的」作家的地方!

这里之所以强调是「活着的」,有两层含义。其一,没有「活着的」艺术家,是没办法真正成为某一方面的艺术中心的——你见过一个艺术中心,是只靠放过去的唱片支撑的吗?

▼ 「文学小镇」——七橡树镇

就算来演奏的不是唱片,而是某个著名乐团,那也需要有「活着的」著名指挥才行!这不还是要靠活人撑场子吗?故人撑住场子的,那叫纪念馆;有活人来做演出的,那才叫艺术中心!

其二,对艺术千万不要叶公好龙,不要等艺术家都快不行了,才赶过去握着老人家的手,问问他还有什么遗愿——对艺术家最好的尊重,就是趁着他们现在这双手还能拿得动画笔、托得起提琴、按得了快门时,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延长他们艺术创作的黄金期——对艺术的尊重,最重要的就是对艺术家艺术生命的尊重,而不只是表现为对他们生命终点的尊重。

▼ 七橡树镇

▍常识二,文化需要大师,大师需要生活

当一个城市要给我们「活着的」艺术家帮助或者通俗点说是给补贴时,是补贴工作还是补贴生活呢?

最好是补贴生活,也就是多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让他们在有了生活的基本保障之后,安心地进行艺术创作。

在人们的眼中,艺术大师的生活都是非常光鲜的——一场演奏下来,不是鲜花,就是掌声。

如果你真正了解这些艺术家的真实生活,你就会发现,对他们大多数人而言,在家练琴的时间要比在台上演出的时间长得多;等待演出的日子要比登台演出的日子多得多。那么,在等待的时间中,他们靠什么过日子呢?

▼ 2018年举办的新年前夜表演活动(来源:Flickr)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郎朗演出一场收入会有多少多少,但你一定要知道一个事实,并非每一个钢琴家都是郎朗,就像并不是每一个画家都是毕加索——艺术市场的「头部效应」是极为明显的,行外的人所关注的,常常是顶级大师,而且对他们经济收入的定义,也常常来自他们一生中最辉煌的那几年收入。

可是,只要稍微细想一下,我们就会明白三个最现实的道理——每一个行业,究竟有多少个顶级大师;每个顶级大师,又有多长时间处于自己的巅峰状态;即使是在巅峰状态,他又能有多少演出机会去获得顶级的收入!

这样算下来,你就会明白,即使是艺术大师,也是一群需要考虑养家的人——他们也有孩子要上学,也有老人要就医,过起日子来和我们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 奥斯汀举办的音乐会(来源:Wikimedia)

因此,如果你仔细了解一下,那些世界上很多艺术名城的「养成计划」,你就会发现两个非常普遍的规律——其一,补贴艺术家的生活,而不是其创作;其二,要给那些有可能成名的艺术家们送面包,而不是给那些已经成名的大师们献鲜花。

最为典型的,像美国纳什维尔那样的「乡村音乐之都」——它们对艺术所做的最为得力的「孵化」就是专门建造一栋「音乐家公寓(赖曼公寓,Ryman lofts)」,然后再设立一个由专业艺术家组成的理事会(注意不是由市领导组成的),作为市政府的顾问委员会——任何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是一位有能力的音乐家,都可以向这个委员会提出申请,在得到认定后,就可以免费入住「音乐家公寓」。

▼ 「乡村音乐之都」——纳什维尔(来源:全景网)

公寓不但舒适、隔声,而且可以配上相应的乐器,以供艺术家们创作练习用——入住时间起点多是半年,并非终生免费居住。

期限的长短是由艺术家创作出的作品的水平决定的——如果您在这里是免费蹭房,毫无建树,那半年后就会请君走人;

相反,如果您在此居住期间,创作出了属于您自己的《命运交响乐》,那么这间公寓的命运也就由您决定了——如果您能赏光成为本市居民,并想永久在此居住下去,那可真是本市全体市民的荣幸!

▼ 赖曼公寓(来源:rymanlofts官网)

▍常识三,艺术需要经营,艺人需要帮手

当然,艺术家的收入不能只是靠补贴,更何况大多数的艺术家可不只是满足于生活的基本需求,他们对于财富也是很渴望的——因此,才会有这么一句话,「我很爱和商人聊天,特别是喜欢和爱收藏的商人聊天,因为他们谈的常常都是艺术;我最讨厌和艺术家聊天,因为他们谈来谈去,谈的全都是钱!」

如果上面两拨人你都接触过,你就会发现,这句话所说的的确是实情!

