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桌|《中国篆刻》重启,探索印学古与今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整理
2023-06-28 12:34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上世纪九十年代,荣宝斋创办了《中国篆刻》杂志,是当时篆刻领域唯一的学术杂志,可惜出版几期后被《荣宝斋》杂志所替代。

今年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60周年,也是西泠印社120华诞,中国美术学院重启了《中国篆刻》杂志,并于6月26日举办了“《中国篆刻》杂志学术座谈会暨庆祝西泠印社建社一百二十年”论坛。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西泠印社、上海博物馆等高校与文博研究机构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共聚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探讨重启后的《中国篆刻》杂志发展,以及当下印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963年,中国美术学院以书法篆刻专业的全国首招开启了新中国的高等书法教育。彼时,沙孟海教授印学史,诸乐三教授篆刻,陆维钊则在1979年的首届书法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广泛涉及了印学和篆刻,这些举动为中国美院的篆刻教学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传统,并影响至全国各高校书法专业的建设。而到了九十年代,荣宝斋创办了《中国篆刻》杂志,也是篆刻领域唯一的学术杂志,可惜出版几期后被《荣宝斋》杂志所替代。如今,在中国高等书法教育6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学院重启了《中国篆刻》杂志,希望以此构建篆刻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1980年沙孟海给研究生授课

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刘江在阅卷

沙孟海、刘江、章祖安与第一届、第二届部分本科生合影.

6月26日,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中国篆刻》杂志学术座谈会暨庆祝西泠印社建社一百二十年”论坛,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西泠印社、上海博物馆、郑州美术馆、韩天衡美术馆等高校与文博研究机构的老中青三代学者探讨了重启后的《中国篆刻》杂志发展,以及当下印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重启的《中国篆刻》杂志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在论坛致辞中回忆了沙孟海执教中国美术学院,及执掌西泠印社的往事,谈及其对中国书学和印学的贡献。他表示,印学研究应秉承的方法和视野,立足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深入本土放眼全球,希望《中国篆刻》立足印学本位,追本溯源,从源头取水,与经典同行,砥砺艺事,成为新时代印学研究成果刊布的重要阵地。

“《中国篆刻》杂志学术座谈会暨庆祝西泠印社建社一百二十年”论坛现场

论坛上,《中国篆刻》执行编辑王文超介绍了该刊物的学术主旨与办刊理念。王文超表示,首先该杂志将围绕“印”及相关材质、文献、品评等方向的各个方面研究;二是刊物主旨是立足印学本位,面向高校及社会各界,依托国美在书法篆刻领域的积淀,为海内印学研究搭建交流平台;三、刊发文章以学术为根本,汇集前沿研究成果,刊布最新资料。而在板块设置中,溯源板块陆续选择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的旧文进行回顾,探源并梳理学科系统,唤醒对印学研究的追根溯源。第一期将刊登王国维《桐乡许氏印谱序》和沙孟海《“浙江都水”官印考》两篇先贤文章。“专题是学术研究的核心部分,在选择文章时,一是印章及相关题材,如砖瓦、陶文等进行文字考释、官史地等方面的研究;二是印人印事、印谱谱系、印论研究、印章辨伪、品评以及美学等方面研究的论文;三是对古代书画、古籍版本等材料以印章为切入点的考证和艺术史方面的研究;之后则是鉴藏,刊布新见先秦、秦、两汉玺印、陶文、封泥等材质,刊布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官私印。对异域印章、少数民族文字、图形印章进行刊布。对旧有记载的明清流派印发掘整理等。”

全新的《中国篆刻》,2023年第1期

全新的《中国篆刻》内页,2023年第1期

刊物作者代表谈及了对《中国篆刻》杂志的期待,以及对推动印学研究,建构篆刻理论的相关建议。其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锦炎表示,从文字学表面上来看,篆刻是篆和刻,篆就是书写文字,刻就是创作技法的问题。杂志中的文章里有一部分实际上是文字学,有一部分是印学,但缺少篆刻学。“篆刻这个部分如何在杂志中体现?我们正在针对书画的鉴赏印做相关课题,相关材料也会在每一期《中国篆刻》中介绍。《宋画全集》里的鉴藏印、作者印等,将来要一步步作为课题做起来。”

孙慰祖发言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孙慰祖表示,真正以“中国篆刻”为名字的杂志是从荣宝斋开始的,有理论文章,也有历史研究,还有一些作品的刊登,曾经鼓舞了一大群人。现在以原先刊登作品为主的杂志转为以学术研究为主的杂志是非常切合中国印学、中国篆刻当代发展的趋势的。他认为,这一杂志的视野应是中国印坛,而非学院的院刊。同时,他也谈及了杂志中值得注意的有关印的考古学信息的传播。“杂志要把各种考古学中有关印的信息汇聚起来,提供给读者、研究者,让大家便利地获取各个地方考古发现印章的信息,这对推动前沿的研究是有重要作用的。”此外,来自郑州美术馆的许雄志认为,除印学外,还需关注篆刻创作板块。而来自中山大学的田炜则谈及了印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即研究人员、研究资料、研究角度的零散,并希望《中国篆刻》杂志做到搭建融合平台的作用。

