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独家记忆!在绍兴,我们这么过端午

2023-06-22 11: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西晋《风土记》中的记载,可能是“端午”一词最早的出处。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存在了2000多年,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有人说,端午是为了纪念楚国名士屈原,他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百姓纷纷到江边凭吊。

绍兴的端午节,则有着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意义。

绍兴人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忠臣伍子胥。每年端午,绍兴人逆涛竞渡,追忆冤魂,以此纪念舍生忘死直言纳谏的伍子胥。

此外,绍兴人还会在这一天纪念五月五日投江的东汉孝女曹娥,绍兴上虞的曹娥江因其而得名。因此,端午这一天也被叫做“曹娥日”,即绍兴人的“孝女节”。

绍兴民俗专家张观达认为,通过端午典故的影响,绍兴人很好地将伍子胥的“忠”、曹娥的“孝”继承了下来。

艾叶菖蒲烧酒香,赛龙夺锦说端阳

其实,绍兴的端午节除了纪念意义

还有许多特殊的人文内涵

一起来看

↓↓↓

【女儿节】

绍兴端午节,在乡间也叫“女儿节”。

因为在这一天,外嫁的女儿女婿必举家归来,看望老爸老妈,同时携上一大堆礼物。其中桃子、粽子等是必备的。因为娘家人会把这些果实分给左邻右舍,向人炫说女儿女婿有多孝顺云云。端午节对于绍兴的“翠姐姐”们来说,是必催夫君归娘家的日子。

绍兴农村里还有毛脚女婿“望端午”习俗。这天要挑着“鹅”,黄瓜、黄鱼之类与端午有关的礼物,去看望未来丈母娘及未过门的“娘子”,“鹅”者我也,意即我来哉!

对于绍兴人来说,这是一个亲情的好日子。

【卫生节】

绍兴人的端午节,还是个“卫生节”。

农历五月初五,刚跨入夏季,蚊蝇大量繁衍,一些毒虫如毒蛇、蝎子、蜈蚣等开始横行。为此,绍兴人家家户户在这一天进行“房屋大扫除”。清扫完后,点燃早早晒干的艾叶和菖蒲的“蚊烟堆”,这些东西都有驱逐蚊蝇、毒虫的功效,用这些干草的烟熏屋子的角角落落。

完毕后,再在自家大门上插上新鲜的艾叶和菖蒲,艾叶如旗、菖蒲形剑,故又称“艾旗”“蒲剑”,摇旗呐喊,当然是剑杀各路“蚊蝇蟑虫”,以求驱邪祛病之意。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直到今天,但这一天上街买菜的主妇们,仍会买一束“艾旗”“蒲剑”,插在门旁。

【美食节】

如同中秋的月饼、春节的年糕一样,粽子是端午节具有文化意义的一种食品,当然是节日必吃的。此外,绍兴人在端午还要吃五黄,有诗云:“端午须当吃五黄,枇杷石首得新尝。黄瓜好配黄梅子,更有雄黄烧酒香。”

五黄即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在绍兴风俗里,端午节“五黄”黄黄不能少。

绍兴人还会在端午节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书写“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三则表达对孩子的祝福。

根据各地习俗不同,绍兴的端午美食,还有巧果、印糕、绿豆糕、汤包等等,都可以让人大快朵颐。

【娱乐节】

越谚有云:不看《白蛇传》,算不上过端午。

“老底子”的绍兴端午节,各剧场戏院、各剧种都会上演《白蛇神· 盗仙草》这一剧目。那是因为《白蛇传》里讲的就是端午节时,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原形吓昏许仙,然后去“盗仙草”的凄美爱情故事。

【龙舟节】

端午赛龙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代代相传,深受百姓喜爱。而在水城绍兴,赛龙舟更是一项标志性运动。每年端午,绍兴各个村社都会组织赛龙舟比赛,河面上百舸争流、锣鼓喧天,岸上人群涌动、欢呼呐喊,热闹非凡。

赛龙舟活动也体现了绍兴人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和一往无前的精神面貌和勇气。尤其在绍兴全民迎亚运的背景下,各地的赛龙舟活动举办得更是如火如荼,这项传统竞技活动,也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意义。

传统的节日,总有一套看似繁琐的仪式,正是通过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人们得以寄托情感,享受乐趣,体悟人生的美好。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正是对于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最好传承。

每个人都有关于节日的专属记忆

那么,绍兴的端午节

你家是怎么过的?

又有哪些特别的习俗?

欢迎留言和小编分享

祝大家端午安康

原标题:《独家记忆!在绍兴,我们这么过端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