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卷不动的时候,我在这些古村落里找回了乡愁

2023-06-16 12: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还记得年初那部被网友评为“国漫天花板”的《中国奇谭》吗?在八集故事中,有一集的名字特别长,叫《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

相比前几集的脑洞,这一集略显普通,只是静静诉说了河南小乡村的故事和变化。画面中那些远去的旧乡村,家人们简单纯粹的关心,猛然唤醒了我们儿时的回忆,那些让人心生愉悦却怅然若失的点滴。

随着时间变迁,庙被拆了、家里老黄狗死了、村里的灯光灭了、楼顶的粮食只剩一家还有,那个王孩儿也坐上乡村巴士离开了。

年轻人背井离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上演。可是在外扎根的同时是旧地的连根拔起,这些对于老人而言又谈何容易?上百年的盘根错节像断藕的丝拉着他们,半推半就总是不愿离去。

大环境下,那些承载大量历史文化财富的乡村就在这样的人口迁徙中逐渐陨落;无奈、自责的老匠人叹息着,世代相传的手艺终究在自己手上断掉;无数沉默在版图一角的民俗文化,也随着村落的消亡,在漫漫时间里失落退场。

甚至,我们从不知道它们存在过。或许下一个十年,乡愁的另一边,只剩下一个民俗博物馆。

《等春来》的作者李武望用了多年时间,踏遍30多个省市的深山老林,去寻找中国最隐秘的那些村落。我们终将失去,但希望赶在一切消失之前,再多记录一点。

现实版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大兴安岭的丛林深处,生活着中国最后一个饲养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300多年前,他们从寒冷的西伯利亚迁徙而来,在这个山麓密集的地方,扎根下来,建立了一个驯鹿村。300年来,鄂温克人与鹿相伴,隐居森林,沿袭着祖先的生存智慧,也恪守着世代守护森林和驯鹿的使命。

正在角斗的驯鹿

然而,这样的驯鹿村,似乎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2005年,村子里还有100多人;在李武望拜访的时候,只剩下14户人家。其实,留下的村民,也曾尝试着离开这片土地,但他们离开后,驯鹿接二连三地死亡,无法适应现代生活。最后,他们选择再次回来,回到森林。

柳霞就是14户人家的其中一个,她从出生至今,都未曾离开过这片山林。直至柳霞丈夫的病逝,让柳霞失去了一份助力,唯一的儿子雨果想要去城市发展。柳霞只能一个人,在猎民点徒劳地呼喊着多日未归的驯鹿。

面对这种情况,雨果也只能无奈地说道:“我妈妈他们一代人还守在山上养驯鹿,年轻一代人就想去城市发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老一辈认为,继承民族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知道这样他们会很伤心,但是没有办法,我想说一句抱歉。”

孩子的选择,妈妈不置可否,只是在身后不停地唤着:“孩子,慢点走。孩子,慢点走……”这样的目送和离开,似乎每个村庄都在上演。

世上终究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下,驯鹿村原本纯粹的山林生活正在慢慢消逝。它就像奔涌而去的川水,没有回溯的可能。柳霞和雨果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只是时代下的一个缩影。

柳霞在与其他猎民的聚会上唱道:“我曾把一枚金戒指在你的岸边丢失,那是我要送给心上人的礼物啊……”歌声和友人的击掌节拍,穿出帐篷,飘扬在这片山林中。那一刻,他们的情感回归了自然,醉人心神。

柳霞和其他村民的聚会

一边逃离,一边眷恋

天下黄河第一湾的老牛湾村,留下的牧羊人,自豪地说着这个明代要塞昔日的辉煌,显得空荡的村子有一丝悲壮。老万走南闯北40余载,又在花甲之年回到了老牛湾,他说:“老了要落叶归根。”

老牛湾村的老万

普洱的大山里,音乐就是老达保人的语言,他们依靠着芦笙、舞姿,来传递情感、沟通悲喜。老少村民一起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最炫民族风,“将心绪奉献给音乐,将歌声还予土地”。音乐早已融入了他们的基因中,成为代代相传的印痕。

准备吹芦笙的老达保村村民

“北方瓷都”陈炉古镇的炉火1400多年来灼灼不息,这里的窑火却要因为时代更迭而渐渐衰弱,为了让徒弟坚持下去,师傅孟武成急得去拜托工厂给徒弟补助费。

罐罐垒墙

对花鸟岛上的老渔民们来说,海洋早已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曾是海明威笔下,那个和马林鱼搏斗的老渔夫。他们不服气、不服老,不愿承认自己的年纪已经不适合远航,不愿和海洋分别。

花鸟岛老渔民们与他们新造的船

靛青色的大海,深邃宁静,600多家渔排星罗棋布。千百年来,新村港的疍家人将浮屋和船舶,集结在这1100 多公顷碧波荡漾的港湾,以海为伴,以舟为家。

新村港的渔排小木屋

郑医生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箔竹村,但每年都会回来修房子。按照他自己的话说,这里是他的根,不修就会倒掉,倒掉自己就没有了家,没有家也就没有了这个村子。

正在修缮房屋的郑医生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几乎是每个乡村的写照,里面的人想去闯荡世界,而村外的人做梦都想拥有一片桃源。尤其在这几年,人似乎格外疲惫,想从城市逃离,在版图一隅隐居,成了大家心口上的朱砂痣。而乡村真如大家所想吗?“返乡潮”盛行,而又有多少人真正关注乡村?

那些即将消失的美丽村落,伴随着消失的还有里面留恋不走的人。传统和现代到底如何共处,我们还要继续求索。虽然每个人向往的生活不尽相同,但总希望如果有一天我们闯荡累了,回头仍有故乡在,它还在那亲切地唤我们的乳名,朝我们招手。

等春来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曾经,艾青在诗句里写下自己对土地深深地眷恋。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就像一颗颗种籽,永远在寻找热土的路上,永远在扎根生长的路上。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春天,更希望每个乡村都能等到真正的春天。

如果能让更多的人关注乡村,那《等春来》这本书就还有意义。如果这些村落终将谢幕,但愿千百年后,我们还能凭着这份备忘录,和过去促膝长谈。

[ 今日荐书 ]

书名:《等春来》

作者:李武望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原标题:《卷不动的时候,我在这些古村落里找回了乡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