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果你是一个被焦虑困住的妈妈,请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
以下文章来源于萨提亚育儿 ,作者萨提亚育儿
萨提亚育儿.
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禅舞、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专注亲子教育和婚姻关系问题的探索,关注自我心灵成长。
作者:木青
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一个焦虑的妈妈,对孩子的杀伤力有多大?
台湾著名脑科学家、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洪兰教授说:焦虑性是会传染的。
洪教授有个同事,孩子因为早产,肚子里有空气,常常晚上闹哭。
由此,从小到大,妈妈特别紧张孩子会“肚子疼”。
等孩子长大上了学,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妈妈就会问他:“今天,你的肚子痛了吗?”
事实上,孩子一开始是不痛的,但妈妈的关切与担忧,不由自主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他应该要肚子痛”。
久而久之,孩子的肚子真的开始作祟:考试,肚子痛;体育课,肚子痛;遇到所有孩子不愿意面对的事情,都会肚子痛!
洪兰教授说:父母无端的焦虑会传递给孩子,徒增自己的精神负担,也让孩子变得急躁不安。
操心孩子健康,担心孩子学习,忧虑孩子前途……
生活中,有太多妈妈陷入焦虑的困境里,说不上来为什么,却总感觉莫名恐惧。
如果你也是一位被焦虑困住的妈妈,请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也许它会帮助你解开那想要宣之于口,却总缄之于心的负面情绪。
01
身体才是你最诚实的心境
当焦虑来袭,无法纾解痛苦情绪时,该怎么办?
我一个闺蜜说:去运动吧!
闺蜜是个警嫂,丈夫常年忙工作不着家,她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很辛苦。
孩子步入青春期,各种问题迭出,闺蜜招架不住,终于在一个夜里崩溃。
那段时间,闺蜜为了帮助孩子在小升初取得好成绩,于是四处托人,高价报了补习班。
然而,孩子没上几节课就产生抗拒情绪,有一天下午出门前提出:不想再去补习班了。
闺蜜以为孩子说说而已,一番苦口婆心后孩子总能懂事,谁料一个小时后,培训班老师焦急来电:孩子根本没去上课!
打孩子电话,铃声却响起在家里,闺蜜又气又急又担心。
直到夜幕降临,孩子玩尽兴了才归家。
毫无悬念,亲子矛盾爆发。
一个费尽苦心为孩子,一个百般不理解怨父母,闺蜜最终选择妥协,从此安心做厨娘,不再焦虑地做孩子的学习辅导老师。
后来,闺蜜给自己报了一个瑜伽班,周末线下培训,平时在家里练习。
虽然生活依然忙碌,但不再监督孩子学习后,闺蜜每天都能抽出一个小时锻炼身体。
晚饭后,儿子回房间写作业,妈妈拾完厨房在客厅放着音乐做瑜伽,成为母子俩的静好岁月,
伴随着身体放松,也让闺蜜的思想松弛放空,这让她看淡了很多曾经很在意的东西,比如孩子作业本上的红叉叉,孩子考卷上的分数上下。
令她惊喜的是,儿子的学习状态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放手而糟糕,相反,母子关系却因为妈妈的松弛慢慢变得融洽。
运动,是疗愈焦虑最好的方式。
就像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白说》一书中讲的那句话:
“越是累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跑步。”
那时候,白岩松也因工作长期超负荷,身体健康亮红灯,焦虑也找上了门。
当他把跑步当作释压的方式,不仅病治愈了,心态和精神也更足了。
如果你是一个被焦虑困住的妈妈,建议你放下烦恼,尝试去运动吧。
身体出汗的过程中,那些困扰你的坏情绪会随之消散,令人烦恼的问题也将不药而愈。
身体是最诚实的心境,身体放松了,心境才松弛。
02
执念才是你最强大的敌人
孩子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要焦虑,孩子已经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还焦虑吗?
