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块曾经风靡一时的“的确良”,推动了中国人的“穿衣革命”

2023-06-28 07: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邵大星、马茂兰 档案春秋

若问起现在流行穿什么,答案恐怕会五花八门。但放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说起何为时髦穿搭,人们想必会众口一词——“的确良”。这种如今已淡出人们视线的化纤面料,在那时候引领了鲜亮、挺刮的服装潮流,许多人都以有一件“的确良”为荣。

“的确良”的横空出世并非偶然。20世纪70年代,国家下决心引进成套化纤设备,随着上海石化等“四大化纤”项目的陆续投产,我国开始大规模生产以化纤为原料的“的确良”。“的确良”这种“不用从地里长出来的布”,解决了棉花与粮争地的问题,也帮助中国人结束了“大改小、旧翻新、补丁摞补丁”的穿衣日子。

一布难求的紧俏货

“的确良”是外国的舶来品。193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卡罗瑟斯用石油聚合成了两种高分子材料,一种是锦纶纤维叫作“尼龙” (Nylon),另一种经英国人加工成涤纶纤维叫作“特丽纶”,而美国杜邦将之命名为“达克纶”(Dacron),即中文音译的“的确良”。

用于制造“的确良”的涤纶短丝(图左)和传统棉花

1950年代,“的确良”在国际上开始流行,“衣被天下”的上海,紧随其后开展了研制工作。1958年3月30日的《解放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尼龙在上海诞生。这是我国最早的合成纤维。进入1960年代,上海开始了“的确良”的研制工作。

蔡黎明先生长期在上海纺织行业从事“的确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忆及当年,他记忆犹新:“在1961年的秋季交易会上,我们正式向外经贸部驻港机构提出,希望能够进一点原料,以便我们试制这种面料。当时领导非常重视,厂里也非常重视,投入研发没多久,就试制成功了。”“1963年,我们棉纺厂已经有五千锭子,有一百多台布机在织‘的确良’。开始织出来的‘的确良’是府绸料,可用于制作‘的确良’衬衫。”

穿一件“的确良”衬衫,在当时可谓领风气之先

“的确良”衬衫甫一面世,便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与传统的棉布相比,“的确良”衬衫挺括、耐穿,洗起来也方便。当年穿一件“的确良”衬衫,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走在路上也格外神气。

但早期“的确良”产量有限,也未全面推广生产,使得它成为市面上非常稀缺的紧俏面料。市民游松萍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的确良’很少,只有我姐姐穿过两件衣服。我那时候比较小,没有穿到。”因为当时的原料是全部进口的,产品也几乎全部出口海外。蔡黎明特别提到这一点:“当时‘的确良’衬衫主要供给出口,国内市场几乎没有。主要因为用外汇购买的原料,目的还是以‘进’养‘出’。我们不是拿外汇去买东西自己消耗,而是尽可能地为国家增加更多外汇。”

“的确良”面料制成的女式上衣

如今上年纪的人们大约都记得当年很多紧俏商品叫作“出口转内销”,是由于出口产品在质量上有某些瑕疵或者其他原因而被投放到了国内市场上。上海绸布店里最早供应的“的确良”面料就是出口转内销。这种出口转内销的“的确良”面料非常抢手,为此还曾发生过令人始料未及的意外。

1968年6月16日,上海石门二路的原红缨服装店有一批“的确良”衬衫上柜供应,大批蜂拥而至的顾客挤碎了商店的橱窗玻璃,造成了1死6伤的惨剧。这是一幕不该发生的惨剧,但它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的确良”的需求。如何满足内需,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成了蔡黎明和他们那一代的纺织从业者工作的方向。“这个衬衫干起来非常快,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于是,我们要扩大进口原料数量,逐步拓展一些内销业务。”

当时需要用外汇购买的生产原料,就是聚酯切片。那时候中国还没有从石油到化纤的生产能力,主要依靠进口聚酯切片来生产涤纶纤维,进而制造“的确良”面料。如今的三林世博创意园,随处可见原工业建筑的烟囱和蒸汽管道支架,作为原上海第十化纤厂的厂房,当年就是在这里将聚酯切片制造成涤纶纤维。

