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兴义地名文化之“街区篇”
“下五屯”与“花阁五屯”
下五屯街道,隶属兴义市,地处兴义市南部。明初因驻军军屯较多,因此有上五屯、下五屯之称。清代,属兴义县南里15屯寨之一。民国时期,称永康乡。1992年,改为下五屯镇。2003年12月,改为下五屯街道。
下五屯源于明初景双鼎开发下五屯片区,最初有10个屯。黄草坝地势较高,称坝上,靠近坝上的五个屯所在区域,称上五屯。稍远的称下五屯,明朝中后期,军屯色彩逐渐淡化。清代这一带的屯不断融合,称南里,也称“花阁五屯”。
国保单位下五屯刘氏庄园
嘉庆三年(1798),清廷诏准置兴义县于黄草坝,改隶兴义府,并划拨兴义府属之花阁五屯和普安州属之黄坪、布雄、捧乍3营与左右2所,以及册亨州同的者安亭隶属兴义县管辖。《兴义府志》卷二记载,嘉庆三年,“裁普安州分驻黄草坝之州判,以所辖之黄坪、布雄、捧乍三营并左右二里地,置兴义县。又以册亨州同所辖之巴结、者安二亭,府属之花阁五屯益之,而分驻巡检一员于捧乍营。”
下五屯田坝广阔,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兴义置县后称为“南里”,并在此设置交易市场,以子午为场期,并统一称之为“花阁五屯”。
下五屯人杰地灵,是军功封袭的屯地。下五屯境内以黄姓、景姓、刘姓和王姓等人口较多,其先人皆属于以军功封袭来到下五屯。据不完全统计,从下五屯走出的历史风云人物,有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刘显世、贵州游击军总司令刘显潜、黔军总司令王文华、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等,更有辛亥革命先烈如保衡、李儒清等人物,留学国外的19人,革命烈士6人,一等功臣2人,全国先进3人,省部级劳模1人。这些人中,有3人被授予上将军衔。因此,当地有“一寸土一寸金,一坝走出三将军”的民谚。如今,兴义市下五屯街道毗邻万峰林景区,境内山水迷人,风光旖旎,人文景观资源富集,有刘氏庄园、王伯群故居、王电轮(王文华)将军故里等历史文化景观。
“黄草坝”与金钗石斛
黄草坝是兴义市的旧称,现为兴义市黄草街道,因盛产黄草(金钗石斛)而得名。《大清一统志·兴义府》记载:附唐废县“即今兴义县治……地名黄草坝”。雍正五年(1727),设普安州判于黄草坝。乾隆十一年(1746)建石城,形成集镇。嘉庆三年(1798)裁州判,改设兴义县。
黄草坝之名,在明代即有。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历黄草坝,对黄草坝有详尽描述。其在崇祯十一年(1638)八月二十四日的《游记》中写道:
“二十六日经沙涧,五十里至黄草坝。始见东小山南悬坞中,其上室庐累累,是为黄草坝。乃东行田塍间一里,遂经坞而东,有水自北坞来,石坡横截之;坡东隙则叠石齐坡,水冒其上,南泻而下……自沙涧至此,诸水俱清澈可爱,非复潢污浑浊之比。岂滇、黔分界,而水即殊状耶?此处有石濑,而复甃堰以补其缺。东上即为黄草坝营聚。”
金钗石斛,兴义人称为黄草
沙涧,即今“洒金”。“有水自北坞来”,即今穿城而过的弯塘河,旧称花水河。
黄草坝地势平坦,水源充沛,人口集中,“可建一县”,徐霞客极富远见地预见到,黄草坝适合设县。其在二十八日黄草坝的“游记”中写道,黄草坝“其地田滕中辟,道路四达,人民颇集,可建一县。而土司恐夺其权,州官恐分其利,莫为举者。”160年后的嘉庆三年(1798)三月初七,云贵总督鄂辉奏请清廷批准,裁撤普安州判,在黄草坝建立了兴义县。
至于黄草坝因黄草(金钗石斛)而得名,《兴义府志》记载十分明确:“石斛,产兴义县。石斛茎黄,如金钗,故又名金钗石斛。邑人呼为黄草。邑治旧名黄草坝,以此得名也。”兴义是黄草(金钗石斛)之乡,黄草坝得名“黄草”,似乎早已被人们忘记。如今,黄草资源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若不及时采取原产地保护措施,黄草坝的美称,将会名实不符,珍贵的金钗石斛药材也将失去。
大红袍与桔山街道
桔山街道,隶属兴义市,地处兴义市东北部。明清时期,属黄坪营土司辖区。1938年,设安贞联保。1941年,改为安贞镇,后改为安贞乡。1958年,因桔山一带盛产大红袍(柑桔),出口东南亚,加之“安贞”作为地名,封建色彩较浓,遂改称桔山公社。1992年,改桔山镇。2003年11月,桔山镇改为桔山街道。
桔山一带产黄柑,即兴义大红袍,又称“陈大红袍”。兴义大红袍属红桔类柑桔,是贵州名果之一。兴义大红袍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为贵州省传统外销水果,曾经出口港澳和东南亚等地。
