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 端午

2023-06-22 18: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文\潘鲁生

农历六月六日是较为特殊的日子。数字六在中国有吉祥顺利的寓意,两六重叠的日子便更增添了几分美好。宋代假托此日天书降,称为“天贶节”。很多地区都有庆祝六月六的习俗,不过节日名字和庆祝方式各有不同。北方一些乡村认为,这天是祭祀山神和给麦王做生日的日子,海边的人则说这一天是海蜇的生日,这天如果下雨,下一个雨星就代表海里生出一个海蜇。南方民间将这一天称作“晒衣节”,这一天人们要把衣服、书籍拿出来晾晒,以赶走梅雨季节的潮气。有的地方称这日为“晒龙袍”,据说这天晒过的衣服不会生虫,“六月六,晒红绿,不怕虫咬不怕蛀”。这天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把四季的衣服都拿出来,挂在绳子上,搭在树枝上,让烈日曝晒。从科学的角度讲,在太阳最毒热的时候晾晒衣物的确可以消杀细菌——民俗习惯也蕴含一定的科学道理。

夏日里最隆重的民俗节日要数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这是大江南北、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共有的节日。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最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万分哀痛,到汨罗江寻找屈原的尸体,为了不让鱼虾蟹食用屈原的身体,人们就将饭团、鸡蛋等食物抛入江中,由此就衍生出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传说是为纪念伍子胥。春秋时期伍子胥忠心耿耿辅助吴王,使吴国国力达到鼎盛。吴王夫差继位后伍子胥主张灭掉越国,而吴王夫差听信谗言,不但力保越国,还将伍子胥赐死,在五月初五这日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入皮革中投入大江。吴国百姓为怀念伍子胥,便在这天纪念伍子胥。山东东部乡村的百姓则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秃尾巴老李的。墨县的人们传说,有一户李姓人家,夫妻二人多年无子,后来妻子怀孕,分娩时却产下一条黑色的小龙。这条小龙飞往门外,家人十分恐慌,父亲拿起一把菜刀就向门外丢去,恰好砍掉了小龙的尾巴,这条小龙便被称作秃尾巴老李。后来老李去了黑龙江,每年五月初五回家看望父母,于是便有了端午节。夏季,若是这天电闪雷鸣、下起冰雹,人们便说:“是老李回来了。”直到现在当地还有下冰雹往屋外扔菜刀的习俗,据说这样冰雹就能被“吓”走,免得庄稼被祸害。

不管纪念的是谁,端午节的节俗核心都是驱邪避邪。这一天全国各地基本上都要插艾草、插桃枝或挂纸葫芦。有的地方用一束艾草抽打屋内旮旯,边打边说:“今日端午节,蝎子你听着,只许墙上爬,不许把人蜇。”有的在大门上贴一对剪纸黄牛,在牛身上写道:“我是天上老黄牛,来到人间不吃草,专吃五鬼和忧愁。”这个季节若阴雨连绵对麦收不利,陕北地区乡村流行在这一天让未出阁的闺女剪一个“扫晴娘”插于房檐之下,据说这样就可以保天气晴朗。小孩尚未成熟,容易受到毒邪攻击,因此小孩变成了重点保护的对象。端午节这一天要给儿童的手脖、脚脖或手指上缠五色线,各地叫法不一,有的叫长命缕,有的叫拴命线、五索,也有的地方缠七色线。从缠上之日起,到节后第一次下雨解下来扔到雨水里,据说扔下的长命缕会变成小蛇,这样就不会再有毒蛇蚊虫来叮咬小孩了。河北沧州一带的妇女、孩子有戴香布袋的习惯。花布缝制的香布袋中装有许多中草药,戴在身上既玲珑可爱、香味扑鼻,还可以驱瘟避邪。陕西、山西给小孩子戴荷包,男孩戴的荷包形状像锄头,意在引导孩子学锄地;女孩戴的荷包里插有花针,意在引导女孩子学针线。端午节这天还要给娇弱的孩子穿五毒肚兜,肚兜上绣有蝎、蜈蚣、蛇、蟾蜍、壁虎五种毒物,另有葫芦或剪刀,意为以葫芦收纳五毒、以剪刀祛除五毒,以保孩子平安健康。江南水乡还用五彩丝线绣成虎衫、虎兜、虎鞋给小孩穿戴。一般早在端午节前一两个月,长辈就忙着做这类针线活儿了,她们一丝不苟,庄重虔诚。据说五色代表天地四方和中央,这五种色彩汇聚在一起具有特殊的神秘力量。