周福根是我国第一代涤纶纤维的产业工人, 1968年于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后来到这里,从工人做到技术科长。他介绍了当时的生产情况:“我们是6个同学分配到这里的,当时已是第二合成纤维厂,是国内第一家专门生产涤纶短纤维(‘的确良’原料)的工厂。我来的时候已投产了,年产量500吨左右。当时聚酯切片主要是依赖进口,价格相当昂贵,有个讲法,就是一个像米粒一样大小的切片,值3分人民币(当时可买一只大饼),所以我们加料的时候特别小心,哪怕几粒切片掉在地上都会拾起来,因为原料很宝贵。”

“的确良”布料

聚酯切片扩大进口规模后,面料品种也增多了。当时有一种用“的确良”织的卡其布最受广大百姓欢迎,简称“涤卡”。1960年代,棉纱卡其布卖8角3分一尺,而“涤卡”要卖2元2角多,将近棉卡其的三倍,是当时非常时髦的高档衣料。尽管售价颇高,但“的确良”在市场上仍是一布难求,属于紧俏物品。

影片《庐山恋》中男女主人公穿着“的确良”衬衣

为攻克穿衣难题的“金山大会战”

1972年2月5日,经毛主席的圈阅和周总理批示。中国政府下决心解决老百姓的穿衣难问题,引进石油化工装备,发展化纤、打通化纤工业的全产业链。没过多久,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在上海全面开工建设,这就是后来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简称“上海石化”)。与上海石化同时被批准建设的还有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天津石油化纤厂和四川维尼纶厂。

当年的围海造地场景(上海石化供图)

1972年的冬天, 在一片潮来白茫茫、潮退空荡荡的海滩,突然间聚集了5万人,领头的老人叫龚兆源,早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专业,是围堤指挥部的总指挥,他也是上海石化的第一任党委书记。

龚兆源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围海造地,规划中的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石油化工联合装置,将坐落在这里。围堤指挥部所在的地方,号称“猪公馆”。“养猪的地方我们拆清爽,猪棚一间一间的小房子,弄干净,粉刷了一下。我住进去就当宿舍了。”

围海造地,诀窍就是艰苦奋斗和依靠群众。“客堂间里面开地铺,每家人家住12个人。一个人烧饭一个人送饭,10个人上大堤。最远的地方来回要两个小时。那个时候工作都要10小时,到天暗了才回来。”前前后后一共一个半月,5万农民,用锄头铁搭,肩挑人扛,将一个个高9米、宽约6米、长8公里有余的大堤建成了,成功地围垦出来一万亩地。

当年围海造地的场景(上海石化供图)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穿衣问题一直是没有解决的民生大计,“丰衣足食”是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得知金山工程将要担负起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上海全市人民积极支援金山建设。曾担任上海石化党委书记的龚兆源,回忆起当年的建设,那是上海集全市之力支援金山。各个厂是由各个局来包建,各个局动员力量来包建。当时化工局包建化工一厂、化工二厂。纺织局包建三个厂,涤纶厂、维纶厂和腈纶厂,自来水公司筹建水厂,电力局筹建电厂,市政局负责污水处理厂,因为这个项目重要。

张一飞,原上海石化化工一厂厂长,就是在这个时候从上海炼油厂来到金山,参加化工一厂的筹建工作。回忆当初的工程建设,条件非常艰苦:“到了金山以后,这个地方围堤刚刚围好,还是海滩一片,吃睡都成问题。我们就借农民的房子,甚至于十几个人都住一个大客堂里面,大家睡在一起。”当时金山工地上还没有像样的生活设施,但参建者达数万人。1974年的6月8日,上海市区10个区的5000名里弄加工组的工人也赶赴金山支援工程建设,形成了“千军万马战金山”的壮观景象。

当年上海石化项目参建者达数万人,工程建设任务艰巨,吃住环境也相当艰苦。图为参建者的生活区域(上海石化供图)