爱财本无可厚非,至少我本人接触下来,发现绝大多数好的艺术家都不是好的商人,反而是那些「伪大师」和「伪艺术家」,他们倒个个都是非常优秀的商人。因此,当一个城市想吸引更多的艺术家时,在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之后,最好也能帮他们解决「艺术生产」的问题——让我们把话说得再直白一点儿,那就是要帮艺术家发财!

如果一个城市能够让某个门类的所有艺术家都发现他们来到这个城市,不但能靠作曲吃饭,还能通过写歌发财,并且是发大财,那你尽可以放心,他们一定会不请自来!

▼ 艺术家在市场的现场创作(来源:Flickr)

有一种行业,叫作「生产性服务业」——其实,各行各业都有属于自己的「生产性服务业」,我自己所从事的顾问咨询,就是一种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

艺术生产,也需要有针对性的「生产性服务业」——艺术经纪人、艺术助理、拍卖师、音响师、裱画师,甚至专业的艺术评论家,都属于文化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

如果一个城市在聚集一种艺术门类时,能把这类与艺术相关的「艺术服务业」成体系地做起来,那就能形成一个有针对性的服务平台,并且还能成为吸引艺术家进一步聚集的最好磁极。

▼ 文化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

写到这里,就一定要强调一句,在所有这些「帮手」中,艺术家们最需要的帮手是版权保护!

艺术家们最需要的「艺术服务业」是针对「版权保护」「版权注册」「版权拍卖」的一条龙服务。如果地方政府能在自己的辖区内,设立一家专门进行艺术版权执法的专业法庭,那将是艺术家们特别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最大福音!这当然也是因为我国在版权保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常识四,聚集降低成本,聚集增加收入

通过上述三条讨论,我们已经知道,当一群艺术家来到一个城市时,他们既需要生活配套,又需要文化设施;既需要生活性服务业,又需要艺术服务业。那么,这样的设施和配套,是集中一点好还是分散布局好呢?答案是一定要集中,一定要聚集!

由于聚集而成就的文化艺术区,成功的有两个:伦敦西区和纽约的百老汇。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其中三种人的行为轨迹,就会发现,其中的三类主力人群是艺术家、观众和艺术服务者,这三种人都爱聚集,但这三种人聚集的理由,又各有各的不同。

▼ 伦敦西区聚集了众多街头艺术家

艺术家们爱聚集,不光是因为他们要在一起切磋、交流,还因为艺术圈本就是一个「人脉圈」——一个艺术家往往是另外一个艺术家最好的经纪人!因此,搞艺术的人都知道三个字叫作「混圈子」——他们有竞争,更有合作,无论想要竞争还是想要合作,聚集都是实现其愿望的空间前提。

观众也爱聚集,那是因为「省事儿!」——每次去纽约,我都一定会去百老汇,至少听一场音乐剧。站在百老汇的大街上,在我的身旁,常常能听到我们同胞所说的一句中文:「哎,这里就是百老汇,咱们今晚就在这里听一场音乐剧吧!」

请注意,他们并没有说是听哪一场,但没关系,来到百老汇你就总能听上一场!因为这里的音乐剧剧场,是一家挨着一家,这家满了,你可以去隔壁那家,这就像到了美食街,总不愁找不到好吃的。这样一来,由于卖家的聚集,引来了买家的聚集,最后,也就导致了各家生意都不错!

▼ 纽约百老汇(来源:Flickr)

服务者要聚集,道理更简单——降低成本!在伦敦和纽约两个剧场的聚集区里,专业的机电维护人员大多不是一个剧场一班人,而是一班人服务几个剧场。这样,既能留得住那些工程师与灯光师中的高手,又不至于增加太多的养护成本。

所以,我们既可以说「无聚集,不艺术」,又可以说「无艺术,不聚集。」

▍常识五,没有市场就没有流行,没有「流行」就没有「经典」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流行」和「经典」似乎从来都是对立的。在人们看来,越大众越流行的,似乎也就是越低俗的;而越小众越经典的,似乎也就是越高雅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艺术欣赏中才会有所谓「鄙视链」的存在——听经典的看不起爱流行的;在经典中听布鲁克纳的,又看不上听舒伯特的。如果有两人正在讨论关于勋伯格的话题,您为了加入讨论,就告诉他们您当年最喜欢听的是那位满大街都在卖的理查德·克莱德曼,那是加入不了他们的讨论的。

▼ 安东·布鲁克纳(来源:Wikimedia)

其实「经典」和「流行」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

如果你仔细研究过艺术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事实上人们今天眼里所有的「传统经典」,都曾经是古人们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大众流行」,比如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如果这些不是那个时代的「大众艺术」,就不会产生这样数量足够多的作品,从而使其余韵不绝,绕梁至今!

