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和丝路一样,是汉语联系世界的通道

2023-06-26 14: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6月17日,在木垒县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国学讲堂举行“大地生长的文学”——刘亮程文学馆开馆座谈会,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编剧家刘恒,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作家徐可,《十月》杂志执行主编、文学评论家季亚娅等特邀嘉宾,自治区及昌吉州、木垒县等相关领导,中央驻疆及自治区新闻单位媒体记者和新疆多民族作家培训班学员等70多人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徐可主持。

与会专家从刘亮程创作历程的梳理、创作风格的阐释、作品文本的细读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刘亮程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表达了对这位受惠于乡村又反哺乡村的作家的敬意。刘亮程的文学创作以其深刻的世界性和在地性,构筑了美美与共的文学图景,成为汉语联系世界的通道,堪称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地标性的作品。特别是《本巴》富有创新性和哲学性的表达,在传播《江格尔》的同时,也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学的书写形式。如今开馆的“刘亮程文学馆”,必将成为新疆重要的文化地标,它是对精神领域耕耘、收获与积累这种纯朴而高贵的劳动的赞美,它昭示的是基于艰苦创造的文化自信,以及基于丰满而独特的艺术个性的文化自尊。

本次活动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自治区文联、福建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主办,木垒县委、县政府,福建援疆漳州、南平分指挥部协办。

据了解,7月22日还将举办“第三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颁奖典礼。

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新疆作协主席、木垒书院院长 刘亮程

我将自己文学的家安顿在万物中

自我开始写作起,刘亮程这三个字,就在渐渐地远离我。那个叫刘亮程的作家,沉浸在虚构的文学世界中,越走越远。这个叫刘亮程的人,依然在土地上、在村庄中,过着跟农民差不多的生活。

菜籽沟是我选定的耕读养老之地。将文学馆建在菜籽沟村,是对我以往创作成果的一个安顿。

刘亮程文学馆,首先是木垒菜籽沟文学馆,是这块土地上的文学馆。我刚到菜籽沟时,提出“用文学艺术的力量,加入到这个村庄的万物生长”。当时这个半空穴村庄仅有一个小商店,如今开了数十个乡村客栈,20多位艺术家入驻菜籽沟村,建起了工作室,每年有60万人进村旅游。文学艺术,确实助力了菜籽沟的旅游兴盛。

我到菜籽沟村一晃已经10年时间,10年前我50岁,我的人生和写作都到了恍惚期,人过中年,即将老去,我选择了菜籽沟这个小村庄,耕读写作,等待老之将至。在这里我写出了我此生中最重要的两部长篇小说,《捎话》和《本巴》,还有今年即将出版的《大地上的家乡》,另有一部新长篇也将在年内完稿。

菜籽沟村是这个世界的末梢远地,在村庄中可以看到最低处的尘土中人们的生老病死和生生不息,也可以看到这个时代走到末梢村庄时发生了什么。文学呈现的是一个人、一颗心灵的辽阔感知,这颗心灵安顿在哪,哪就是世界中心。选择菜籽沟,其实是我选择了一个与虫子、尘土、落叶等自然万物共同生存的家园。我也将自己文学安顿在万物中。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编剧家 刘恒

大地之子的反哺

环境对一个作家的影响至关重要。刘亮程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而且乐于向众人炫耀这种情愫。他和这片土地的紧密联系,是他的骄傲,也是他文学成就的源泉。大地滋养了他的笔,他则以充满非凡智慧的艺术成果回馈了大地。他独特而雄浑的创造力至少具备了三个重要特征:一是无比细致的观察能力,针对自然、社会、人性等世间百态,其细微的观察和缜密的分析都远远超越常人,这是一笔巨大的智力积累;二是持久不懈地为表达的完美性付出心血,在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的精神搏战中,保持了旺盛的进取心和坚韧的耐力;三是为充满诗意和浪漫情怀的想像力,注入了深邃而卓越的哲学思考和神奇的探索性!大地哺育了他,而大地之子的反哺如此有力,其创造的艺术成果将持久地惠及未来的精神世界,其影响力也将冲破地域的限制,由小小的木垒奔向远方。

