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演戏与看戏 | 舒怡然
演戏与看戏
文 | 舒怡然
朱光潜先生在其美学文集里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看戏与演戏》,其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
“人生只是一部戏剧,戏要有人演,也要有人看”,“人世间有生来是演戏的,也有生来是看戏的。这演与看的分别主要地在如何安顿自我上面见出。演戏要置身局中,时时把’我’抬出来,使我成为推动机器的枢纽,在这世界中产生变化,就在这产生变化上实现自我;看戏要置身局外,时时把’我’搁在旁边,始终维持一个观照者的地位,吸纳这世界中的一切变化,使它们在眼中成为可欣赏的图画,就在这变化图画的欣赏上面实现自我。因为这个分别,演戏要热要动,看戏要冷要静。打起算盘来,双方各有盈亏:演戏人为着饱尝生命的跳动而失去流连玩味,看戏人为着玩味生命的形象而失去身历其境的热闹。能入与能出,“得其圆中”与“超以象外”,是势难兼顾的。”
这些论述,看上去似乎是关于文学欣赏的一般美学原则,但实则却包含着对人生理想的解悟和阐释。纵观古今中外诸多大哲学家、宗教家和艺术家对于人生理想的探索与争辩,不外乎有三种不同的结论:人生理想要么在于看戏,要么在于演戏,要么是既看戏又演戏。
上帝造人自是千差万别。人在性格上生来就有内向与外向的分别。内向的人倾心力向内,喜爱静思默想,重视自我价值,却很少在意外面世界的变化;而外向的人倾心力向外,喜欢参与社交,重视外在世界的变化,却缺少对内心世界的默省。所以一般来说,内向的人生来爱看戏,外向的人生来爱演戏。
人的性格决定了人的命运。人生理想也多半由性格决定。生来爱看戏的人以“看”为人生的归宿,生来爱演戏的人以“演”为人生的境界。很难分出二者之间的高低优劣。
纵观历史,一直存在着演戏与看戏这样两种人生观。中国的儒家提倡知与行,知是道问学,是格物穷理,是注视事物变化的真相;行是尊德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儒家所崇尚的人生的终极目的在于行,知不过是行的准备。所以儒家是能看戏但却偏重演戏。
以庄子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则全然藐视演戏。庄子逍遥于万物之表,“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他是将看戏当作人生的理想。
在西方,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古代及中世纪哲学家以为,人生最高目的在于观照,即以看戏人的态度体验事物的真相与真理。柏拉图在著名的《席上篇》中这样描绘人生观照的境界,“心灵就算达到了它的长征归宿,如一滴水归入大海,一个灵魂归属到上帝”。柏拉图的这一思想支配了古代哲学及中世纪耶稣教的神学。
在近代德国哲学中,这看与演的人生观也占据着显著的位置。叔本华认为,人生的苦恼起于演,而人生的解脱在于看。尼采则把叔本华的这种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世界如果被当作行动的场所,就全是罪孽苦恼;如果被当作观照的对象,就成为一件庄严的艺术品。
那么实际的人生呢?也许只看不演或只演不看,都算不得完美的人生理想。只贪恋于看戏而不愿演戏的人生,便失去了参与的乐趣和与社会互动的能力。相反,只沉迷于演戏却无心看戏的人生,也体味不到由欣赏而带来的愉悦,而且因无暇关注他人和内省自身,久而久之可能会迷失自我。所以,人生理想的境界应当是不光会演戏,也能够看戏;反之,不仅是看戏,也能够演戏。
演戏与看戏,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除了取决于人的性格外,还有一个际遇和时间问题。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可能以看戏为主,而另一阶段,则以演戏为主。在某些场合你只能看,而另一些场合你必须演。也就是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演就要演得入戏投入,看就要看得超然象外。人生的理想就在这演与看的演绎中向前延伸升华。为其如此,才见出宽宏豁达游刃有余的人生境地。
其实,我们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登上舞台演戏,要能物我两忘,把世人的褒贬评说抛到九霄云外;坐在台下看戏,需要淡定从容,观人生世相五花八门,别有一番乐趣。
演戏也好,看戏也罢,只要内心充满阳光,人世间的一切便也在这融融的光明里,呈现出美好动人的景致。那么,无论是演戏还是看戏,只要做真实的自己,尽心尽力尽兴,也就不妄潇洒走一回了。
【作者简介】
舒怡然,现居美国。作品发表于《青年作家》《山西文学》《鸭绿江》《湘江文艺》《香港文学》《文综》《佛山文艺》《北方作家》《东方少年》《作家天地》《散文百家》《世界日报》《解放日报》等。作品入选多种文集(《2020海外华语小说年展》《海外华文文学精品集诗歌散文卷》《北美中文作家作品选》)等。
原标题:《演戏与看戏 | 舒怡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