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剧照,给摄影机多一个视角|剧照师综合采访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文|尢尢
在一部剧正式开播之前,演员阵容、服化道置景、OST官宣等都是为其积攒期待值的有效手段。在官方宣发节奏的不断变换之中,观众的注意力也会随之远近起伏。这时,如果能给出一张将各方优势集合在视觉感官里的剧照,那剧集本身自然就多了一份被期待的可能。
所谓剧照,区别于动态花絮和棚拍海报,讲究在故事发生的瞬间定格人物、道出情感。而隐身于剧照背后的剧照师们,则常常在片场扮演着一个观察者,他们擅长着以神之走位在极限的时空中凹出作品,也习惯了在全组的杀青大合照里没有自己的身影,他们形容剧照,“可能会有所限制、不总是完美,但一定会让你看到摄像机之外的另一种解读与视角。”
因此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剧照这一幕后工种,骨朵特意邀请到了三位业内知名剧照师:美术专业毕业直接入行的90后剧照师应飞玲(女性,代表作《风吹半夏》《扫黑风暴》《有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风声》等);在偶然参观摄制组之后爱上剧照入行已有十年的剧照师牛家扬(男性,代表作《漫长的季节》《隐秘的角落》《亲爱的小孩》等);带着过往多年美编经历毅然转行的剧照师匡彦霏(女性,代表作《唐朝诡事录之西行》《苍兰诀》《乔家的儿女》《七时吉祥》《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等)。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他们的视角,一起去见证剧照师如何将瞬间拉至永恒。
拆解一张剧照的诞生
通常来讲,剧照师与剧组里的其他工种无异,都是从开工到收工、从开机到杀青,时时刻刻驻扎在片场。但在具体的工作流程里,剧照师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
比如,他们往往会在接下一个项目之后,先熟读剧本掌握人物与剧情。然后根据每天的拍摄通告以及现场堪景,简单自设一个预案,对可能需要抓拍的画面做到心中有数。接着在导演与演员们讲戏、走戏、试拍的过程中,打起十二分精神,将整体调度和关键情绪点于脑海中快速刻印,以便进入实拍之后,瞅准位置完成抓拍。
《扫黑风暴》剧照(摄/应飞玲)
在这一整套看似行云流水的工作流程里,其实藏着两个能够决定剧照命运的关键节点:一是读剧本,二是跟走戏。
在牛家扬看来,“我们拍的是角色,而不是某个演员,只要一个表情不对(指与人物、剧情不符),那再好看也是废片,所以必须得把人物和故事理解透彻了。”对此,匡彦霏也表示认同,“如果剧照师没有把剧本吃透,连自己都不知道要拍什么,又如何给别人呈现「故事感」?”
《漫长的季节》剧照(摄/牛家扬)
不过即便做到了这两点,剧照师还是需要一点巧劲儿。因为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既不能让自己暴露在正常的镜头当中,也不能因为快门声和移动的身影而影响到演员感受,所以见缝插针地隐身神走位是他们必须要修炼的技能。
对于古装戏和现代戏来说,剧照工作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可供走位的场地大小,尤其在拍摄空间狭小的现代戏时,会走位则是重中之重。因为通常情况下,房间里除了摄影师和机器之外,还会有跟焦师、摄影助理,如果用上轨道拍摄,还需要铺设轨道以及负责轨道的人……而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有时还会难度加倍,比如碰上需要走位的肩扛动态拍摄,应飞玲在拍摄《扫黑风暴》、匡彦霏在拍摄《乔家的儿女》时,都遇到了这种情况。
《乔家的儿女》剧照(摄/匡彦霏)
“在拍摄过程中,因为有些戏会需要一些动态的镜头感,所以摄影指导会采取现场肩扛的拍摄手法来加强这种动态性,这时候如果我想要拍摄一些全景的画面就比较困难,所以面对这种局限性就要去调整方案,比如以凸显捕捉人物个性和人物关系为主。”应飞玲表示。
在完成一天的拍摄之后,剧照师的工作还不算结束,得在临睡前把当天“抓”到的瞬间,从百十来张的数量精筛到几张,然后再进行后期处理,直到这些都做完,一张合格的剧照才算是基本诞生。
剧照是来给剧打头阵的
剧照作为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一环,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宣传」,用匡彦霏的话来说就是,“剧照要先于剧本身去打头阵。”既要保证在不剧透的同时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又要区别于市面上已有的其他同类型作品。可以说,剧照几乎在整个宣发节奏中肩负着一个初步定调的责任。