兴义在明代就有大红袍种植。兴义大红袍乃明季邑人陈某,从四川携来桔种,植于安贞堡(原址在桔园中学校园内)附近,后遍及大小龙井、花月、永安各地。《民国兴义县志》第十二章记载:“明季邑人,陈某。忘其名,只身入川,不远千里由四川携来橘种,初播植于安贞堡附近,后遍及大小龙井、花月、永安各地。原名红橘,每届冬季,结实累累,外果皮变赤色,如珊瑚玛瑙,俗呼曰‘大红袍’,味甘和。行销遐迩,惠利农家,洵园艺中特品,又呼曰‘陈大红袍’”。
清代继续种植,其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兴义府志》卷四十三《物产志·土产·果属》记载:“桔产兴义县,大如茶杯,皮薄而味香甘,媲美于蜀、粤、闽桔。贞丰所产次之”。
兴义赵氏家族的赵学超(1877-1954),人称“赵幺公”,在锅底塘种植桔树百余亩,是规模发展兴义大红袍的第一人。晚清至民国时期,兴义“赵幺公家大红袍”闻名于黔、滇、桂等省区。
民国兴义县长李大光,有《兴义冬巡杂咏十六首》(见《民国兴义县志》),其一云:
又到橙黄橘绿时,三年几度此驱驰。
西来我是岭南客,却羡红袍胜荔枝。
其诗注注云:“红袍,安贞乡一带产橘,色红,俗呼大红袍。”
李大光乃广东始兴县人,因此常自称岭南客,曾任民国第四军上校课长,民国《贵州日报》社长,清镇、贵阳、兴义县长,湖南省政府主任秘书等职。
贵州省诗词学会会员吴述宪,有七古《赞兴义大红袍》曰:
兴义桔园在远郊,年年盛产大红袍。
皮宽色正型圆硕,汁蜜香清品味高。
质胜川湘和浙闽,远输港澳飨同胞。
种栽不广嫌量少,国内商墟不见销。
今天,兴义大红袍已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其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兴义市所辖南盘江镇、则戎乡、马岭镇、清水河镇、乌沙镇、雄武乡、三江口镇、洛万乡、仓更镇、沧江乡、泥凼镇、顶效镇、鲁屯镇、郑屯镇、万屯镇共计15个乡(镇)212个行政村(居、社区)。
“沙井街”与冒沙井
清末民初,兴义县城东城外有顺城街、杨柳街、场坝、老鹳坟、牛行巷、稻子巷、铁匠街、豆芽街、牛场坡、水口庙等,没有沙井街。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开始后,县政府为便于居民在空袭时疏散,次年将老城田坝街至花水河的城墙折改为环城路(今市府路)。民国三十年(1941),拆除新城部分城墙、路卡,新修沙井街、豆芽街,使其贯通整个老城。民国三十八年(1949),兴义县城面积为0.9平方公里,街道有县府、田坝、豆芽、杨柳、场坝、湖南、沙井、老城、云南、铁匠、和平、宣化、兴源13条街及稻子巷、邓家巷、花家巷。
兴义城郊的古井
沙井街得名冒沙井。冒沙井,在兴义城内之冒沙井(今兴义市冒沙井1巷),有“兴义第一泉”之称。据《民国兴义县志》记载,冒沙井“在土城(即黄草坝土城)东半里许石窟中,源泉混混,不分涸溢,异常清冽,石底积沙无数,不啻一天然滤池,供居民饮用,可称黎峨第一泉。”清末民初的兴义城区,人口不足万人。居民饮用水源,均来自城区水井,那时水井遍布城内,有沙井路的冒沙井,向阳路的四方井,弯塘河的姑娘井,市府路的双胞井,城南的梅家井等十余口。其中,以冒沙井水质最好,水量最大。
冒沙井曾为兴义八景之一,即“灵源三尺”。清光绪廪生兴义人刘以诚撰《黎峨风景》,有“灵源三尺”诗一首(见《民国兴义县志》),诗云:
岂独山秀水多灵,别有甘泉自可铭。
浪级千寻翻地白,潮来三尺涌天青。
涨消迹向潭头认,清浊歌从岸外停。
若遇夜阑人静候,波澄几点映疏星。
新中国成立后,兴义城区人口迅速增加,为了解决饮水问题,1966年,兴义地区和兴义县政府,拨款18万元,筹建自来水厂。最终选择水质好、水量大的冒沙井为水源,在将台营山顶修建了兴义城内第一个水塔,容量为250立方米,1967年5月1日正式通水,这也是兴义城区居民第一次用上自来水。改革开放后,随着兴义城区的不断扩建,人口不断增加,冒沙井也不复存在,“灵源三尺”也消失在兴义人的记忆之中,青年一代更不知沙井街为何叫沙井街了。(文/毛建军 图/胡云江)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审:韦夏夏 李颖
本期二审:魏浩然 彭原清
编务终审:邓伯祥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中国黔西南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www.qxnrb.com
官网:www.zgqxn.com
声明
凡“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内容,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gqxnw)”。
原标题:《【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兴义地名文化之“街区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