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肺癌的“布拉格治疗”,到底有多神奇呢?

2023-06-23 08: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胡洋 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

一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让人们知道了昆德拉,并知道了他的祖国捷克。一曲蔡依林的《布拉格广场》让我们领略了布拉格的美景。

你可能不知道,肺癌治疗领域居然也有“布拉格治疗”,不过这个不是现实中的布拉格。

今天要谈的布拉格治疗实质上也是一种免疫疗法。不过这个方法是同时使用PD-1抑制剂、放射治疗(Radiotherapy)和(and)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达到抗肿瘤治疗的目的,这三种药物的首字母即该疗法的命名由来“PRaG”。

布拉格治疗是苏大二附院张力元教授推出并践行的一种针对既往接受过≥3线治疗的晚期转移性实体瘤且目前没有标准后续治疗的方案患者。

我们都知道PD-1抗体、PD-L1抗体的免疫治疗无疑是临床应用抗肿瘤治疗的热点,可单用或联合化疗等使用,但据报道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肿瘤的患者中,有效率仅有15%-20%。还有绝大多数人对于免疫治疗无效,如何提高这类人的免疫治疗的疗效,是现在未能攻克的难题。

放射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且在晚期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荷兰国家癌症中心的WillemijnTheelen教授主持了一项临床试验SBRT(立体定向放疗)与PD-1抗体联合治疗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提示SBRT的加入,治疗的客观有效率从18%翻倍到了36%,疾病控制率从40%上涨到了64%,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从1.9个月延长到了6.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从7.6个月提高到了15.9个月;而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却没有明显提高。

而布拉格在此基础上联合了GM-CSF,升级为布拉格2.0版。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应用可以促进M1巨噬细胞极化和DC细胞的分化、活化,增强抗原呈递,也可扩展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促进机体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杀伤。

综上,其原理就如张力元教授所说布拉格治疗中,放疗使肿瘤抗原暴露即“肿瘤疫苗效应”,GM-CSF的应用加强体内抗原递呈细胞的增殖及功能增强即“助燃剂”功效,而PD-1抑制剂,则增强T淋巴细胞的免疫杀伤力,进而形成有效的肿瘤免疫应答。也就是说达到1+1+1>3的效果。

随着张力元教授“布拉格治疗”的有效性报道,也推进了一系列研究从2019年开启,1.0到3.0实现了有效率上的提高。

到了4.0研究,开始解决临床上最有治疗难度的腹膜转移性实体瘤。

5.0则实现了精准调控,结合病人的个体差异,通过检测来精准地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达到个体化治疗。

6.0研究是基于CSCO基金会的重点课题,计划把节拍化疗和“布拉格治疗”结合在一起,针对一些难治性肺癌进行攻关,希望能挽救更多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命。

布拉格治疗正是这种局部刺激联合免疫及细胞因子的治疗方式达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实现自身免疫力杀伤控制肿瘤的功效。而诸多报道也肯定了其在晚期难治性肿瘤中地位。希望多方努力让肿瘤成为人瘤共存的慢性病。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胡洋

上海市肺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简介:中国康复学会呼吸病分会科普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抗疫科普战之队专家组成员,头条防疫专家团专家,字节跳动专家顾问团成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