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术会议回顾丨吴文化博物馆举办当代艺术与博物馆学术研讨会

2023-06-16 13: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为全面展示吴地万年文化的区域综合性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吴中博物馆)构建了“江南文化”“中国地域文明”“亚欧大陆文明”“匠艺”“当代”五个特展体系。2023年2月,博物馆推出首个“再问”系列当代艺术展览——“四两千斤:梁绍基、杨诘苍双人展”

作为“再问”系列的首个展览,“四两千斤”特别邀请到两位见证并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创作先锋——梁绍基与杨诘苍——以作品会友、展开对话。二人通过各自丰富的历史经验、全球化的创作视野以及极具前瞻性的艺术语言,对吴中的历史、中国文人传统及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作出了深刻的思辨。

6月10日下午3点(北京时间),吴文化博物馆举办了以“当代艺术与博物馆”为主题的线上学术研讨会,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当代艺术与博物馆的关系与实践。艺术家梁绍基、杨诘苍,美术史论家、独立策展人杨天娜(德籍),Musée Cernuschi赛奴奇亚洲博物馆馆长Eric Lefebvre(法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徐坚,上海美术馆策展人项苙苹,国际艺术评论奖理事凌敏,“四两千斤”策展人顾婧、王璐琦,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副馆长陈小玲以及展览陈列部、文物保护部、开放教育部相关工作人员一同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由吴文化博物馆副馆长陈小玲主持。会上,吴文化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主管郭笑微首先对博物馆定位及展览体系、代表性展览等情况进行介绍。随后,各参会嘉宾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并针对当代艺术与博物馆展开讨论。

以下为各与会嘉宾发言要点回顾,我们对其加以整理并分享给大家,以期在当代艺术与博物馆的学术层面开展更多有益探讨。

郭笑微

吴文化博物馆文物保管部主管

《吴文化博物馆定位及特展体系》

吴文化博物馆开馆之后,结合自身特色、定位及发展目标,博物馆确立了“江南文化”“中国地域文明”“亚欧大陆文明”“匠艺”“当代”等五个特展体系。

“江南文化”是吴文化博物馆展览体系的基础,这是由博物馆馆藏及区域特色决定的。吴文化博物馆丰富的出土文物,是进行展览展示、研究的基础,也是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中国地域文明”“亚欧大陆文明”是以他者视角,通过对国内外不同文明的比较研究,反观吴地文化,为解读吴地文化、讲好江南故事提供更加多元、广阔的视野;

“匠艺”系列特展以江南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等为对象,聚焦古今工艺、民风民俗的发展,并通过对其进行学术梳理,为其保护传承提供可借鉴的视角;

“再问”作为当代艺术系列,以委任创作及特邀展览的方式,叩问本土历史在当代语境中的再现与释义、考古学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具体问题中的考释等议题。

开馆近3年来,在明确的展览体系下,吴文化博物馆共开展了25场特展,展览类型丰富,同时也打造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宣传和教育体系,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内容和服务。

Eric Lefebvre

赛奴奇亚洲博物馆馆长

《如何在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展示当代艺术——以赛努奇博物館(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館)为例》

赛努奇亚洲博物馆馆长Eric Lefebvre介绍了赛努奇博物馆(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当代艺术展览的历程,并分享了该博物馆举办当代艺术展览的具体做法。

“赛努奇亚洲博物馆以其创始人——亨利·赛努奇的名字命名,是法国继吉美博物馆之后第二大亚洲艺术博物馆,以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为主。1946年,赛努奇亚洲博物馆举办了首个中国当代绘画展览,邀请当时中国最有名的画家参展,向公众介绍亚洲的当代艺术。1953年,赛努奇博物馆开始大量收藏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包括傅抱石、张大千等艺术家的作品。20世纪60年代,赛努奇亚洲博物馆开始为艺术家举办个展,如张大千的“巨莲花”展览等。

赛努奇博物馆主要以两种路径举办当代艺术展,一是从历史的角度介绍当代艺术,二是让现代艺术作品与古代文物进行对话。

为了从历史的角度向观众介绍何为当代艺术,一方面,博物馆将艺术作品按时间顺序在常展厅内进行陈列,让艺术融入中国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另一方面,博物馆将20世纪与21世纪的艺术作品联系起来,举办特别展览,回溯这一百年来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

同时,赛努奇博物馆采用两种方法让现代艺术作品与古代文物进行对话。一是借当代艺术家的审美眼光欣赏古典艺术,将艺术家的作品与文物同时进行陈列,反映古代文物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二是邀请艺术家在博物馆中根据博物馆的馆藏和空间进行创作。”

