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演员与角色的同频共振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北京人艺戏剧书店协办的《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本次发布会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 “人”“岁月”“角色”三个维度出发,回顾了本书作者、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濮存昕的艺术道路,展现人与时代、演员与角色的同频共振、互相成就。
书影
发布会的开篇以“人”为主题,濮存昕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围绕在演艺生涯中如何做人、立德、学艺展开对谈,两位好友回忆了“做人、做戏、度人生”的经历。谈及眼中的濮存昕,冯远征感叹于濮存昕的童真童趣,也谈到了两人在舞台上下对彼此的理解与默契,对于《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一书的出版,冯远征谈道,自己虽与濮存昕是一辈子的朋友、家人、同事,但平时除了演戏探讨角色外,很少有机会对谈,特别期待阅读这本书走进濮存昕的内心世界,希望年轻的演员可以通过新书了解濮存昕如何将他的生活感悟注入到角色的演绎中。
北京人艺素有“戏比天大”的精神,濮存昕与冯远征已在人艺工作、生活几十年。濮存昕谈到,自己从小看着人艺的戏长大,在经历了一段迷茫岁月之后,是人艺给了自己一个安身之所,做演员是他的热爱与天命。他是这样解释“戏比天大”的人艺精神的:“走出剧院,演戏是闲情之事,但是走入人艺剧院,任何演员都要坚持演出,不能辜负观众。”冯远征也提到了“一棵菜”精神,他解释说,一部戏的诞生就像一颗菜,围绕着剧这个“菜心”,所有的工作人员需要各司其职。
濮存昕
濮存昕在书中写道“我是观众的考生”,将演员登台表演比喻为接受观众的考验,对此,他在现场回应,“考”得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品质在这一刻是否饱满。他谈道:“艺术家要心高手低,要永远永远地追求完美。”冯远征谈到,成为自我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回顾起演艺之路上经历的挫折,他勉励年轻人要坚持热爱,要从苦难中寻找乐趣:“遇到困难,哭或者笑,再往前走一步,曙光就在那里,所有的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两位老师的肺腑之言引发了现场的片片掌声,线上观众连连“点赞”。
在“岁月”这一环节的对话中,北京人艺演员宋丹丹、陈小艺和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于青进行了分享。
宋丹丹已与濮存昕在人艺共事近四十年之久,在回忆与濮存昕的交往合作时,她打趣说表演是一件“苦差事”,但濮存昕对舞台始终保持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令她十分佩服。在宋丹丹看来,濮存昕和自己的恩师、他的父亲苏民一样,是一个“谦谦君子”,一个特别干净的人。身处离名利最近的行业,却始终保持自己的品格。被问及在濮存昕塑造的角色中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时,宋丹丹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窝头会馆》的古月宗,“因为完全不像他,还能让人相信,还有幽默感。”
濮存昕是陈小艺合作最多的人艺男演员,回忆起从《海鸥》到《贵妇还乡》多年来的合作经历,陈小艺将濮存昕称为人艺的“劳模”。陈小艺还提到了濮存昕的话剧代表作《李白》,《李白》在人艺上演已有三十余年,很难有演员能在人艺将一部戏演这么久,濮存昕凭借自己的演技成为了“李白本白”。
在濮存昕的艺术道路上,一个个精彩的角色无疑是最璀璨的闪光点,也是他与观众的纽带。
“角色”是《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一书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赵白生教授、北京人艺著名话剧演员龚丽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唐烨围绕濮存昕塑造的角色展开对谈。
赵白生将本书的看点总结为“我与我周旋”,也就是作者如何塑造自己这个角色。作为濮存昕的老搭档,龚丽君回忆了和濮存昕合作《洋麻将》《雷雨》台前幕后的趣事。新版《雷雨》的导演唐烨分享了重排《雷雨》的缘起和巧思,谈到这本自传时,直言读后无数往事浮上心头,也让自己更加理解了濮存昕在塑造角色时的挣扎和困惑。她眼中的濮存昕“是一个特别真实的人,所以他的文字里面也充满了真挚”。
创作这本书也让濮存昕完成了一次角色的转换。从演员转身成为作者,濮存昕坦言“内心十分忐忑”,就像演员接受观众的考试一样,他作为作者也将接受读者的考验。他还与观众分享了写作时的心路历程,他要求自己“尽量不编,不矫情”,希望“这本书一切都要立足于真实”,期待读者的反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