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年就业研究①︱就业观念20年变迁:大学生择业看重什么?
在技术变革、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正面临剧烈变革,劳动技能与劳动需求的匹配性转换速度较快,一些职业技能和工作需求出现亦快,消失亦快。
202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158万人。在全球经济疲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复苏的不确定背景下,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近年来,高校学生出现“考研热”“考证热”“考编热”“慢就业”等教育和就业热点现象。
以本科举例,对他们而言,“考研/保研”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第一选择。据统计,2021年纳入统计的127所“双一流”高校平均深造率为43.5%,其中41所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了50%。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大约为474万人(2019年本科生招生数为431万人,2023届本科毕业生估计不超过450万人)。约八成的本科生在为读研做准备,考研被戏称为“二次高考”,而大量落榜的本科生显然没有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很难有高水平的就业能力。
透过上述教育和就业热点现象,反映出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观念是就业领域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观念会影响学习行为、学习内容、学习习惯,进而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以及就业能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改变,值得关注和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学院岳昌君教授及其团队基于2003—2021年间的10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 对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并分学历层次、院校类型、学科门类、性别维度进行了差异性比较。研究论文《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特点、变化与差异研究》发表于《中国青年研究》2023年第五期。
课题组通过统计发现:第一,毕业生就业观念最突出的特点是偏好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而社会价值一直未得到重视。第二,2003—2021年,毕业生就业观念呈现明显的变化,对经济价值的重视程度超过个人价值。第三,就业观念存在异质性。相对而言,博士生更看重个人价值,硕士生更看重经济价值,本科生较看重个人价值,专科生更看重工作性质;“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更看重经济价值,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毕业生更看重个人价值;人文学科毕业生更看重个人价值,社会学科毕业生更看重单位性质,理工学科毕业生更看重经济价值,其他学科毕业生更看重社会价值;男性毕业生更看重工作性质和个人价值。
澎湃研究所摘编了论文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趋势呈现】
就业观念的总特点:追求长期经济回报
总体而言,毕业生就业观念最突出的特点是偏好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而社会价值一直未得到重视,表现出鲜明的“向前看”和“向钱看”特点。
这些年,高校毕业生愈发看重经济因素,2003—2021年,毕业生就业观念呈现明显的变化,对经济价值的重视程度超过个人价值。特别是自2011年开始,高收入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吸引力之一。相反的是,个人才干和兴趣爱好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逐渐降低,说明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对个人价值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让位于经济价值。
除此之外,高校毕业生还特别看重外在的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单位的声誉。
毕业生不太看重户口问题、社会资本、政治资本等,对工作单位的规模、工作单位所在的城市级别也不太在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对口反映的是大学生学用结合程度、职业匹配效率和就业质量,遗憾的是高校毕业生对此并不看重。
同时就业观念存在异质性。相对而言,博士生更看重个人价值,硕士生更看重经济价值,本科生较看重个人价值,专科生更看重工作性质;“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更看重经济价值,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毕业生更看重个人价值;人文学科毕业生更看重个人价值,社会学科毕业生更看重单位性质,理工学科毕业生更看重经济价值,其他学科毕业生更看重社会价值。
就业观念:按不同学历层次比较
博士生更看重个人价值,看重就业发展的前景、职业能否施展个人的才干及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偏好大城市就业、偏好专业对口的职业,更看重其职业的声誉。相较于其他学历毕业生,博士生群体更偏重学术追求,就业单位相对以教育和科研为主。
硕士生是所有学历毕业生中最看重经济价值和福利待遇的,该人员群体更在乎较高经济收入而不是社会价值;硕士生也对工作单位有更好的追求,更重视工作单位的规模和声誉。
本科生的就业观念没有某一突出的特点,但就业观念同时兼具个人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他们同时看重职位的发展前景、工资福利待遇和对社会持续发展的活力,其就业观念的整体性较为均衡。
