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魔都原点:方浜两岸孕育出的上海繁华
【编者按】
5月期间,上海的“外滩猫街”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去打卡,被视为激活老城厢的一次积极探索。如今,“猫街”公共艺术项目已经结束,方浜中路附近又回归到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待机”状态。沉寂的空间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是魔都上海的起点,在开埠前一直是城市的中心地带。或许未来的技术应用,能还原出老城厢的历史景象,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体验,但暂时,让我们通过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带来的故事,复盘老城厢在城市不同发展时期中的亮点。
以往讲述上海的故事,常会从1843年开始讲起。更有甚者,将赫然一座城市贬损为“小渔村”,也成为一种惯常修辞。此种抑古扬今的手法,近年来虽已不复常见。然而相较于现代转型之波澜壮阔,传统上海之繁华描摹,仍是少人着墨,也是不争的事实。“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上海亦如是。所谓“士农工商”这样的四民排序似乎并不完全适用于这座城市的历史。自宋元以降,上海就是一座众商云集的城市。五口通商之后,南市变化未见较之北市更快,但商业底蕴依然雄厚。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的进程不断加快,豫园商圈周围频频有商业大动作,令人瞩目。
豫园远望。本文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由作者提供
由庙成邑
虽然高耸的城墙早已没了,更名为人民路、中华路,但上海市民口中还是习惯将上海县城那片城区唤作“老城厢”。仅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城”为城邑,指的是城墙以内的范围;“厢”为城外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所以说,“老城厢”是以明嘉靖年间所修筑的城墙为界,将这座城市划为两个中心,这亦符合传统上海商业运行存在两个中心的基本布局:其一在邑庙(今豫园商城、城隍庙一带),另一为十六铺。
邑庙这一商业中心的起源大概是早于城隍庙的初设。现在我们所熟知的那座城隍庙,是在明永乐年间由知县张守约将原先霍光行祠改建而成的。而方浜(今填浜筑成方浜路)两岸在更早以前就是店铺林立之所。元代人赵孟頫谈到上海时说:“上海县介在海滨,商贾百货所输会”。明代地方志会说:“当宋时,蕃商辐辏,乃以镇名,市舶提举司及榷货场在焉。”又云:“后以人烟浩穰,海舶辐辏,遂成大市。”可见,在宋元之际的方浜两岸,商业已很发达,这当然与青龙镇在那时的迅速衰落有着重要关联。但不可否认,上海浦作为一个港湾,比较安全,四通八达,也是重要原因。正是由于“有市舶、有榷场、有酒库、有军隘、官署、儒塾、佛仙宫馆、氓廛贾肆,鳞次而栉比”,一大巨镇升级而为县城,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上海由镇升县后,要立自己的城隍。上海县署北端本来有一座金山神庙,尽管自称是源于秦汉时代的古迹,实际上建造时代不会早于宋代。对于这样一座沿海城市而言,海上的安全不次于陆上的安全,所以就算是金山神庙改为了城隍庙,但前殿依然供奉着金山神,而于大殿的后面供奉城隍秦裕伯,这一安排迄今未改变。
城隍庙前的商贩与市民
香火旺盛之所,往往也是人流交织、商业鼎盛之场。城隍庙商市,概从清初逐渐形成。那时的城隍庙宇大殿前后挤满香客,迎合庙会而来的许多小摊贩和江湖卖艺者,齐集在景物荒废、隙地较多的豫园之中,兜售货品、娱乐民众。西园建成后,为方便士绅商贾在园中活动,又开设了一些茶肆、商铺。即便是历经了近代战乱频仍,以邑庙为中心的商业气息一直是老城厢最为浓郁的地方。1909年的《上海指南》写道:“上海城垣作圆形而略长……租界环城之北,黄浦绕城之东,交通便利,故东门、北门之市……商贾市廛,鳞次栉比,而尤以城隍庙为荟萃之所。”辛亥革命发生之后,不少地产商乘地价飞涨之机在城隍庙周围租地造屋。
