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场所述评|如何营造主题鲜明、细节得体的公共空间
2010年代以来,高密度的上海领先全国,从大拆大建的增量建设,进入存量建设时代。也就是说,在当下上海,尤其中心城区,每建造一座建筑或打造一个城市公共空间,都无法像过去那样可以在一张白纸上自由畅想,而需要针对每个不同的既有城市建成环境,谨慎选择合适的介入方式,要让先后到场的建筑与空间,齐心合力,演奏出既和谐又有特色的协奏曲。
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角度来说,有两点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是审美协调,一个是历史延续。这两点做不好,就容易变成“呕哑嘲哳难为听”的噪音。
建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号称远东地区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徐家汇主教座堂(后简称教堂),是目前上海保存较为完整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之一。教堂东侧主立面前广场,经过从2018年到2021年的修缮,成为引人关注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广场南侧,是由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获得者英国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设计外立面及整体框架、本埠著名建筑师俞挺操刀内部空间设计的徐家汇书院——自2023年元旦开幕以来,成为上海异常火爆的文化场所——更是将徐家汇天主教堂前广场及周边建筑,推到万众瞩目的位置。
那么,这个广场及其周边建筑,是否演奏出了和谐而有特色的协奏曲呢?
先看一下协奏曲的主题呈现。在该广场及周边建筑共同构成的整体环境中,徐家汇教堂无疑是主角。虽然从全球建筑学视野看,教堂设计偏保守,规模较小,细节也稍显简陋,但它在上海城市与建筑发展史中的位置无可替代。因此,徐家汇教堂的历史特征、美学调性,当之无愧,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与发扬,这一点成为该公共空间鲜明的主题(图1-教堂东立面)。
图1 教堂东立面 本文图片除特殊说明外 均为作者自摄
南侧的徐家汇书院从内到外,通过得体克制、富有西方古典神韵的现代风格设计,在主题表达上非常出色。外立面上,通过对西方古典柱式、三段式古典立面的现代美学提炼,刻画出优雅纤细的竖向柱式与横向舒展的三段式意象,与教堂的古典立面产生抽象感知层面的联系,又以其简洁的现代风格,有效衬托出教堂的古典细节与手工建造的真实年代感,体现出历史的延续与现代发展(图2-书院外立面、图3-一层柱廊看教堂)。
图2 书院外立面
图3 一层柱廊看教堂
内部空间极为丰富的书院,只在二层,结合内廊坐台设置,克制地挑出2个极简轻巧的一步阳台,让内部使用人群,与外部广场、教堂产生积极对话(图4-外挑一步阳台),最大程度保持立面完整。
图4 外挑一步阳台
北侧的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办公楼,采用的是1990年代流行的“后现代风格”,把教堂的古典形式语汇,简化、放大为具象图案,贴在基于功能要求设计出的房子的表面作立面。而由于形状与教堂类似,再加上自身体量巨大,在主与次、时代真实感等方面,一定程度上造成混乱,干扰了协奏曲的主题表达(图5-主教府办公楼立面)。
图5 主教府办公楼立面
徐家汇天主教堂的古典形式语汇,是一套完整的系统,与内部功能、空间尺度、材料选择以及特定年代的建造方式,都有密切的因果关联,单纯用二维图案“卡通式”简化模拟放大,极易出现混乱的问题。
天主教堂东侧前广场的总体布局,沿东西纵向划分为对称的三部分。中间部分正对教堂,设置多排平行长座椅与大草坪,满足人们在重要城市景观前拍照、观赏的行为习惯。两边部分结合法国梧桐绿化,做休憩空间,私密内向。热闹与安静、开敞与内向的整体处理,符合协奏曲主题表达与功能要求。只不过,不知是前期设计还是后期运营管理所致,中间部分的植物花卉及饰品过分鲜艳,带有强烈世俗感,这种美学调性,和一个以广场舞为主要活动的城市空间会很匹配,与教堂前广场需要的神圣、古典、优雅的审美氛围,就格格不入了(图6-冬日世俗化景观,图7-夏日优雅景观)。
图6 冬日世俗化景观
图7 夏日优雅景观 图片来自网络
下面,进入细节层面继续观察。此时,不协调音骤然变多。一行行没有设计控制的“西式古典风”路灯,含混了基于教堂特定建成年代,广场应有的明确历史场景感。体量感偏大的黑色与红色花盆,配上同样体量突兀的灌木,将尺度不大的广场,切分得零碎小气(图8)。
图8
座椅、台阶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元素的设计,缺乏针对人体感知的小尺度的细腻设计,显得粗糙(图9)。
图9
喷泉、铺地等元素在材料选择、建造细节上,态度模糊,看不出想强调历史上的材料与手工原真建造感,还是今天的现代材料与机械加工感,似乎是在用现代建造方式模拟“历史”,生出假古董的味道(图10)。
图10
各种垃圾桶、标识,同样缺乏整体控制,随意杂乱(图11)。
图11
一个好的协奏曲,不是只要主题鲜明就可以达成,更是建立在每个音符的细致搭接、起承转合,以及音乐家的具体发挥上。所以,一个好的设计效果,不是单靠整体概念、专家领导评审会就可以实现,它需要全过程、全尺度、全层次贯彻到底的整体掌控,并配以能够完整理解设计意图的后期运营管理的持续支持。
英国政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温斯顿·丘吉尔(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在1944年说,“起先是我们塑造了建筑,之后是建筑塑造了我们(We shape our buildings, and afterwards, our buildings shape us)”。
上海的每一处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就是通过主题与细节的共同作用,演奏出一首首不同质量的协奏曲。那些平时看上去有些玄妙的说辞,如文化修养、生活品味、美的感受力、历史感,就是通过我们每个市民对这些空间、建筑的日常体验、使用,潜移默化、一点一滴地落实到大家的身心当中。因此,对每一个公共空间、每一座城市建筑,我们都需谨慎对待,精益求精。
(作者范文兵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双聘教授,思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长三角公共文化智库专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