刘亮程文学馆是一座艺术的纪念碑,它赞美的是纯朴而高贵的劳动——精神领域的耕耘、收获与积累。它昭示的是基于艰苦创造的文化自信,以及基于丰满而独特的艺术个性的文化自尊。在岁月的陶冶中,这笔精神财富将不断增值,散发出耀眼的人性的光芒!这美丽的光芒不仅属于创造者本人,不仅属于菜籽沟和木垒县,也不仅属于新疆和中国大地,她也必将属于人类和我们共有的这个世界。我期待并祝愿亮程先生葆有其锐厉的眼光和壮阔的雄心,谱写出新的艺术华章!我也祝愿这座诞生在木垒菜籽沟的小小的文学殿堂,像璀璨的钻石一样镶嵌在天山北麓,犹如金星闪耀于苍穹。

《十月》杂志执行主编,文学评论家 季亚娅

他和丝路一样,是汉语联系世界的通道

作为办刊人,我有一个理想,最想留住的是当代文学史上的地标性的作品。文学史的标准是什么,除了好,最注意的是变化和创新,开一个时代风气之先的作品,或者一部作品成为一个新类别,是为地标。刘老师九十年代的散文,近年的《捎话》和《本巴》,就是这样的作品。感谢刘老师把《本巴》交给《十月》首发,遇到这样的作品是刊物的幸运。

刘亮程也是少有的在文明意义上写作的作家。他所处理的命题,人和时间和大地的关系,人和自然怎么相处、人和人怎么相处,人和他者文明怎么相处,人和所有的生命体如何相处,这是一切宗教、哲学和政治学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本巴》和《捎话》中,刘亮程以独有的审美表达方式,为世界构型的总体抽象能力,为全人类的难题提供答案。他的写作是世界性的。他和丝路一样,是汉语联系世界的通道。

而这些离不开新疆这片土地的滋养,刘亮程的世界性也是“新疆性”。一个是自然的滋养,带着这片土地山川河流的气息,这片土地的自然特性所规约出的人的姿态;一个是文明交汇处的多文明滋养,这片土地历史中所内涵的世界视野和“共同体”思维方式。今天主题叫大地生长的文学,刘亮程和他的大地就构成一个文学的大地方法论。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新疆作协副主席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如果说新疆的多民族文学是各美其美的文学,刘亮程的文学就是美美与共的

刘亮程从《一个人的村庄》到《捎话》和《本巴》,一路走来,确实是新疆辽阔大地萃取出来的一个作家,我越来越感觉到他的这个大地,天空是有机的是有生命的,在以往他总是在讲虫子的叫声、树叶的沙沙声,我们切实地感觉到,脚下的土地和头顶的天空这种有机的声音,刘亮程的泥土和蓝天都映照着浓浓的信仰气息、新疆风韵、多源多彩的新疆的味道,在他的认知和文字里又被浓缩了,又被凝炼和提炼了。文学馆的开馆一定会为我们木垒县乡村文化振兴发挥深远的影响。

亮程说自己的目光肯定是这个地方的,地域的辽远和开阔使他的眼球朝后凹进去,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所以他看见的事物肯定会不一样。也许正是这种不一样的目光,带领着我们从寻常熟见的情景中,看到一个丰富的不一样的新疆。

而当我们发现,他的这些看似调侃玩笑的话,转换成文学创作,以小说的方式出现的时候,却也发现文学与时代精神、文学与人文环境、文学与族际交流之间有机的联系。如果说,新疆的多民族文学是各美其美的文学,那么亮程的文字就是美美与共的。比如最近,我刚刚看完他的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本巴》,这种印象就特别的深刻,特别是被这篇小说的神和形具备的新疆气息所感染。