为了早日建成上海石化工程,大家“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卷扬机,怎么办呢?大家齐心协力,用人力把卷扬机、绞盘等设备拖到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一点一点把厂建起来了。”上海石化工程是新中国第一次从西方工业国大规模地引进石油炼化装置,许多设备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而这些设备之庞大和超重是我们之前从未遇到过的。要把这些大件设备运往金山,沿路的桥梁都得加固或重新建造,如果从内河运输,沿河的桥梁高度又不够让这些“大家伙”通过。工人们就设计出一种“半潜式”的运输方法,把这些庞然大物运到金山。

松浦大桥建成通车场景

1975年,从金山到上海市区的铁路通车了,黄浦江上也有了第一座跨越两岸的大桥(即松浦大桥)。这一年,邓小平来到上海石化视察,看了工程的建设后,指示要召开现场会议,向全国介绍和推广金山经验。上海石化的建成为合成纤维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我国几乎所有的石化企业都曾派人员到金山学习和接受培训。

涤纶聚酯车间于1978年12月建成(上海石化供图)

上海石化厂区(上海市档案馆藏)

上海石化建成以后,打通了化纤工业产业链,化纤产品迅速增加,“的确良”也从而真正地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在1970年代,“的确良”以挺括耐穿深深打动了广大的市民百姓,很多人都记得第一次穿上新“的确良”的情形。有市民回忆:“刚进单位时,买了一件‘的确良’,而且买的时候长袖和短袖价格差不多,总归都想买长袖,相差没多少钱,袖子卷起来,穿在外面走路还蛮开心的。”

“的确良”衬衫、“涤卡”中山装、“涤卡”裤子成了年轻人经典的着装配置。而随着化纤面料的不断开发,人们对服装的面料和款式,逐渐趋向多元化,服装的功能,也从基本的保暖逐渐升级到漂亮美观。

“的确良”面料服装成为当年的潮流时尚

见证时代发展的集体记忆

早年“的确良”刚问世的时候,市面供给还不充足,那时候流行一种“假领头”,人们在棉布衣服最容易磨损的领口用质地牢固的“的确良”做成“假领子”,既美观大方,又经久耐用。许多人往往做多个“的确良”“假领子”轮流穿,每天就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但是“假领子”也有尴尬,不能脱,一脱就露陷。

随着上海石化的投产,更多“的确良”面料飞入了普通百姓家,让人们彻底告别了那个“补丁打补丁”的年代, “假领头”的尴尬,也一去不复返了。

曾经的“假领头”

当年的布票

同样成为记忆的还有“布票”。在“的确良”之前,市面上主要供应的布料多是棉布,棉布的原料——棉花需要靠土地种出来,对于农民而言,是多种粮食还是多种棉花,也成了难题。从1954年起,我国开始发放布票,实行计划定量供应,各种布料、成衣、床上用品以及各类纺织品都要凭布票购买。

根据当时有关方面测算的数据,上海石化等化纤项目建成后,合成纤维产量相当于500万吨棉花,可以织布13.3亿米,其中“的确良”涤棉布6.33亿米,为解决人民穿衣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于1983年宣布:自12月1日起取消布票。从此,人们告别了买布料凭票购买的年代,衣饰消费市场也逐渐趋向繁荣。

1980年代的涤纶生产车间(上海石化供图)

1982年,涤纶长丝生产车间(上海石化供图)

时过境迁,人们的穿着打扮、审美情趣不断更新,如今纯棉纺织品重新成为时髦,当然,质地、花色等都和曾经软塌易破的棉布不可同日而语。而“的确良”,这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尚产物,则被收纳进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虽然今天的人们已经不再留有“的确良”衬衫或“涤卡”中山装,但是人们仍会把“的确良”的相关记忆深藏在心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购买布料的场景

支持:上海石化

校对:王礼荣

编辑:小瀛洲、陈皓、施雨

本刊稿件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标题:《这块曾经风靡一时的“的确良”,推动了中国人的“穿衣革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