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上评|回到新闻实践,让讨论转化为行动
有争议,并不是坏事。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着“要不要报考新闻学”“新闻学有没有前景”“新闻学有没有用”等相关话题,舆论场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其激烈程度也堪称一次大争论。前段时间,也有人发出感叹:新闻学不存在了。
事实上,在技术变革和舆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对新闻教学及新闻从业的喟叹和唱衰,一直没有停。这种并不积极的声调,或许有着发言者的个人立场和偏见,但是对于新闻教学及从业来说,又不失为一面镜子。我们永远不能无视眼前的现实、屏蔽周围的声音来探讨一个问题。
在这个被Wi-Fi笼罩的时代,在社交媒体深入大众生活和社会肌理、一次次完成网络和现实交互的时代,新闻学不是不存在了,而是像电磁波一样无处不在。很多时候,它并没那么显现,却在暗暗发挥功能。
当一则爆料流传,如何判断真假,如何进一步交叉验证,这需要真正的新闻学;当一个争议人物走红,他的哪些言行是可以曝光和评判的,哪些信息是需要隐匿和保护的,这需要真正的新闻学;当一起丑闻曝光、一次事故发生,该如何抽丝剥茧、探寻根因,搞清是谁的责任、需要吸取哪些教训,这需要真正的新闻学。
对新闻学和新闻业来说,我们不仅要适应新生的数字环境、智能环境,还要应对来自道德、伦理、权力和权利的边界等诸多挑战。
新闻学不是没用了。越是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难道不是越需要拥有新闻素养的专业媒体人吗?越是在争吵、对立、网暴泛滥的当下,难道不是越需要客观、理性、能够发出建设性声音的严肃媒体吗?新闻学,正是舆论场的主打工具。
信息场和舆论场越是纷繁复杂,真正有本事的新闻学子,越有用武之地;饱含信息量和价值观的新闻作品,越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当“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成为一种技术前提和渠道前提,如何成为专业、合格、于社会有益的自媒体,自媒体在信息场和舆论场应该恪守怎样的边界、发挥怎样的作用,不正是新技术、新场景、新平台下,新闻学应该传递给学子的学识吗?自媒体的乱象越多,越折射出新闻学的重要性。
所以,哪怕从自媒体的角度来说,当下也迫切需要真正的新闻学。
而站在大众、受众的角度讲,“一切实践的最终意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学新闻,从来不只是一个谋生手艺。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教会一个人“如何活”。新闻学是人学,真正的新闻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就是在探寻“如何做人”。
塔奇曼的《做新闻》一书中,第一句便是,“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达芬奇有一句人尽皆知的名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新闻就是一个社会的眼睛、窗口。一个人,先有世界观,才会有价值观,最终指导其人生之路。
也许,很多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没有进入机构媒体,甚至没有从事和传媒有关的工作,但是只要他们在专业的课堂上学到了新闻学的真谛,一定会获得某种信念和价值观,这种新闻启蒙,很可能影响他们一生。如果这个世界,和你在课程里学到的那个应然的世界不一样,那么这正是需要你运用新闻学去做出改变的地方。
新闻学在当下的意义是什么?综上,这个问题不只是抛给考生和家长的,也不能局限在几个自媒体网红和学院教授之间的争论,还要引发高校新闻学的教育变革,与社会需求严密对接;更要求新闻业界在坚守本心的基础上积极转型,让这场讨论转化为行动。
今天,我们如此渴望一个真实、友善、理性、有序的信息场,这依赖更专业的媒体和更多拥有新闻素养的网民,这不就是新闻学何以存在、该如何存在,最好的答案吗?
海报设计:赵冠群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