邑庙贩卖商品与外国租界有很大的不同,素以国货为主,尤以顾绣、玩具、乐器、古董、文具、花爆,以及木竹丝带等日用制品闻名遐迩。于是,豫园一带成了这些手工作坊的聚所,庙市也成为手工艺品集中展示的舞台。无怪乎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见惯了洋货的上海人又感慨道:“城隍庙之佳处固又在商品之多国货”。来到上海旅居的外国人,想要见识一下中华,最为便利的去处也是邑庙。
1884年“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中的方浜两岸
以港兴市
以港兴市是对上海千年嬗变最为常见的历史解释。开埠之前,邑庙之外,这个“港”具体而言,一般指向的是十六铺的码头;而所兴的“市”,最初表达的是小东门外因为大量商贸活动聚居而成的城市中心。
清雍正七年(1729年),多年海禁完全解除后,商船往来激增,“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江进舶黄浦,城东门外舳舻相接,帆樯栉比”,小东门外“海货盈盈积如山”。那时,苏北商贩已从长江水运畜禽来上海销售。闽、粤、江、浙、皖等地,甚至更远的商贾纷纷来上海开店经营。上海成为农副产品贸易的集散地。
嘉庆年间(1796~1820年),上海全县人口达“五十二万八千四百四十二口”,城厢街巷发展到60多条。特别是大小东门外的港区和十六铺一带,已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中心。洋行街(今BFC)一带,闽粤商人云集,洋货、糖霜商号林立,每年从闽粤运来食糖约50万担。其他商贾则按行业集市于一些街道,形成一批以商品命名的豆市街、花衣街、咸瓜街、火腿弄、猪作弄等等。每年春初,北洋航线运来大豆,闽粤商人运来洋货、糖霜,运去茶叶、花布;到了深秋,棉花上市,花衣街又是一番热闹,黄浦江畔商船聚集,交易兴盛,人口稠密,市井喧闹,故有“一城烟火半东南”之赞。咸丰初年,茶叶贸易益盛,浙、皖、赣、闽等地茶商纷纷在沪开设茶行、茶庄、茶栈,经营出口业务。这都说明,在有清一代,上海城郭东南人烟稠密,商贾辐辏,已与城内邑庙闹市成掎角之势。
开埠之后,特别是小刀会起义中,上海道台吴健章一把火烧了小东门,一连四天,大片店铺民房化为灰烬,“百年富庶精华”毁于一旦。上海的商业中心迅速从十六铺一带向城北的租界区域转移。但细究之下,南市、北城的商业仍是牵扯不断的。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店、老字号最初都是设立在方浜沿岸、小东门一带。比如,冠生园的创办人冼冠生,最初是在十六铺华界新舞台叫卖陈皮梅的,后来将门店开到南京路;由“红顶商人”胡雪岩于1838年开设于咸瓜街的阜昌参行,也迁往西藏路;王宝和酒家搬至福州路;亨达利钟表店最初创办于新开河,后来迁至南京路,等等。虽然像“三大祥”(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这样的名店能够在十六铺延续自己的生意,但与此同时,它们也在租界中开设了数目众多的分店。
南市并未就此沉沦。清末民初,致力于华界发展的有识之士奋起倡导地方自治,拆除城墙,方浜被填,大力推行市政建设,为南市商业的维系不坠创造了有利条件。方浜路沿线多数商店翻建了新的铺面,建筑样式大多仿照了西方样式。大型棉布店、百货店、南货店、银楼业中的大同行,相继在东门路一带开业。小东门一带,百业杂陈,市场繁荣,当时上海有着“囡娪出嫁,跑趟小东门大街”的俗谚。1990年代,仍有老上海认为,上海最繁华的商业闹市,实属城厢小东门一带,与毗邻的租界十里洋场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上海城乡居民,婚丧喜庆,逢年过节,总要专程前往小东门、老城隍庙选购名牌优质时令商品,以示阔绰。
直至1937年日军侵沪,国难当头,位于小东门一带的著名殷实商行,为了苟安求存,纷纷迁至租界继续营业,这一商业中心才真正衰落下去。
从集水街看小东门
一个新的大豫园