译林出版社副总编辑,刘亮程作品出版负责人 陆志宙

刘亮程的创作,具有深刻的中国性、深刻的世界性和深刻的未来性

译林出版社做中国原创文学的出发点是在世界文学的维度下,做与世界一流文学相匹配的中国文学。而作家刘亮程的创作,在我们的理解中,具有深刻的中国性,深刻的世界性和深刻的未来性,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文学特质。刘亮程承袭了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关注永恒,关注永恒时间中人类最根本的存在和困境,着眼永恒时间中人与自然以及与历史的故事。他最重要的两部长篇《捎话》和《本巴》都是取材于古老的中国故事,并以创新性发展创造出新的经典。他为我们打开一个无隔相通的文学世界:天地之间,古今之间,生死之间,万物众生之间,永恒与日常之间。作家、评论家何立伟曾评论刘亮程,认为他用他的文字构建了属于他个人的,同时也属于这个世界的完整的文学王国,具备世界文坛优秀作品的品质,这正是他的世界性所在。他对永恒时间中人和人的命运的宏大叙述,都是一以贯之地建立在亘古存在着的日常琐事之中,建立在具体的普通人的生老病死之中,建立在大地万物之中,如果以世界范围的经典作家来做参照,刘亮程是一位正在走向经典的成熟作家,同时又是一位能够不断生长、蕴含巨大创造力的作家,他的未来足以让我们每一位、让中国乃至世界文坛期待。

作家、评论家,《收获》杂志APP运营总监、华东师范大学“创意写作概论”授课导师 走走

刘亮程的创作有一种大地深处的生命力

对文学来说,大地是至关重要的,是能改变视野的。大地提供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感觉,最终它们会汇聚起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所以首先,是大地的存在,大自然的神秘之手,改变着、拓展着心灵。大地永远是“更多”的那一方:更宽广、更丰富,更困惑、更惊讶,更喜悦、更悲伤,更黑暗、更美……刘亮程的散文、小说,都有一种大地深处的生命力,大地是什么?是千变万化难以捉摸的,大地上有的是生物,有生物就有充满活力的生长。那么生长又是什么呢?生长首先是植根,是呼吸,是向天空伸展。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呢?首先是它的内部在跃跃欲动,然后它睁开了眼睛,从那一刻起,它就用诗的、散文的、小说的眼光,去看,去听,去投身于这片大地。大地给了它视力,作家给了它独具慧眼的观看,当它长成,它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因这大地而生,为这大地而生,成为这片大地的组成部分。它以它的生命力召唤其他生命,就像鸟儿召唤鸟儿,虫子召唤虫子。

从大地生长起来的文学是珍贵的,它从纯粹的描述长成了对灵魂的描述;在被作家刘亮程言说之前,在语言还没有醒来的时候,这片大地对远方而言,是寂静无声的。大地需要回应。每一次凝视,大地都会给予回望。这回望,扩展、改变着刘亮程,他用自己的创造分享这片大地,代替这片大地邀请我们来感受和了解。

作家,旅游创意策划专家,著有《大盘鸡正传》《发现塔玛牧道》等,《一个人的村庄》文旅项目策划,“刘亮程文学馆”文案主创 方如果

刘亮程与菜籽沟是一种共生互养的关系

菜籽沟“养”了刘亮程十年,刘亮程在菜籽沟“养”出了他的几部重要著作。而菜籽沟是当地的人和万物历经千万年养成的。这是一种共生关系。共生的基础是共享,是“互养”,如同菜籽沟养育了参天大树,参天大树养育了菜籽沟的绿意、阴凉。菜籽沟养育了刘亮程和许多的文学、艺术,这些文学、艺术能不能回养菜籽沟?回答是“能”。十年来,菜籽沟正在换上一件高贵的“文学村庄”的衣裳,文学已经在滋育菜籽沟大地。

在菜籽沟,在木垒,要实现文学有形有效地与乡村共生、共享,有路可走,也有策可施。

一是开发文学引流。靶向施策,把刘亮程作品进入语文课本、高考作文、硕博研究的潜在客源激活、吸引过来。

二是推出文学旅游产品。让慕名而来的人,慢下来、住下来,在享受菜籽沟及木垒的美景、物产的同时,安静、深度的体验文学带来的心灵之旅。

三是打造“文学村庄”品牌,带动地域“出圈”。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江格尔》《格斯尔》研究室 巴音布鲁