杨天娜

美术史论家 独立策展人

《“艺术的永恒性”——以2022年在巴黎吉美博物馆策划“Carte Blanche”杨诘苍个人展为例》

杨天娜老师以2022年在巴黎吉美博物馆策划的“Carte Blanche”杨诘苍个人展为例,分享了她对于传统空间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提出让传统与当代建立联系的方法。

“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具有延续性,不割裂的。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和文人文化源远流长,其蕴藏的‘文人气息’对当代艺术也产生影响。

在传统的博物馆中举办当代艺术展览,或在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展示传统艺术,要做多方面的考量,既要要考虑到中国神道传统、文人艺术、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有关联或相似的元素,也要超越以媒介和技法为主的评价方法。再而,展览场地本身也要理解为一种理论空间,在展览中,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媒介引导观众欣赏作品,进而体现传统与当代的延续性。第四,好的作品超越了艺术家本身,反映了人类崇高的追求,在任何时代都有意义。

让传统与当代建立关系可以采用两种途径,分别是对话和对比。在巴黎吉美博物馆的‘Carte Blanche’杨诘苍个人展中,策展人将佛像与杨诘苍的‘千层墨’作品并置,在特定场域也能表现出当代艺术与佛教艺术精神的一致性……

项苙苹

上海美术馆策展人

《当代经验 多元传统 本土语法——对今日博物馆/美术馆工作逻辑的思考》

上海美术馆策展人项苙苹老师用丰富的个人策展案例,与大家分享了其对当下博物馆、美术馆进行当代艺术展览工作逻辑的思考。

“我常感受到传统中国画学和当代艺术之间相对割裂的状态,很多偏见认为,国画与当代艺术无缘,1990年代时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也和当代艺术无缘。但正如比尔·维奥拉所言:‘我将自己看作艺术创作悠久传统中的一部分,这个传统既包括我自己的欧洲文化背景,也包括20世纪后期囊括的东方和古欧亚文化……我们与东方文化之间的联系不应被低估。’因而我们不应割裂传统,不同门类、不同学科、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的艺术形式及作品都是美术馆与博物馆汲取养分的来源。

首先,应该打造‘中国式风景’。无论美术馆还是艺术家,都应既重视自己和本民族传统的连结,也重视对国外文化艺术的参照和学习,借鉴多元传统经验。“风景”具有比喻意义,也可以扩展到社会风景、心理风景等自然山水之外的题材;

其次,呈现有灵魂的作品。无论是策展人还是艺术家,都要用真心去策展和创作,才能创造出有灵魂的作品。所谓有灵魂的作品,要求艺术家有强烈的感受力,能靠直觉把握真理,同时在创作时用心、真诚,并且找到适合的形式表达真心,化多元传统为个人特色。而策展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创作,是策展人以艺术家和艺术品为素材、公共性空间为载体的创作,同样需要真情、真心的投入。博物馆和美术馆则要运用专业的方式呈现推广这种真心,再造中国精神。

顾婧

“四两千斤”展览策展人

《“四两千斤:梁绍基、杨诘苍双人展”策展》

顾婧老师作为策展人代表,分享了“四两千斤”展览策划背后的思考。她将这次展览的策划总结为“再阐释”“方法论”“参与”“复调”四个“关键词”,并希望以此作为框架和路径,探索当代艺术介入传统博物馆的可能性。

“第一,作为‘再阐释’的展览。如何在当代语境中再现、释义本土历史,使当代艺术与常设展陈、馆藏共生,令其成为展览阐释的一部分、为馆藏赋能,是本次展览首要考虑的问题。经过几轮反复推敲,我们最终选定梁绍基、杨诘苍两位老师作品。他们以各自代表性的艺术语言蚕丝和笔墨,贯穿两千年来的江南文脉,或将对吴中历史作出有力回应。除了内容和载体上的选择,在展览形式感上,我们更希望将二位的当代作品嵌入既有常设展现中,令观众无意间邂逅吴地“故事新说”。

第二,作为‘方法论’的展览。作为在考古博物馆中举办的当代艺术展,我们试图在展览中回答考古学在具体问题中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就引出了展览策划的第二个关键词‘方法论’。这两位有着强烈当代问题意识的艺术家,借助考古学的视角,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能够以举重若轻的方式牵引并推拉各类宏大命题。具体来说,梁绍基的路径是‘丝-史-思-诗’,而杨诘苍的路径则是‘纸、水、墨、行动’。除了在展品选择和编排上力图完整地呈现艺术家长年所形成的思考和行动方法,亦邀请艺术家以讲座、艺术家工作坊等形式,引导公众反思历史、观察世界、表达自我。

