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毕业致辞丨仇焕广:回归常识与逻辑

仇焕广
2023-06-27 20:42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编者按:

又到一年毕业季。毕业典礼上,老师们给毕业生上的“最后一课”备受关注。面对学生离开老师,老师总免不了嘱咐几句。而其中不少致辞,不只贴近现实,而且启人深思。

本期我们刊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教授的2023毕业致辞。在致辞中,仇焕广教授以“回归常识与逻辑”为题,跟毕业生分享了四点感悟:第一,用独立思考面对问题;第二,用回归常识获得启发;第三,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第四,用多学科思维辅助决策。“虽然‘大数据’时代海量纷繁的信息唾手可得,ChatGPT也会给你提供一些参考答案,但面对信息洪流带来的更多选择,多给自己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才能在不随波逐流的坚定中,始终保持期待和求索,做出创新并最终活出自己真正的模样。”

澎湃商学院将继续选刊各高校教授、校友代表的精彩致辞,也欢迎诸位读者在文后留言推荐令你难忘的毕业致辞。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各位毕业生的家长和朋友们:

今天是属于2023届毕业生的、一个值得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为今年毕业的156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29名返校参加毕业活动的往届毕业生举行毕业大会,为即将启程的同学们升起征帆、启动梦想!祝愿同学们乘风破浪,拥有灿烂的前程、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今天毕业的同学,有的在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学习了2年、3年、4年,有的加上硕士和博士期间的学习,在学院学习了9年或10年。相信每一位同学在中国人民大学都度过了一段美好的青春时光,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道理,开始树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明天,很多同学会带着自己的所学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还有一些同学要走进哈佛大学、马里兰大学、戴维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继续深造。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向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付出心血和汗水培养你们的上课的老师们、行政的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在背后默默支持你们各位家长和亲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按照惯例,院长都会在毕业大会上跟大家说几句临别的赠言。因为疫情,上一次开学院毕业大会还是2021年,当时我以“做一名社会的贡献者”为主题分享了四点自己的感悟,今天我依然想把这四点感悟分享给2023届的同学们:

第一,给理想一点时间,当你每天忙碌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时候,找一点时间仰望星空,让理想照亮你的人生之路;

第二,坚持,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如果你要取得比别人多一分的成绩,就要比别人付出多一分甚至十分的努力,而且是日积月累的努力;

第三,把自己当回事,把该做的事情认真做好,始终以人民大学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第四,始终保持一颗谦逊、善良、懂得合作的心。

今天,我还想讲四点新的感悟分享给大家,我给这四点感悟起了一个共同的题目叫“回归常识与逻辑”。

第一,用独立思考面对问题。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僵化地学习理论知识。有的同学在遇到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用什么学过的理论、什么学过的方法去套这个问题,而不是去独立思考、去想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假设条件是什么、是否适用。

今天,我想提醒各位同学的是,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是自己独立思考,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应该如何解决;然后是回归学过的理论以及前人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三步是看看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足、别人的方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最后一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举个例子,同学们工作后会面临在哪里买房子的问题,你会怎么去分析这个问题?你首先会想到的是收集数据做个回归模型,还是直观地考虑哪个地方离工作地点近、哪个地方环境条件更方便呢?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做个理论模型、跑个回归分析那我只能祝你好运。同学们毕业以后,无论是选择继续深造还是走向社会,都会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很多新问题。虽然“大数据”时代海量纷繁的信息唾手可得,ChatGPT也会给你提供一些参考答案,但面对信息洪流带来的更多选择,多给自己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才能在不随波逐流的坚定中,始终保持期待和求索,做出创新并最终活出自己真正的模样。

第二,用回归常识获得启发。不是说常识一定是对的,但常识往往是经验的积累,用我们的学术术语就是至少在大概率上是正确的。常识告诉我们的,虽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但往往是很强的相关关系。我想说,即使是相关关系也会给我们分析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当然常识也有可能是错的,但在否定常识之前一定要做非常深入细致的分析,给推翻常识一个非常坚实的证据。回归常识的前提是有常识的积累。积累常识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多读书、多体验生活、多了解社会,就像总书记说的“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第三,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在大学里、在课堂上我们学了很多的研究方法,有定性的方法有定量的方法,并且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不要忘了逻辑思考是这些方法的起点。在分析问题之前,要有一个整体的逻辑思考,有了逻辑的思考,才能想清楚大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典型案例的剖析,再进一步完善逻辑思考的框架。如果大的逻辑分析框架、大的思路没有想清楚,上来就是选择定量的分析,那是舍本逐末,甚至会掉到一个小圈子里出不来,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其实都到不了需要定量分析的阶段,只要逻辑分析和案例分析就够了。但这里也不是说定量分析的学习和训练不重要,它非常有助于逻辑思维的锻炼和塑造,有助于在定性研究的过程中确定哪些因素是重要的。

第四,用多学科思维辅助决策。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的显学,但我也想提醒同学们,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还有很多的不足,它只是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一个角度,而非全部。如果只用经济学的理论或方法去分析问题,有时得出来的结论是不全面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比如,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做出最优的选择,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可什么是效用最大化?效用里包括什么?比如看一本小说或读一本诗词在效用函数里包括了吗?比如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在效用函数里包括了吗?

还有,最优决策是多长时间里的最优?是一天、一个月,还是一年,还是一生的最优决策?如果考虑问题的时间维度变了,那么短期的最优决策未必是长期的最优决策。比如,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耍了一个小聪明得了一个小便宜,短期是获利了效用提高了,但放在长期来看,这是最优的决策吗?肯定不是。我们每一位同学,要胸怀理想,这样才能做出长期的、真正的最优决策。要明辨是个人的物质消费,还是服务社会、为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效用?

如果把思考问题的时间维度拉长,很多短期内的约束条件,如公共政策、社会体制等等,在长期就成了内生变量。同时风险和不确定性等因素也会开始显著影响最优决策的选择,使我们要做的决策很难用定量方法去准确刻画。这时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甚至文学等等学科,都会为我们思考和理解问题带来丰富的启示。我们要学会用多学科思维、多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学校里教会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使每一位同学在走向社会之后,能够持续保持自我学习的状态。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并且将是一个获取更多知识的更高阶段。

同学们,你们克服了疫情困难,顺利完成了学业,度过了属于你们的大学时光,对于大国和小我、时代与个人等命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现了自我升华。作为老师、同时也是陪伴你们成长的见证者,我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骄傲,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为能与你们相逢感到荣幸!

还有说不完的话,风催着我们出发,把笑和泪都留下,留在这一年的夏,对于未来的想法,有太多疑问没有回答,关于面包和理想,还有平凡和伟大,那就这样出发!

谢谢大家!

2023年6月26日

(本文原题为《回归常识与逻辑——仇焕广院长在2023年学院毕业大会上的发言》,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作者仇焕广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教授,澎湃新闻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蔡军剑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