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场|何其盛哉,《永乐大典》原本“苏字册”回到苏州
《永乐大典》是一部“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的旷世巨编。它卷帙浩繁,版式精美,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七八千余种典籍,历来有“文献渊薮”之誉。
在《永乐大典》的编纂流传过程中,有三十多位苏州先贤参与其中。他们或作为监修、都总裁、副总裁负责《永乐大典》的编写,或率先倡议将《永乐大典》中的秘本刊刻流传。澎湃新闻获悉,为展示《永乐大典》的历史价值,表彰苏州先贤的文化贡献,6月27日,“册府千华——《永乐大典》与苏州文献展”在苏州图书馆开幕,《永乐大典》原本“苏”字册亮相展厅。由于原本非常珍贵,“苏”字册仅展出十天。
《永乐大典》卷二千三百六十七至二千三百六十九,以“苏”作韵字,故又称“苏”字册,是现存《永乐大典》中唯一的“苏州府”条目册。它主要收录了苏州府冢墓、贡举题名、封爵、旌表、牧守题名等内容,取材来自《[洪武]苏州府志》和范成大《吴郡志》。此册原为吴兴刘承幹嘉业堂旧藏,1938年售于“满铁”大连图书馆。日本投降后,被俄罗斯运往莫斯科列宁图书馆。1954年6月归还中国,入藏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永乐大典》原本“苏”字册展开的是《贡举题名》这一卷,卷中记有:“苏为吴文物之邦。自汉而下。历宋元以及本朝。设科取士。士之充贡登第者。已若干人。何其盛哉。”
“之所以选择展开这一页,也是因为此次展览恰逢高考结束放榜的时节,应时应景。”苏州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沈黎现场导览说,“其实在策划这次展览之前,我们没有想过《永乐大典》会跟苏州有这么紧密的关系,因为它是在南京编纂的,后来又保存在北京。随着我们对《永乐大典》的关注、梳理与研究,发现有很多苏州的先贤参与了《永乐大典》的编撰,包括它后来的收藏与保存,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展览是可以跟苏州连接起来的,这是我们策划这次展览的一个初衷。”
据了解,此次展览分为“皇皇大典”“兰台英华”“文献渊薮”“沧桑劫难”“盛世重光”五个部分。
姚广孝像 复制品 原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永乐元年(1403)七月,夺取帝位不久的明成祖朱棣,为笼络士人,下诏编纂大型类书,令解缙等人设局编写。次年十一月书成,赐名《文献大成》。成祖御览后,认为“所进书尚多未备”,命姚广孝、解缙等人重修。重修自永乐三年元月始,至永乐五年定稿进呈。成祖重新赐名《永乐大典》,并亲撰序言。随后精抄一部,永乐六年写定,此即《永乐大典》正本。正本初藏南京文渊阁东阁, 永乐十九年因迁都运至北京,先藏于左顺门北廊,正统初又移至文楼。而《大典》稿本自修纂完成后,不知所在,可能毁于南京宫火。在纂修过程中,苏州人姚广孝、陈济、张洪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册府千华——《永乐大典》与苏州文献展”现场
成祖之后,明代君王中,以明世宗最重视《大典》。世宗政余经常翻阅,早有重抄之意。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十一年宫中两度失火,世宗为防不测,命高拱、瞿景淳等人负责重录《大典》,并采用“糊名考试”之法,招选善书人一百余名。为保证质量,书写人员每日限定抄写三页。隆庆元年(1567),《大典》副本抄毕,前后费时五年。嘉靖副本与永乐正本格式装帧完全一致,抄成后存放于皇史宬。
“《大典》副本抄完之后,正本就消失了,这至今是一个不解之谜,历史学界有多种猜测。顾炎武《日知录》断定大典‘全部皆佚’。另一个猜测是,原书已给嘉靖皇帝殉葬。”沈黎介绍,“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永乐大典》皆为嘉靖年间的副本。担任副总裁的严讷、总校官的瞿景淳、分校官的申时行、书写官沈洧、圈点生王穉登,都是苏州人。”
“册府千华——《永乐大典》与苏州文献展”现场 副本册末附有无行格白纸
副本册末附有无行格白纸,右下角写有该册重录人员职位、姓名。因纸质精良,乾隆皇帝命人将空白部分全部裁断,或自用,或赏赐四库馆臣。现存署名页无一幸免。