第三,作为‘参与’的展览。美国博物馆学者Nina Simon提出‘参与式博物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博物馆的未来方向之一。本次展览可归类为‘招待型’的参与模式,馆方给予艺术家足够自由度和支持。如杨诘苍耗费四天时间,在博物馆二楼面对着世界文化遗产宝带桥,以重宿墨倒笔反书他所认识的江南先贤、吴地友人和参观者的名字。这件作品最终呈现于展厅入口处,开幕后,博物馆观众在作品上一行行寻找自己的名字,令人动容。就这样,观众与艺术家和作品,与博物馆和吴地勾连了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观众也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第四,作为‘复调’的展览。展览希望能传达三组互为呼应的关系,宛如音乐中的‘复调’一般。这几组关系为:当代/传统(当今世界中,传统‘文士’何以可能),本土/中国(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故事与中国身份的演绎和构建),厚重/轻盈(以四两墨笔、四两银丝挑千斤故事),它们之间应该是既和谐,又充满张力的。在展览形式(双人展)、作品选择(艺术语言的呼应)以及展陈空间规划设计(节奏变化)上都体现了这种复调。

宋向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邂逅·当代艺术与博物馆》

宋向光教授从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及物的角度剖析了当代艺术与博物馆的关系。

“博物馆物(藏品)有多种属性、多重意义。属性如古物、文物、资料、艺术品、工艺品、藏品、媒介、记忆等;意义如历史、制度、习俗、审美、工艺、艺术、文学、族群、情感……揭示和呈现这些属性和意义是博物馆的工作。

但博物馆由于其自我定位、知识框架、业务重点和发展目标的规定,对博物馆物意义的呈现划定了边界。博物馆陈列的静态展示、实物位置、知识背景、叙事逻辑、内容解读、空间格局等因素,为博物馆物意义的选择、呈现和解读缠上了层层束缚。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博物馆物的意义得以不同。

当代艺术与博物馆物的邂逅,将博物馆物置于新的关系中,构建了新的博物馆物意义的语境,开辟了新的理解和解读路径。这些新的关系包含了当代与过往、当下与传统、变动与维持,同时也是创新和沿袭、动态与静止、生长与衰亡。而以上关系的性质也是多元而复杂的,它们有时是静态的并置、嵌套,有时是对立和对抗。

艺术家并不会改变博物馆物,却将博物馆物带入新的疆域。博物馆物与当代艺术的矛盾关系,推动博物馆对既有束缚的突破,丰富了博物馆物的内容和作用。当代艺术将博物馆物扬弃在当下的艺术创作和博物馆物意义的阐释活动中。

徐坚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教授

《所有博物馆藏品都是当代艺术 所有博物馆展陈都是当代活动》

徐坚教授从时间维度观察博物馆藏品与当代艺术作品的关系,并通过自身的展览实践探索博物馆与现当代作品的交融与对话。

“如果当代艺术与博物馆被认为是有隔阂的,那么此隔阂是人为的。改变这样的隔阂,现在正当时。博物馆并非天生不接纳当代艺术作品。如果从历时性和延时性来看,所有博物馆的历史藏品都曾经是某个时代的某一刻的当代艺术作品,因此,博物馆展示的即是有时间感的当代艺术。

博物馆的门槛是博物馆专业化的结果。它并非与生俱来,但也不会永久存在。它的松动出现在新博物馆运动之后,因此,现当代艺术能否以及如何进入博物馆,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也被很多博物馆作为重要话题进行考量。

当代艺术如何与博物馆共生已经不再是一个需要挑战和跨越的障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它们如何能够实现超出物理上的并置,进而走向另一个高度后,从共生走向共长。并置只是起步,共长才是目标。

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上一方面希望博物馆与当代艺术能够有高于物理层面的对话,探索传统艺术和现当代艺术在表达主题和底层逻辑上是否有融合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期待博物馆的行为规范、伦理能够与美术馆规范、伦理形成跨越和融合。”

凌敏

国际艺术评论奖理事

《三重关系 三边对话——谈博物馆展出当代艺术》

凌敏老师从博物馆进行当代艺术展览所需要建立的三重关系和开展三边对话的角度,分析了博物馆开展当代艺术展览的价值、意义以及实践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博物馆展出当代艺术,首先需要从博物馆与公众的双边关系发展为博物馆、当代艺术与公众的三边关系,拓展博物馆与当代艺术意涵。