重刷纪录片《零零后》让我发现:拥有执念的父母,始终陷入焦虑阴影。
纪录片中有一个文静内向又高智商的男孩叫做锡坤,早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就对科学充满了好奇。
在妈妈的悉心培养下,锡坤不负众望,他好学、专注力强,满满的学习状态,成为无数焦虑家长眼中的典范。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他的妈妈却依然焦虑。
锡坤妈妈不担心孩子学习,却操心孩子性情:孩子从小不从众,不喜欢社交,只喜欢独自一人研究科学实验。
妈妈担心,这样的性格未来会让孩子享受不到交往的乐趣,突然在某一天,会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于是,她想尽一切办法,拓展孩子的社交能力。
她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可儿子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她给儿子报了语言培训班,两年下来,依然没有进展;
她又给孩子报英语夏令营,学英语不是目的,社交才是初衷。
可相比其他同龄孩子在夏令营里一见面就打成一片,锡坤的表现却越来越让妈妈焦虑,自始至终,儿子成为孩子群里的异类——寡欢不合群。
为此,妈妈不惜逼孩子在夏令营结营之际当众表演魔术,孩子抗拒到崩溃大哭,妈妈却执拗不改决定。
迫不得已,锡坤当众表演了一个失败的魔术。
妈妈始终以为,自己秉承负责任的态度,逼一逼孩子,孩子就会进步感激。
然而在镜头内外,你却会深深感受到,妈妈每一次出场后的窒息。
每一个焦虑的妈 心里都住着一个执念的魔。
焦虑,就像一个无底洞,即便孩子已经够优秀,父母又会情不自禁地操心。
知乎有一个热门提问:不能容忍孩子不优秀是个什么心态?
有个高赞回答令人深思,@菠菜说:
大概就是“焦虑”和“害怕”的心态吧,这种心态常见于家族中第一次超越父母的人,在为人父母后的心情。
深以为然。
纵观生活,陷于焦虑中的家长往往来自中阶层次,上不能啃老,下不忍啃小,配偶与自己能力相当。
没有依靠的惶恐,只能促孩子奋发向上,对优秀的执念,让妈妈在焦虑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潜意识中:最终,我们还是企图孩子长成自己的依靠。
纵然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完美,那又何必苛求孩子?
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孩子还给孩子,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每个人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03
自我成长才是你最有效的解决途径
焦虑既不会迟到,也不会缺席,它几乎贯穿作为父母的整个过程。
我们常说要做智慧父母,那么,父母该怎么做,才能在育儿过程中,做好自己,成就孩子呢?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著名心理咨询师歆然老师说:关注自己成长,才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途径。
歆然老师结缘心理咨询,源于自己青春期辍学的孩子。
彼时,她的孩子不肯去上学,每天黑白颠倒玩游戏,这让做妈妈的她无比崩溃。
于她而言,这不仅是养育的失败,更是人生的一种失败。
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我该如何拯救他?
带着复杂的心情,歆然走进心理学的世界里寻找答案,在这个陌生的领域,她拿到的第一个难题是:欣赏孩子。
孩子连学都不想上了,我拿什么去欣赏?
歆然老师说,内心的声音告诉她“无从欣赏孩子”,果然,言不由衷的夸奖,换回孩子决绝的回怼:我太差了,我太蠢了!
孩子的行为不断挑战妈妈的底线,甚至将她仅存一点的美好幻念践踏得粉碎。
最终,她不得不赤裸裸面对现实,承认失败。
然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当自己坦诚面对现实后,她学会了真实接纳:抛开世俗观,看见孩子最真实的样子。
欣赏却不期而至,还是那个黑白颠倒玩游戏的孩子,但妈妈看孩子的眼里开始有光,心里开始有感动和心疼:自己的孩子,本来是那么美好的一个生命……
这是一次内心的成长,穿越失败,迎来内心平和。
然老师恍然:原来失败感,只不过是身体里面震动的一种能量。
每一段走过的路,全都是礼物,那仿佛是一个专程为“爱”设计的过程,帮助每一个人懂得去珍惜。
回看来时路,歆然老师说:
父母首先要学会自我成长,才能穿越迷雾看到孩子本来的样子。
不是孩子变好了,父母才去欣赏他,而是要看到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父母去欣赏他,孩子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正如期许的那样,她的孩子自己一步步从房间里面走出来。
他重新回到学校,他成绩名列前茅,他变得懂事温暖,整个人脱胎换骨,仿佛判若两人。
孩子是敏感的接收器,当父母怀揣真诚的欣赏目光,孩子才会焕发美好的生命状态。
04
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都在拼尽一切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然很多父母却忘了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什么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荣格说:
父母对孩子的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
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刻意而为,也不是帮助孩子负重前行;父母过好自己的人生,就是对孩子细雨润无声最好的教育。
当父母活成自己满意的样子,就像标杆,给予孩子指引。
无需言语,只静静站在孩子身后,目送他大步奔赴自己的理想之路。
宠粉福利来啦
每天推送的任意一篇文章精选留言点赞排名(点赞数量需超过30)第一的读者,即可获得折叠晴雨伞(如上图示意)。
领奖规则:
1.中奖人需同时满足关注“湖北e家庭”微信公众号;留言72小时内点赞数超过30;留言点赞数排名第一。
2.集赞统计截至发文到72小时,届时小编将回复您具体领奖方式。
3.每月每人限领一次,数量有限,快来参与哦~
THE END
本文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作者:木青,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请联系授权。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如果你是一个被焦虑困住的妈妈,请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