《风声》剧照(摄/应飞玲)
通常来说在一组剧照中,除了必备的人物关系、角色单人、全景、中景、特写等内容之外,剧照师们还会主动捕捉一些道具、场景来丰富感官,但现实情况是,越来越多的艺人大头照被挑选出来充当宣发骨干。
匡彦霏认为,这或许是一种宣传导向的结果。“因为眼下人气演员仍然是很多制作方的首选,而他们通常有着庞大的粉丝基数和传播力度,比起其他常规剧照,带艺人大头的肯定会被率先传播,这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也达到了一种扩大剧宣的效果。”
《苍兰诀》剧照(摄/匡彦霏)
不过对于大多数剧照师来说,仍然会在配合宣传的同时去考虑创作,牛家扬表示,“人脸拍一万张都一样,没啥意义,也不是所有演员都能靠一个表情撑起一张脸的特写,我不太喜欢做无用功。”所以于他而言,“在大框架之下完成自我情感表达”是必要的。
《隐秘的角落》剧照(摄/牛家扬)
比如在拍摄《漫长的季节》时,他就对龚彪咧嘴大笑的那张遗照最记忆深刻。“那天拍摄间隙,他们跟我说需要一张昊哥的戏用照片,做出租车营业证和最后的遗照,我们就找了个地方开始拍,拍了挺多但总觉得不太满意,后来我说来个大笑的吧,他说行,然后就把头低下去沉了一会,一扬脸喊了句‘买新车喽~’这才有了这张,我个人在情感上还挺触动的。”
《漫长的季节》剧照(摄/牛家扬)
有幸碰上有着同样追求的主创、演员,剧照师便不再是孤勇者,拍摄也就变成了一拍即合。
这点匡彦霏深有感触。“当时在拍摄《苍兰诀》的时候,恒星引力真的非常给机会,从老板开始以身作则,无论导演、制片还是其他工作人员,大家都会把剧照当成一个重要的东西,给你很多的发挥空间,甚至有的时候有的地方只能架个机器(剧照师进不去),导演和演员们为了剧照可以再来一条。”这种信任又在后续的《七时吉祥》《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等合作中得以巩固。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剧照(摄/匡彦霏)
入行多年,剧照变了吗?
作为一个细分工种,剧照在整个影视作品的幕后体系里站得并不算高。不过,随着灯光美术摄影等各方面配置不断加强、工业化协作水平不断提升,市场对于好的剧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发注重打磨“审美”与“质感”。
《亲爱的小孩》剧照(摄/牛家扬)
虽然我们仍旧能够看到,的确还有部分创作者会下意识地将剧照视作“可有可无”的存在,甚至会担心“万一剧照制作的太好,到时候剧播出来观众骂我们‘照骗’怎么办。”但显然,在创作连带着配套内容一同内卷的当下,这种声音与视角无疑将越来越少。
在这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剧集开始用剧照进行海报设计,比如应飞玲为《风吹半夏》拍摄的一组人物剧照就肩负了海报的功能。这种现象其实像是一种双位升级,“因为以前海报大多都是棚拍,需要演员在什么都没有的白棚里进入状态,然后背景都是后期合成;而剧照则是演员沉浸在戏里时的抓拍,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互动,捕捉到的状态也会更加生动,所以现在慢慢地也有一些剧照和棚拍穿插着被拿来进行海报制作。”应飞玲说道。
《风吹半夏》剧照海报(摄/应飞玲)
而且目前来看,相比起其他工种,单枪匹马算是剧照师这个职业的独特之处,他们通常要成为自己的美术、灯光和摄影,在一张剧照里完成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牛家扬、匡彦霏皆是如此,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也让他们感受到了“项目之外,只需对自己负责的快乐”。
剧照师牛家扬
剧照师匡彦霏
但在另一面,已经在横店成立摄影工作室的应飞玲则向我们展示了团队作战的不同之处。比如,可以通过团队分工实现压力分摊,可以承接多种项目来共抗风险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难免会面临着质量把控、管理压力和人才培养等问题。
剧照师应飞玲
与此同时,随着影视行业性别视角逐渐改善,部分原本占据岗位的男性剧照师陆续转行,女性摄影更具感性的审美也进一步受到了不少作品及艺人的认可,促使剧照师这一领域中的女性占比有所提升。
显而易见,随着影视行业对于内容创作的日渐追求,「剧照」这个从前并不为人所熟知的“边角料”职业,如今正在点滴进步和突破中成为一部优秀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作品背后的剧照师群体,也在用独一份儿的镜头感受着市场变化、解读着人物故事。
或许下次再见,剧照将成为一个更加广泛的话题。
原标题:《剧照,给摄影机多一个视角|剧照师综合采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