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放射性石料疑流向民居,检测报告也要有“实料”

澎湃特约评论员 熊志
2018-08-21 19:0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义峰山矿坑航拍图。北青深一度 图

近日,有媒体报道浙江绍兴市“义峰山放射性石料流向民居,辐射超标”,引发广泛关注。绍兴当地成立了专门调查组展开调查,并随后对检测结果进行了通报。不过,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通报中,受官方委托、对矿山现场进行抽样测试的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资质早就被注销。

资质被注销,意味着检测造假。面对更汹涌的质疑,绍兴国土局出面辟谣称,被注销的是企业,而该局委托的单位为事业单位。的确,目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的官网可以正常打开,内容也更新到了近两天。不过注销企业和受委托的事业单位的名字完全一样,地址也非常类似,公众的疑虑可谓正当,当地有义务进一步澄清,否则检测的公正性存疑。 

在整个事件中,绍兴方面的回应还算及时。8月18日媒体曝光放射性石料流向民居后,当地便成立了调查组,委托第三方进行监测;等到被指检测企业注销,也很快出面辟谣。谣言止步于信息透明,这是基本常识,反应迟滞或者藏着掖着,只会加剧猜疑。 

不过信息公开,及时只是最底线的要求。至少在此次事件上,检测机构的身份,也得有比较充分的说明。除了前面提到的注销企业和检测单位重名这点外,对商品楼盘和矿石场产品进行检测的机构,通报也只是以“第三方专业机构”抽象指代,没有具体点明。事涉民众的身体健康,这种不透明,让外界监督无从谈起,自然难以形成有效说服力。 

更关键的是,就像网友在跟帖中质疑的,通报中对检测结果的描述,要么是“基本吻合”,要么是“基本一致”,没有公布放射性元素的实际检测结果,以及理论上的安全区间。虽说官方表示检测结果待报告出具后及时公布,但目前舆情发酵,尤其是购买过相关商品楼的民众,迫切关心民居是否安全,在检测已经初步完成的前提下,理当最大限度公开,平抑质疑。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此次事件源于有放射性危险的石料流向违规,即便流出来的混凝土产品和商品楼盘的检测都在安全范围以内,也不意味着公众的追问是多余的。 

事实上,义峰山区域很早就被检测为放射性异常区,后续的开采有严格的限制。2005年的《浙江省绍兴县义峰山建筑石料矿普查地质报告》明确提到,“区内岩石放射性伽马总量照射量超过了限值标准,不宜作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主体材料和装修材料”。所以目前唯一一家仍在开采义峰山矿石的企业,采矿许可证的经营范围,也被限定为“居室等建筑物以外其他用途如道路、堤坝等”。 

从通报来看,相关石料流向了33个商品楼盘,违规销售基本可以坐实,而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意味着职能部门对开采企业监管不力。除了公布检测结果之外,开采企业何以做到违规销售,职能部门是否存在放任,也应该对公众有个交代。

 此次事件源于媒体曝光,这种问题揭露的路径,本身就让当地政府陷于被动的局面。积极应对,坦诚回应,是危机处理的应有姿态。如果玩文字游戏,通报表述不严谨;或者选择性回应,遮遮掩掩,对监管失察避而不谈,无疑会为公信力减分。只有公布详细的检测报告,才能消弭公众的质疑。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