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南梅雨季的一抹酸臭味,勾起了谁的乡愁?

2023-06-29 13: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个世纪末,陈道明老师主演过一部古装剧《绍兴师爷》,给编的童年留下了深刻记忆。难道,师爷这个行业还分地域不成?

是的,师爷就是绍兴这地方的“特产”。清代官场流行这样一句谚语:无绍不成衙。倒不是说其他地方的人不能当师爷,而是绍兴人似乎有着独到的天赋,专业性更强一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绍兴臭豆腐

据说,当时的绍兴师爷非常抢手,如若想要聘请,光给钱可不行,还要备上一份特殊的礼物——“三臭”:臭豆腐、臭苋菜梗、臭冬瓜。

【图片来源于网络】腌冬瓜

绍兴吃“臭”的历史可不短了,早年间老百姓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自己腌菜,家里也必备“三缸”——咸菜缸、酿酒缸、水缸,足见当地人对腌制食品的喜爱。

也因此,绍兴师爷遍布全国各地的县衙,无论走到哪里上任,都难以忘怀家乡的味道。衙门官员送“臭”聘师爷也表达了对师爷的一腔诚意。

清代 猫形压缸石
观复博物馆藏

不光是师爷,很多绍兴名人对家乡的味道也情有独钟。相传,鲁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先生在北京居住期间,手捧一罐从绍兴寄来的苋菜梗喜不自胜,称有一种“旧雨之感”。

所谓“旧雨之感”,大概就是江南雨时缠绕不去的陈年怅然感和湿腐气。

他还洋洋洒洒、引经据典,专门写了一篇制作苋菜的文章《苋菜梗》。

【图片来源于网络】绍兴苋菜梗

在湿度和温度都高的梅雨季节里,由于见不到太阳,很多东西都容易长毛发霉,于是孕育出江南地区一些独有的饮食文化。人们通过腌制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通过酿造和卤糟的味道与当地气候相应和。

清 顾绣三酸图镜片
上海博物院藏

同样在江南,古时乌镇盛产有一种"桃花醋”,酸的别有一番风味。一日,金山寺住持佛印,邀请苏东坡和黄庭坚品尝此醋。一和尚、二文士围着大缸皱眉喊酸,时人称其为三酸。

和尚为此事作画《三酸图》,而黄庭坚做诗《题石恪画尝醋翁》:“石媪忍酸喙三尺,石皤尝味面百摺。谁知耸膊寒至骨,图画不减吴生笔。”

清乾隆 豆青釉三酸像
观复博物馆藏

三位大家后来被引申为儒家、佛家、道家三种文化的代表。儒家认为醋是酸的,佛家认为醋是苦的,道家认为醋是甜的。映射出三种文化对人、对社会、对世界的不同看法,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妙趣之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