吴昌硕12方田黄自用印

1979 年9月陆维钊为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订《教学纲领》(手稿)

印学研究现状与问题

在当天的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目前印学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以及“《中国篆刻》杂志的栏目设置与选题规划”两个议题展开讨论。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黄惇表示,与荣宝斋创立《中国篆刻》杂志不同的是,历经二、三十年后的发展,当下介入篆刻艺术的研究者,以及他们的研究方法,视野与九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此,黄惇认为,印学有边界,“我们在找边界的时候不要跑到边界外,要找中心,杂志应主要围绕着中心转,运用边界的交叉学科的方法来为我们研究者中心服务。”为此,他认为,以古印章为题材或者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研究并非是篆刻杂志的中心,篆刻杂志的中心应该是艺术史,而非把玺印史、实用印章史和文人揭示古代玺印的历史混为一谈。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韩天雍则认为,过去西泠印社太注重青年的创作,而忽视了理论的研究。“理论是非常难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篆刻家应该加强古文字的训练,加强说文解字的修养。1998年,我到日本,看到日本的理论家、书论家、篆刻家在60年代就有大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

中国篆刻院院长骆芃芃回忆了荣宝斋《中国篆刻》杂志,“《中国篆刻》在荣宝斋创刊的时候,这本杂志是篆刻领域唯一的学术杂志,大家像众星捧月一样地对待它。我从组稿到编辑,负责了四期。后来《荣宝斋》杂志把《中国篆刻》取代了,《中国篆刻》就消失了。现在与《中国篆刻》又结缘了。”在骆芃芃看来,跟以往以图为主的杂志相比,新的《中国篆刻》杂志整体栏目设置学术性更强,内容也更偏向考证考据和鉴藏,但现当代稍微少了一点。“杂志体现时代性。在今天办了杂志,如果当代的内容少,那就比较遗憾,应该体现社会的责任担当,体现印章在当代的作用。希望能够关注当代,增加国际视野。” 对此, 复旦大学教授施谢捷也持有类似观点,认为篆刻杂志应该增加当代的篆刻内容,同时杂志文章不应发表过去曾发过的,容易寻找的文章,且应提倡简洁清新的文风,而非都是长篇大论。

全新的《中国篆刻》内页,2023年第1期

全新的《中国篆刻》内页,2023年第1期

论坛中,与会学者也对目前印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来自何香凝美术馆的蔡显良结合高校的教学与研究及美术馆工作,提出应该思考如何把收藏与研究结合起来,“过去很多收藏家本身就是文人,或者艺术家、学者,他自己可以做研究。但是现在收藏家不做研究,而做研究的人搞不起收藏,所以研究和收藏发生了断裂。”他也谈及了学科和社会应结合的问题。同样谈及学科建设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书画系主任张索,他认为篆刻要与现在的社会需求结合,而在大众美育传播的口号下,篆刻有着非常大的一席之地。而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孔品屏则认为,从印出发、与印有关的研究非常宽泛,如果研究生要做论文,越深入就会发现越多的题目。“我们需要更多力量参与到印学研究。”

南京晓庄学院的朱琪则表示,“印章本身确实是方寸之间,但是通过这个小小的媒介可以牵涉到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字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艺术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所涉极其广博,需要有大量有志之士坚守学术。”对于印学面临的问题,他认为,资料的零散与缺失,在数据时代下数据库建设方面的缺失,以及研究规范,学科的交叉融合,篆刻与书法绘画以及鉴藏的关系等需进一步提高。

中国印学博物馆

在江苏省篆刻研究会的杜志强看来,明清印论的产生虽晚,但于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动态相一致,起步晚而起点较高,对它的研究同样也具此特点。而印学研究的真正展开是近四十年来的事情,研究成果要归功于文献资料的挖掘、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对研究自身的反思,均具深入性和可塑性。但是,印学研究仍属新的研究领域,无论就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是成熟度,均有待时日。

为此,杜志强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1.充分注意已经开展涉及人物、时段、层面研究的平衡性。就时段而言,宋元、明 初印学仍是需要着力拓展的部分;2.在注重宏观研究、理论研究的同时,微观研究、具体作品研究,仍然值得努力, 研究工作的深入、细致对于勾勒、还原印学发展历史面貌完整性、清晰度均具意义;3.研究者的综合素养尚待提升。在信息时代研究视野的宽阔、原始材料的便捷获取 与自身所掌握的解读考证能力及对所涉材料中发现问题的敏锐度,将越来越成为妨碍研究深入的阻力,需要每个研究者自觉自悟;4.印学研究的基本队伍建设。近十多年来印学研究的成果大多是由博士、硕士论文转化而来的,跟踪关注这些成果作者讯息,就会发现在其毕业论文著作发表后,再难见新的印学论述发表。这当然有现实因素,但个人研究兴趣的转移也是重要原因。所以印学研究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大,部分学术新秀在这一领域中刚一露头,就再也见不到后续成果出现。”

“《中国篆刻》杂志学术座谈会暨庆祝西泠印社建社一百二十年”论坛现场

(此次会议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篆刻》杂志、书法学院承办,西泠印社协办。)

    责任编辑:顾维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