植物插于门楣用以避驱鬼邪的灵物还有端午节广泛应用的艾草和菖蒲。《荆楚岁时记》中说:“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计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采艾蒿和菖蒲插于门上是为了禳毒气,避病邪,届时,“艾人蒲剑,家家在门”。除了门插艾叶、菖蒲之外,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门饰附于门楣之上,如山西代县在端午这天还要挂用五色丝和粗麻束制成的“扫灾刷”。据当地人讲,五色避邪,而用五色丝绳束扎成的小刷则用于清扫门户之邪气。家中若有病者,也可通过在门上张贴符箓或挂其他灵物来消灾除疫。符箓咒语来源于民众对语言文字魔力的崇仰,符箓中的符号大都重重叠叠、似是而非、笔画怪异、难以破译;越是这样,老百姓越是觉得法力非凡。符箓在民间最广泛的用处是治病,当然,诸如调节夫妻不和、求宦求学之凡事也可通过符箓的神力实现,难怪民间门饰画符的习俗一直未断。各种内容的符箓在使用时也多和一些具体灵物相结合,以期达到“立竿见影”的目的。

可以说,中国的节日是与美食共存的,尤其在传统乡村社会中,某些美食只能在特定的日子里食用,这为食物增添了浓厚的仪式感和殷切的期待感。粽子是夏日节日里令人期待的美食。粽子用粽叶包裹糯米而成,用粽叶裹成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还有小脚粽、枕头粽,包裹紧凑,捆扎结实,米香、馅香混合融入口中,口感绵软丰富。为食物包装不仅历史久远,更是有心有智之人的巧为。粽子馅有红枣、豆沙、咸肉、火腿、鲜肉等,南方喜食咸肉粽,北方则爱吃甜粽。临近端午,大街上“江米粽子”的吆喝声清晨响得清脆,卖粽子的用竹扦插几块粽子放在车上,以实物作招幌,阵阵粽叶香气扑鼻而来。北方有童谣唱道:“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南方有谜语把粽子形容得十分贴切,绘声绘色,又幽默诙谐,富有情趣:“我在深山坳里坳,相公请我来看潮;我问娘子讨把米,娘子反手缚我腰”,“珍珠白姑娘,许配竹叶郎。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

贵州吃粽子唱着童谣还不忘屈原:“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鲜花送金龙。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请你不要伤害屈原公公。”

龙舟竞渡是南方水乡端午节盛行的传统竞技活动。每逢这一天,人们倾家出动,争相观看。竞渡之前,要先举行“拜龙船”仪式,福建云霄县的上窖、荷步等地还要进行“献江”仪式。“献江”时,舵手边挥舞红旗,边高声领唱《龙船歌》:“锣鼓一阵闹纷纷,众人齐来祭屈原。楚王无道听奸奏,陷害屈原大忠臣……屈原忠心为百姓,百姓人人忆着伊。年年思念年年祭,来到江边献纸钱。船头船尾掷落粽,掷落江中水茫茫。酒莫初巡起身来,奠落江中祭屈原。再奠三巡祭忠良,愿待屈原有灵圣。忠良虽死名声香,庇佑龙船飞过江。”歌罢,各船下水,随着一声炮响比赛开始,条条龙船如箭齐发,桨叶飞舞、白浪阵阵,两岸观众欢呼雀跃、呐喊助威,处处都是锣鼓喧天、鞭炮鸣、旌旗招展、欢歌笑语的热闹场面。

推荐阅读

x

最美人间四月天,看《四时工巧》

该书作者从事民艺研究三十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汉族乡村和少数民族村寨的一草一木、一坛一罐都有详细的追踪和民俗学考察。全书按四季分类,将乡土中国常见或不常见的农具、布料、瓶罐、窗户等加以描摹和记录,结合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绘制了一幅包含着民俗、民风、民情的民间文化画卷,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民间社会的多姿多彩,以及乡土中国的文化形态、艺术形态和生活形态,为弘扬传统文化、记住中国人共同的乡愁保存了一份充满了美感的田野调查实录。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传统的积淀,理论的建造,文化的创新,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成就了潘鲁生浑然一体的民艺世界。而在他的民艺世界里,这些民间珍品是他与大地文化真挚的定情之信物。”

稿件初审:周 贝

稿件复审:王 薇

稿件终审:王秋玲

原标题:《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 端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