《本巴》在传播《江格尔》的同时,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学的书写形式

感谢刘亮程老师创作了《本巴》这部作品,因为这部作品让史诗《江格尔》被更多的受众所认识。《本巴》以《江格尔》为背景,通过搬家家、捉迷藏、做梦梦三场游戏构建了故事王国——“本巴”草原,“本巴”草原在我看来,如同刘亮程的又一个“村庄”,只是这个村庄出现了江格尔、洪古尔、赫兰、哈日王等英雄人物。

“本巴”草原和宝木巴皆是我们人类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刘亮程如同《本巴》中的“齐”,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一只眼睛以童年视角阐述世界,另一只眼睛以清醒的视角凝视现实世界,用自己宏大的视野向我们探讨了一个人类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死亡。《本巴》中对死亡展开了深度思索,躲进母腹或拒绝衰老都无法避免死亡。结尾江格尔带领英雄们走向寒风吹彻的回乡路,直面死亡。除了哲学探讨,《本巴》已超越了其本身的史诗语境,赋予史诗不同的表达方式,创新表达了史诗《江格尔》,这种表达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作为新疆本土作家,近年来刘亮程的作品叙事风格和视野更为宏大,作为“捎话人”成为沟通新疆文化的使者。如巴赫金对话理论所言“对话是人类的存在本质”,积极的对话实现了作者同读者的交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提升了文化自信。《本巴》富有创新性和哲学性的表达,在传播《江格尔》的同时,也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学的书写形式。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刘亮程年谱》撰写人 喻雪玲

他将文学艺术的力量渗透至地方文化

在木垒菜籽沟村见证新疆首个文学馆的落成,我既幸运、又感激并充满收获。

“幸运”的是,能够有幸见证并参与“刘亮程文学馆”的筹建工作。“刘亮程文学馆”自开始策划申请筹建,之后历经资料整理、版面设计、实物收集、开工建设等多个环节,在主要负责资料整理部分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将所学用于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眼看“刘亮程文学馆”的顺利开馆,内心无比欣喜。

“感激”的是,因筹建“刘亮程文学馆”有幸整理了作家刘亮程的资料,感受到一个作家成长的脚步。记得第一次见到作家刘亮程的时候,他已经成名。但在整理一篇又一篇他发表在各大报纸、期刊上的文章之时,才意识到一个作家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受得住时间岁月的考验与筛选。一篇篇的创作文章,不仅是他生命本质力量的体现,亦是一个作家行走于世间的姿态,“刘亮程文学馆”的落地可以对此作出呈现。

最大的“收获”是,在整理文学馆资料过程中写作一本《刘亮程年谱》。刘亮程并非只是一名书斋中的作家,几十年来,他始终行走在新疆大地,将文化艺术的力量渗透至地方文化,以及他的童年生活、与新疆文学发展的联系等,都是值得关注的。而这些,在其创作中并未能够全面展现,《刘亮程年谱》将为大家呈现出一个更多面的作家刘亮程。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作家 徐可

以文学的方式回馈乡村,刘亮程文学馆必将成为新疆的一座重要文化地标

刚才,各位嘉宾的发言,从刘亮程创作历程的梳理、创作风格的阐释、作品文本的细读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刘亮程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我认为,今天的座谈会不仅是一次刘亮程文学创作研讨会,更是一个向著名作家刘亮程致敬之举。第一是向一位文学圣徒致敬。30多年来,刘亮程对文学的初心始终不变,他对文学的挚爱始终不变。他勤奋写作,笔耕不辍,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丰富而精美的作品。第二是对一位文学农夫致敬。刘亮程不是在某一个领域或一个方向原地踏步,不是在重复自己,而是在不断地突破自己,不断尝试新领域、新文体、新风格,不断给读者新的惊喜。第三是向一位热爱自然万物的作家致敬。他对自然万物有着孩童般的爱心,这点对于作家成长成熟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第四是向一位乡村哲学家致敬。他一直在思考而且善于思考,他的作品中闪耀着哲学的光辉。第五是对一位受惠于大地同时又反哺于大地的作家致敬。刘亮程从乡村走出来,又回到乡村。他受惠于大地,又以文学的方式回馈大地、反哺大地,相信刘亮程文学馆必将成为新疆的一座重要文化地标,为菜籽沟村、为木垒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原标题:《他和丝路一样,是汉语联系世界的通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