专科生相对而言更看重工作性质,喜好稳定、自由、舒适的工作,偏爱劳动强度较低的工作;其就业去向更偏向中小企业和灵活就业,而相对不在乎单位性质、规模或声誉。
就业观念:按不同院校类型比较
各院校类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一致看重的是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对于社会价值,则都略有忽略。
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高度一致,均把福利待遇排在第一位,表现出对经济价值的偏好;其次看重发展前景,体现出其对未来发展的高度规划性。相对而言,这部分毕业生更看重单位性质和社会价值因素。一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还更钟爱前往大城市,进入较大规模和较高声誉的工作单位。
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时,对工作自由、舒适程度、劳动强度和稳定性等工作性质追求更高。他们还对职业带给其的社会资本(如获得的权力和社会资源)有较强的追求。
就业观念:按不同学科比较
人文学科毕业生思想活跃,看重工作自由,在就业时往往偏好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强度与舒适性、较低劳动强度等,体现出对个人价值、经济价值和工作性质的偏好。社会学科毕业生在个人发展与追求之外,更看重工作性质,追求大城市就业、进入大规模和高声誉就业单位,职业的稳定性追求更高。
理工学科毕业生对于当下的福利待遇更为看重。同时由于行业特征,他们往往更加追求施展个人才干。与其他学科类似,理工学科毕业生也同样重视工作性质和工作单位等特征。他们也希望进入规模更大、声誉更好、经济收入更高的工作单位。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之所以越来越偏好经济价值,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回报率的学历差异大。我国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分别是专科毕业生的1.49倍、2.59倍和3.79倍;美国全国大学与雇主协会(NACE)的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分别是专科毕业生的1.22倍、1.49倍和1.73倍,美国高校毕业生平均收入的学历差异比我国小很多。因此,我国高校出现的“考研热”和“专升本热”是学生理性的选择,是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收入报酬结构变化的回应。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考编热”“考公热”“慢就业”等热点现象,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不仅不同学历层次的收入差异显著,而且同一学历内部的收入差异也很大。我国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月起薪的变异系数(标准差除以平均值)分别为0.48、 0.50、0.54和0.46。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就业”相比“就学”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政策建议】
建议加强高校学生价值观引导,树立平衡的就业价值,重视社会价值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始终不够重视社会价值。提高社会价值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他们等社交和情感技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最偏好经济价值,虽然与劳动力市场的收入差异大有关系,因人力资本有很高的经济回报率,但是作为毕业生个体而言,人与企业不同,人生应该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而不是收入最大化。
建议高校更系统地开展就业课程并介绍一系列就业政策
高校要明确职业就业规划教育不只针对毕业年级,而应贯穿于其在学的每一年,因此应系统地布局职业规划课程。在授课内容上,要增加就业观念和就业技能内容的具体课时数量,而不是进行虚无的说教,力争使得高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性。同时,要全方位介绍国家、不同地区和学校的一系列就业政策,使学生明确其就业参与过程中可以获得的一系列保障。
建议高校要更加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透过教育和就业热点现象看本质,无论是专科生、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表现出个人理性但集体非理性的现象。对于高校毕业生个人而言,更高的学历、更多的证书、体制内就业确实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质量、更稳定的工作性质。但是,对于高校而言,如果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积累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养、培养就业胜任力,那么高等教育就会失去正确的办学方向,高校就会沦落为文凭信号的发送基站。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固然有市场需求的原因,但更要重视高等教育供给端的教育问题,要不断提高全体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的核心技能。
建议高校毕业生积极面对社会环境,主动融入就业市场
我国高校学生应该积极面对就业市场难以预测的不断变化,按照就业市场的动态需求培养个人适应性更强、更容易迁移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并能够拥有持续不断旺盛的学习力、好奇心和热情,以应对未来就业市场中新技术、新职业、新业态的各种挑战。
(本文基于2023年5月发布于北大核心期刊《中国青年研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特点、变化与差异研究》一文进行改写与转化。原文作者岳昌君系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学院教授。改写作者郭天襄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