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涅槃重生的是邑庙。1987年,上海豫园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海第一家试点股份制的商业零售领域企业。次年,公司着手发行股票,又成为中国最早上市的商业股份制公司。
第二次转型发生在1992年,通过扩股重组,融合成为上海第一家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商业股份制企业,定名为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与此同时,豫园商场股票市价突破万元,创下中国证券交易史上的天价,被誉为“中华第一股”。随后用了两年时间,新建景豫、悦宾、皕灵、和丰、天裕、华宝、景容等7幢商业楼宇,改建绿波廊酒楼、南翔馒头店等一批名店建筑,面貌焕然一新。豫园商城新楼宇群“外古内洋”的独特风格和典雅迷人的灯光夜景,形成上海最大的旅游购物中心,被评为“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上海十大夜景”和“建国五十年上海经典建筑银奖”之一,成为上海“三年大变样”的一个典范。
2018年,股票简称更改为“豫园股份”,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复星持股比例上升至近70%。今天的豫园是一个集邑庙、园林、建筑、商铺、美食、旅游等为一体的大型商圈,拥有绿波廊、老饭店、松云楼、松月楼、和丰楼、湖滨美食楼、南翔馒头店等17个中华老字号和众多领先品牌。
相比较邑庙,十六铺一带的现代复苏显得较为缓慢,却也全然彻底。2019年12月,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的BFC全面开业,成为上海外滩的地标项目。项目包括超甲级办公楼约18.2万平方米,含两栋180米双子塔楼和三座独栋办公楼;另有购物中心约9.6万平方米,复星艺术中心约4000平方米,万达瑞华酒店约3万平方米。在此之前,这里被称为上海外滩“8-1地块”,2010年2月1日以92.2亿元成交,是当时上海也是全国的“新地王”。
BFC外滩金融中心 视觉中国 资料图
“8-1地块”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在近东门路的施工工地下,挖到一些有明显人工刻凿痕迹的石条、石板,引起各方关注。综合多种证据,这次近东门路处挖到的石驳岸,就是原方浜的故道,而挖出的石构件,被学者认为是早先“学士桥”的基础。
学士桥是由明代已故翰林院大学士陆深(上海浦东人,陆家嘴即以陆深宗族世居此地而得名)夫人梅氏捐资打造的,与上海城墙属于一个时代的产物。建成后历经上百年,1906年填埋时已被破坏。传说中的“沪城八景”之“石梁夜月”讲的就是“学士桥”。据称,每当中秋之夜,月影穿环而过,形似串月,故有此名。
静谧的“石梁夜月”最终没能得以复原,一处全新的热闹场所——“外滩枫径”却在2020年6月6日正式启动。自此之后,枫泾路这条150米长的小路成为一条步行街,入驻的品牌商户超过110家,其中美食商户占到近一半。因为经营得当,“外滩枫径”有了上海最美夜集市的雅号,这里也成为长长外滩演绎夜上海的年轻力与烟火气的最新去处。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方浜中路就有过一次迭代升级。当时的南市区启动过一项“上海老街”建设工程,这一工程于1999年6月建成并开市。如今,上海市长汪道涵所题写的“上海老街”街名,依旧横悬在方浜中路、河南南路路口上,而最新一轮的城市更新项目又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
2018年底,老城厢福佑路地块动迁启动,这是黄浦区余留体量最大、房屋结构最差的旧改地块。2022年7月,黄浦区将深化“大豫园片区”建设纳入下阶段重点工作,片区整体升级发展按下“快进键”。“大豫园片区”将两大商业中心再度连接在一起,并与外滩呈现T型交汇,据称最终将成为极具“东方生活美学”魅力的全球时尚文化秀场。
(本文作者徐涛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