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东山口怎么逛?这百年老洋房变身绝美艺术中心!炫酷超好拍!
原创 搜指仔 城事特搜 收录于合集#大湾区新闻资讯 435 个 #湾区直击 57 个 #看见文化的力量 3 个
看见文化的力量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东山侨商巨贾云集,先后建起大量花园洋房,位于东山口恤孤院路的逵园,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红砖外墙和门口两株笔直的假槟榔树,已经相守百年。不过,这栋昔日的华侨私宅,现在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城市文化空间,向市民敞开大门。
逵园艺术馆负责人-黄轶群:
逵园建于1922年,是一栋仿西洋式的三层高洋楼,总面积大概660多平方米,我们从2012年把它活化成为葵园艺术馆,就是希望在自己生长的这个城市,建一个艺术平台,能够让更多的本土大众,去感受不同的当代艺术和本土的文化艺术。
走进逵园,似乎瞬间穿越到百年前的广州,因为它身上厚重的历史感和独特的装饰设计,历经百年,始终如一。
逵园艺术馆负责人-黄轶群:
其实在修复整个逵园的时候,花了很多心思在花地砖上面,我们希望尽量保留它的原貌,有极个别破比较严重的,我们也是重新去找了相应花色的旧砖去把它修复。
黄轶群认为,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正是这个艺术馆的魅力所在。
逵园艺术馆负责人-黄轶群:
逵园恰恰有这种历史底蕴和更生活气息的这种氛围感,搭配上我们这种当代艺术的呈现,可能这种对话和碰撞,反而成为它的一个亮点。
作为一个城市文化空间,“艺术”两个字,在这里显得尤其日常和平易近人,这里的展览从不收门票,而且除了重大节假日之外,也不会“周一闭馆”。黄轶群表示,只要来这里的人买一份文创产品、一杯咖啡,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逵园艺术馆负责人-黄轶群:
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开拓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当代艺术,走进本土的优秀艺术作品,所以在做艺术品的推广和展示的同时,也配套了一些衍生品,或者说跟不同的独立设计师、艺术家合作创作,制作跟生活相对有关系的产品,还有包括咖啡这些,来辅助我们空间的经营和收入。
2022年,逵园艺术馆入选“花城市民文化空间”,而那一年,也是逵园建筑建成一百周年。对于这栋百年老洋房来说,见证过历史的变迁,融合了现代的魅力,就是它变身城市文化空间的最大底气。
同样是“花城市民文化空间”,御溪书斋走的是另一条线路。
御溪书店负责人-彭才:
很多人的一个错觉就认为御溪书斋它应该是一个书店,但实际上是一个公共文化图书馆,隶属于海珠区图书馆旗下的海珠区图书馆的侨建分馆。
走进这里,会让你感觉走进了一个“网红”景点,因为这里的设计充满独特魅力,不仅有现代元素,还有处处透露出国风元素,包含着广州本土文化。
御溪书店负责人-彭才:
公共文化图书馆,隶属于海珠区图书馆旗下的海珠区图书馆的侨建分馆。希望将更多中国广州本土,还有我们海珠的一些地理特色融入到我们的一个设计空间语言里面去,通过现代的一个设计手法,去展现咱们中国国潮核心内容的一些价值体现。
虽然说是“图书馆”,但这里不仅是一个静态的阅览空间,更是一个动态的公共文化空间。
御溪书店负责人-彭才:
我们会做一些像插画、插花、木板画,还有非遗技艺的课程,也会做像剧场、音乐演唱、音乐会等的一些商业演出活动,主要是文化内容形式方面,去丰富我们生活。
市民来到这里,除了借书之外,还可以参加文化演出表演、非遗传承沙龙、读者分享会等活动,通过动静结合,这个城市文化空间增添了一份社交属性,还为其他的图书馆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御溪书店负责人-彭才:
我们希望将公共文化和商业文化相互融合,将文化、商业和旅游继续去融合,形成一种文、商、旅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模式。
无论是修旧如旧的艺术馆,还是形式新颖的图书馆,这些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文化空间,都是市民追寻花城文化的好去处。而反过来,市民的关注和参与,也为这些城市文化空间赋能,推动城市文化产业越走越远。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柳立子:
文化它有力量,第一个是有凝聚力,第二个是有链接力,第三个是有执行力。为了产业去做文化是难的,但是你有了文化、人气,你再去做产业,就会变得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释放艺术的芳香
播撒文化的种子
传递文明的力量
这些城市文化空间不仅
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还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它们不仅是城市的瑰宝
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原标题:《东山口怎么逛?这百年老洋房变身绝美艺术中心!炫酷超好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