博物馆通常展陈历史遗迹,建构的是过去与现在的关系、历史遗迹与当代公众的关系。这是一种聆听型的双边关系。当代艺术进入博物馆,打破了过去与当代的聆听型双边关系,在当代艺术的介入下形成了一种历史遗迹与当代艺术的比照、与当代公众的对话关系。在这样的三边关系中,公众的主体性和介入程度比过去要高很多。

博物馆增加了当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家这样的对话对象,博物馆的当代性和人文性被开拓出来,博物馆的意涵得到拓展与增强。在博物馆环境下,当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有了历史参照,不仅有利于对当代艺术作品和当代艺术家的精神世界的理解,更便于社会公众在博物馆环境下认识过去与当代的关系,感悟历史遗迹,理解当代艺术作品。

其次,博物馆举办当代艺术展,关键要建立起三边对话关系,在博物馆的历史遗迹陈列和当代艺术作品的展陈,以及这两者与公众关系之间,找到一个有效的对话连接点。

这要求博物馆要有公众为主的策划意识,要从便于公众认知的角度来思考和策划相应的展览。同时统合研究成果,在历史遗迹与当代艺术作品中,寻找与公众对话的连接点,研讨能够引起公众关注的切入点,深化历史意识和当代人文精神,做好三边对话的有效安排。”

梁绍基

当代艺术家

《以蚕观史》

梁绍基老师分享了“四两千斤:梁绍基、杨诘苍双人展”中展出作品的创作思路,解读了“以蚕观史”的概念和“丝思史诗”的核心理念。

“吴中是丝绸之乡,其悠久的历史也如蚕丝一样绵绵不绝,因此,吴中的历史文化与以“蚕”作为媒介的作品存在着机缘。作品的创作源于我与吴中的邂逅,在邂逅中考古,在邂逅中发现,再用艺术的语言书写历史,探索、关照吴中的未来。

史如丝,史如云,史如茧,史如蛾,史如梦,似断非断,连绵不断,涅槃重生,生生不息,这是‘以蚕观史’的概念。

看到‘考古探吴中’,我想到的是吴中的简史,是蚕茧的简史。我从这里开始构想,用这个方法关照历史。展品《草山》正对着20公里外的草鞋山方向,三角的形状延续了我对永恒的思考,中国古代将生、死、繁衍称为‘三合’,里面的文物是吴中文物的复制品,我认为,这就是吴中文化的起源。展品《云》设置在展厅的一个大展柜中,云有微妙的变化,云是历史的呼吸。《化干戈为玉帛》不仅针对吴中的历史,也针对当下的社会,希望引起人们的深思。

我以‘丝思史诗’四字总结我这几十年来以蚕创作的核心思想,‘丝’即蚕丝,是作品的媒介,‘思’是我的追问、探索、沉思,艺术家的沉思超越了时空、社会框架的限制,由此产生‘史’,进而超越科学、历史,和哲学家、科学家一起抵达那个不可名状的、遥远的彼岸,这是‘诗’,它不是文学,而是一种创造。”

杨诘苍

当代艺术家

《当代水墨艺术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

杨诘苍老师结合自己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分享对于当代艺术创作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实践。

“幼时习毛笔字必须是中国人应当坚守的启蒙。三岁时我爷爷教我执毛笔写字,把字写好,是做人的基本素养。写字成习惯,随后书法和文化就出来了。

上世纪80年代,我们接触了很多西方思潮,除此我坚持使用对毛笔的认知来生活和从事艺术创作。通过笔迹能见到作者的心性灵性。九十年代初到了欧洲,我用宋画‘三矾九染’的画法画画,宣纸在水和墨汁反反复复几十百遍之后,对象由黑变白,成为‘千层墨’的由来。我师从碑美学,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和汉武帝泰山顶上立的巨石天线也是我观念艺术的源头。

我一直以中国传统的‘士’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我认为,作为一个文人,作为‘士’,最重要的就是修行,要把心定下来,中国有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休息。我的方法是什么都不做,闭上双眼,这个时候,看到的东西比眼睛能够看到的更加丰富广大,我现在做的就是把我看到的这些画下来。”

“四两千斤”是吴文化博物馆当代艺术“再问”系列的第一个展览,以此为起点,吴文化博物馆将再次出发,叩问历史与未来、传统与革新……也期待更多的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走进博物馆。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学术会议回顾丨吴文化博物馆举办“当代艺术与博物馆”学术研讨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