以至于时至今日,还能作为一种经典而被保存下来——并且这一转换几乎在每朝每代都会发生——如果你看过梅兰芳和齐如山的故事,就会明白我们今天视为「国粹代表」的京剧,其实就是清代中后期的「流行时尚」。

在那个时候,世家子弟齐如山去做的,并非今天人们心目中的「保护国粹」,而是当时人们眼里的「流俗时尚」。他当年对于梅兰芳的支持与宣传,在当时那些「主流人群」眼中,和今天那些时尚追星族们做的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 「国粹」京剧(来源:全景网)

因此,我们可以明确而大胆地说,如果一座城市想成为某一种文化艺术人群聚集的高地,那么就要让这一门文化艺术,在这座城市中,由「小众」走向「大众」,由「高雅」变成「通俗」,由 「不知道」变成「很流行」,从而带动更多的人追星、「玩儿票」——

当大家走在马路上,都能字正腔圆地吼两嗓子的时候,一座真正的「京剧之都」才会在大地上矗立起来!艺术的繁荣仅靠几个艺术学院里的精英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值得依靠的,是那些喜欢明星、支持明星,并且梦想成为下一个明星的普罗大众!

▼ 位于前门的广德楼兴建于1796年,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戏园之一

因此,繁荣艺术就是要普及艺术,而普及艺术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制造流行——有「流行」,未必有「经典」;「不流行」,就一定无「经典」!

▍常识六,提高大众水平,尊重业余高手

正如我们刚刚说到的,艺术繁荣,始于流行,成于普及,终于经典。一座真正的京剧之城,当然会是一座「名角之城」,但更重要的,还应当是一座「票友之城」——衡量一种文化是不是成了流行文化,不光要看有多少人「去听」,还要看有多少人「会唱」。

这就如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都是「文学青年」——他们不光是《人民文学》的忠实读者,也不只是路遥的忠实粉丝,他们是想更进一步地拿起笔来,写出自己生活的《平凡的世界》,回忆一下自己刚刚经历过的《人生》——他们一开始,都不是职业作家,但是到了后来,有些人就成了职业作家。

而且有很多的人,一辈子都在进行写作,虽然是业余写作,但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同样也有经典!

▼ 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

「业余」二字其实是指一种职业状态,原本无水平高下之分。

我有一个摄影界的好朋友叫金建国,他是一名业余摄影家,还出过一本书,名为《业余摄影家》。

在此书的开篇老金就写道,所谓「业余摄影家」,就是指我们这类玩摄影,但并不以此为业的人,这可并不是说,我们不是在「认真地玩」,不是在「专业地拍」,更不表明那些所谓「专业人士」,水平就能比我们强多少——事实上,很多业余「玩儿票」的,却常常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 这是我这个「摄影发烧友」的专业设备

因为那些以此为生的职业人,未必会真心热爱他所做的这件事。那些肯把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进去的业余人士,往往才是真正热爱这件事的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他本人再有些天分,那他比一般的专业选手有更高的水平,是完全不用奇怪的!

比如在民国时期,京城最著名的京剧名票之一就是张伯驹先生,位列民国四大公子的行列,在文物收藏鉴定方面可是泰山北斗级的顶级高手;而在京剧票友里,至少也算是专业级的人物,以至于当我们今天再写京剧史时,张伯驹是一个绝对绕不开的名字。

▼ 张伯驹先生像(来源:Wikipedia)

因此,艺术界和科学界在专业和业余评判方面,游戏规则是完全不同的——对于艺术界而言,业余中的高手,不但「可用」,有时还很「可怕」。

这「可用」的最好体现,就是我们现在在电视节目中常常看到的,那一系列「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艺术选秀节目,从《超级女声》到《乐队的夏天》,民间高手那可是层出不穷;

说到「可怕」,你只要看那位英国的苏珊大妈就知道了——关于这一点,你可以去读一读阿城那本著名的《棋王》,其中的主人公就说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怕江湖的,不怕朝廷的」。