《永乐大典》共计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另有目录六十卷),一万一千九十五册, 约三亿七千万字, 是我国体量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按《洪武正韵》排序,“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无论是天文地理、人伦道德、制度名物,还是奇闻轶事、谜语小说,都随字收录。开卷浏览,一事一物,古今贯通,本末具备,“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而且引书时,多按原文全文录入,不加删改,大量珍贵文献借此得以保留原貌。
《永乐大典》的编排体例
《大典》的编排,每字先释音义,以《洪武正韵》为先,次附诸家之说。随后例举各类字体。部分字有总叙,总论大义。之后收载该字相关事目(一般按末字入韵)、诗文、书名、地名、姓氏等,每个条目下抄录相关内容。征引书名和圈点用朱墨,插图则以白描手法摹写。
装帧方面,《永乐大典》也是别具一格。它采用包背装,开本阔大,纸墨精良,书面硬裱,用黄绢连脑包过,华贵而不失庄重。
《永乐大典》的装帧
《永乐大典》单册开本,高五十点三厘米,宽三十厘米。封皮左上方贴蓝边黄绢长签,上书书名及卷次。右上方贴蓝边黄绢方签,上书韵目及此册在该韵册次。正文页框高三十六厘米,宽二十三点五厘米。朱丝栏,四周双边。半页八行,每行字数不定。版心粗红口,三红鱼尾。上中鱼尾间书书名及卷次, 中下鱼尾间书页次。《永乐大典》收录先秦至明初著述达七八千种,其中有不少珍稀文献。早在明隆庆年间,张四维就趁校录《大典》之机,从中录出《名公书判清明集》和《折狱龟鉴》二书。但《大典》的真正利用,是从清代前期开始的。苏州昆山人徐乾学,首先提出应将其中秘本刊刻流布。其后全祖望、李绂开辑佚之先河,从《大典》中抄出十余种佚书。乾隆时期编纂《四库全书》,对《大典》进行了大规模的辑佚,共辑得佚书三百八十五种,包含《旧五代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元和姓纂》《直斋书录解题》等一大批重要著作。嘉庆年间编纂《全唐文》,又辑出佚书五十余种,其中以徐松《宋会要辑稿》最为著名。民国时期,北平图书馆曾组织人员辑出佚书两百余种,可惜大多没有刊行。
徐乾学在《编珠序》中提出:“皇史宬所藏《永乐大典》,鼎革时亦有佚失。往者尝语詹事,值皇上重道右文,千古罕遘,当请命儒臣重加讨论,以其秘本刊录颁布,用表扬前哲之遗坠于万一。”
苏州人庄承篯(1739—1787)签书记录。承篯字少彭,号羹堂。清元和人,寄籍陕西。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据此册记录,他从“形”字册中,辑出十九种书,共二十九条。
《永乐大典》副本抄成后,正本的下落成谜。雍正间,《大典》从皇史宬移至翰林院。至嘉庆朝,《大典》略有散失,尚存九千八百余册。咸丰以后,翰林院偷盗成风,短短三十几年,《大典》就仅剩八百余册。庚子事变时, 义和团围攻使馆,翰林院被焚,《大典》一部分被烧毁,一部分被抢掠,几乎散失殆尽。据目前所知,《大典》尚有四百余册存世,散布在世界各地。
现场展出的苏州状元陆润庠生平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翰林院残余的六十四册《大典》,曾由苏州状元陆润庠运回府中妥善保存,后交还教育部,成为现在国家图书馆首批《大典》藏品。其他收藏过《大典》的苏州人,尚有叶昌炽、施肇基、袁樊等人。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稿本记载其曾收藏《大典》残本三册。
民国十五年(1926),《永乐大典》傅增湘影印本
历经沧桑劫难,幸存的《永乐大典》堪称吉光片羽,弥足珍贵。早在民国初年,张元济、罗振玉、傅增湘等著名学者就开始了影印《永乐大典》的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永乐大典》的命运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尤其是近年来,《永乐大典》的影印、研究、展示、传播方兴未艾,一册册孤本从此走出秘藏库房,化身千百,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承载中华灿烂文明、传承典籍文化、激励民族自信自强的重要桥梁, 在新的时代重现历史荣光。据悉,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苏州图书馆(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承办,常州市图书馆、苏州博物馆协办。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