▼ 阿城名著——《棋王》

▍常识七,没有挑剔的观众就没有成熟的大师

作为一座艺术之都的城市,形成之后,其真正的载体或者叫真正的基础又是什么呢?群众基础!这是我们普遍的认知和一致的回答。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群众才是艺术的真正基础呢?其实,从各国各地的经验看,他们应该是同时坚持两个艺术原则的观众:

其一,见到好东西,就一定要出钱;

其二,不见到好东西,就一定不出钱。

▼ 看戏剧演出成为外地游客到伦敦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所谓「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如果我们看看老北京的天桥,我们就知道,能在那里演出的艺人,大都是为了生存奉献自己手艺的人。正所谓「平地抠饼,对面拿钱」——在这句话里其实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平地里可以抠到饼,在对面可以拿到钱」。

如果不是基于这样的游戏规则,就不会有今天的侯宝林和刘宝瑞那些大师,他们当时都是由那些愿意出钱的观众养活的。正是因为在那个时代,他们通过天桥演出「活了下来」,又通过天桥演出「火了起来」,才有了后世人们心目中的大师。

▼ 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来源:Wikipedia)

可是要知道,当年之所以有人能在侯大师的相声摊前扔铜板,并不是因为他们同情大师当年的贫困,而是因为喜欢大师带给他们的欢乐——根据连阔如先生所写的天桥回忆,我们就能知道在当年的天桥里,能在此地被成就的人有不少,可在这里被饿死的人也向来不缺——

但是,如果翻翻这些老艺人们所写的回忆录,你就会发现,在他们这些吃「开口饭」的人中,没有任何人抱怨过天桥!顶多只是会诉说有某些艺人,由于自己学艺不精,在天桥里讨不到生活,因此才冻饿而死。

▼ 天桥演艺区

那些手里「有活儿」的,特别是手里有「绝活儿」的,不但能通过「撂地儿」演出,在天桥里活下去,还能在天桥里火起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年这些「天桥观众」,是一群真正有水平的「高素质」观众——是好东西,就一定扔钱;不是好东西,那一个子儿也不撂!

这才是好的观众!这才是培养艺术家的真正沃土!这样的环境才能成为既鼓励艺术又鞭策艺人的好地方,让他们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功夫来赚钱,通过自己的真功夫来赚大钱,最终才把他们锻造成了艺术大师!

▼ 伦敦西区的街头艺人

同样的道理,你也可以去读一读迈克尔·波特所写的那本产业经济名著《国家竞争优势》,其中作者就特别强调,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对于某一种产品内行而挑剔的使用者,是发展和改进这种产品非常好的客户资源。

对实体经济是如此,对文化艺术产业更是如此!这里,之所以要加上一个「更」字,就是因为无论如何,艺术并非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毕竟只是人们生活中的「可选项」。购买者当然有权对其更加挑剔,因此我们才说只有有了内行而挑剔的观众,才能成就精深而成熟的大师!

▼ 迈克尔·波特(来源:Wikimedia)

写到最后借此做一个总结:在什么情况下,能说明一座城市真正成了某个艺术的「艺术之都」呢?

我认为,那就是通过对于艺术家的引进、艺术的普及,从而实现了城市中艺术的真正流行——流行到一定程度,就使其从市民生活里原本可有可无的「可选项」中,变成了所有市民品位构成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这样一来,一座看上去无形但无比稳固的「艺术之都」就真正建立起来了!

这种情形在17世纪的荷兰最为典型——事实上即使在那个被称为「黄金时期」的荷兰,也并非所有的人都那么有钱,但是在那个时候,即使是收入很一般的家庭,也要在家中挂上一幅油画,穷一点的家庭,无非是挂得少一点、画幅小一点、画家的名气差一点,但一定要挂!

即使他们为此省吃俭用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们觉得,家里如果没有油画,那就不是一个家!顶多,也只能算是一个没有品位的家!

▼ 荷兰海牙的艺术商品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才造就了那个属于油画艺术的辉煌时代,有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伦勃朗和维米尔——如果你去看看那部拍得很有油画质感的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你就会发现,其中隐含了一条文化艺术的聚集规则:艺术之都,非艺术大楼之谓也,非艺术大师之谓也,乃艺术大众之谓也!

原标题:《城市,如何聚焦文化?如何兑现价值?》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