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BMW卓越城市讲堂|崔家滢:山水家园间,青年连结城乡共生

崔家滢 美丽乡愁公益团队联合创始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
2023-06-14 15:04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崔家滢是“美丽乡愁”的创始人之一。她从大学期间,便从自身的经验回望故乡,进而发动身边的大学生们,把各自的故乡当作研究和实践的田野,希望以青年们的力量架起思考与行动的桥梁,让家园能够通过这些文化传承、生态保育等工作,向着可持续发展迈进。

如今事情已经做了十年。参加过这些活动的青年们,各自有了不同的人生,但共同的经验也在心里埋下。这些都成为联结城乡共生的力量。

崔家滢参与了第三届宝马集团中国可持续峰会 2023 BMW卓越城市讲堂,听到了诸多前辈的故事和经验,我们邀请她借由自己的实践,讲述“与城市和谐共生”的主题。以下是崔家滢的分享。

崔家滢在一次活动中,介绍青年们从家乡带回的水的故事。 崔家滢 供图

“美丽乡愁”是从高校公益团队成长起来的,为青年参与城乡文化保护发展赋能。我们通过支持青年开展乡土文化挖掘梳理、乡土文化教育赋能、乡土文化营造传播,培育能够知乡、爱乡、建乡的“家园文化传承种子”,最终促进城乡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我还是同济大学的一名本科生,机缘巧合中,和“美丽乡愁”另一位创始人彭婧,踏上到云南大理暑期短期支教的路途,十年之后,我们不约而同将那个暑期视为“美丽乡愁”的原点。

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云南大理云龙县诺邓村,我们被当地深厚底蕴、丰富遗存与淳朴人情深深打动,但与此相对的,是关于“空心村”的强烈冲击。

村里熟谙历史文化的老人垂垂老去,课堂上的孩童对家乡一无所知,也没有认同感。中年人外出打工,孩子变成留守儿童,文化代际传承也随之断裂,少了文化的滋养,生长于斯的人很难对家乡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当新一代选择远离故土,缺少了“人”这一关键要素的家乡,经济也会加速凋敝,进而文化失传,进入恶性循环。

文化可持续是城乡可持续的重要方面。作为外来人,我们或可从大众传媒或学术研究中定位一个地方的价值,把它看成需要保护的静态遗产。但对本地人来说,这是他们世代生活的家园。怎样能在这里更好地生活,这些以各种形式延续的文化,与他们现在、未来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可能才应该是他们更关注的事情。

这正是我们想做的事: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乡土文化传承的种子,让“家乡”和他们重新产生关联,让文化从书页里走出,在当下延续。希望以此激发大家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未来可能成为一名自觉的家园反哺者、守护者,助力地方社区振兴,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之后六年中,我们从诺邓出发,为当地编写了《诺邓乡土文化读本》,并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赠送给当地1000册,以开展乡土课。我们还每年举办“乡土文化创变营”,以儿童连接一个个家庭,最终辐射到整个乡村社区。进而通过参与式的项目式学习设计,邀请当地儿童与大学生,一起探索古村落、编写《家园一方志》地方刊物、举办村落文化展览、创意文化市集、村落茶话会等社区公共活动,希望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这样的模式和工具,我们也复制到了其他村落。

将涟漪扩散至青年

多年下来,一批批小学生逐渐成长为青年,还持续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发现,返乡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会让她们更有动力持续参与这些活动,而为这些村落编写的一本本《家园一方志》,也让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触媒效应。

那么,有没有可能将这种力量扩散,让更多青年参与进来呢?

彭婧先在自己家乡大理州祥云县开始了尝试。她号召自己的高中同学组成一个小队伍,利用假期进行了家乡文化的梳理和呈现。过程中,大家慢慢成为了“家乡宝”,在讲述这些家乡人事物时,也多了几分对自己“来时路”的认可。

“乡愁”情结,仿佛是始终流淌在一代代中国人血液中的集体记忆。或许,很多青年与我们有相似的经历,生长于西南、中部的小城,一路辗转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求学。家乡是我们开启与他人交流的一把钥匙,但某一时刻,我们也会意识到家乡留在自己身上的印记——可能是口音、可能是饮食习惯、可能是“不太时髦”的装束、可能是“不太广阔”的见识。因此,家乡又变成我们羞于向他人提起的遥远地名。特别是在被城镇化浪潮所裹挟的叙事中,当县城、乡村与欠发达划下等号,这些地名成为“小镇做题家”们成长过程中急于摆脱的暗影。 

但我们相信,也有很多这样的青年,坐着十多小时绿皮火车、或越来越快的高铁返乡时,“乡愁”也在拉开距离的凝视中油然而生。这份“乡愁”滋味复杂,它不仅包含着对家乡亲切人事物的怀恋、远行外出求学后发现家乡已快速变化或丝毫未变的感慨,更生出一些更深的疑问——家乡”现在怎样了,“我”和家乡的关系是什么?“家乡”怎么塑造了“我”,在我的生命长河中留下了什么标记?而“我”,一个小小的个体,能为它做什么?

由此,美丽乡愁播撒“家园文化传承传播种子”的涟漪,从青少年,拓展到青年。为响应联合国世界遗产志愿者倡议 (WHV)和团中央提倡的“返家乡”实践方针,美丽乡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联合发起“涟漪行动”,号召广大青年重新关注脚下的土地,利用寒暑期返回家乡,在不同主题下,从青年视角出发,开展家乡文化调研,并编写成一本本《家园一方志》。

涟漪行动出品的成果。

目前,涟漪行动已走过五年,开展了六期行动,涵盖“街道/村落万象”、“家园留声机”、“山水家园”等主题,参与志愿者2255名,覆盖420所高校,产出了750本《家园一方志》和视频、推文、诗歌绘画、文创周边等创意传播作品。

在美丽乡愁的行动逻辑中,涟漪行动本身,也是一种“乡土教育”。大学生们对地方的探索和记录,一大特点就源于青年的“身份双重性”。

首先,他们具有“本地人”视角,能够自如地通过亲人、同学的网络,与更多本地人产生联结,重拾对“身边”与“附近”的关注;其次,参与涟漪行动的大学生,普遍年龄在25岁以下,以本科生、研究生为主,且大多在外地求学,寒暑期时才会返乡,也因此获得与家乡距离拉远之后的“再观察”、“再思考”的视角,并更多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进行选题调研和文化传播,展示出新一代人的活力与创意。

正是这两个身份的叠加,以及涟漪行动设计强调的“田野调查”方法,鼓励青年走进社区,去和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对话。最终,我们得到了许多更为地方化、个性化、创意化的调研与创作成果。

不同于常见于大众传媒或旅游景区介绍中的“宣传”,青年们为我们展现了家乡通常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

他们更关注具有地方性的文化意象,从贯穿生活的青神竹子到扬州的沐浴文化,从社区的一棵老树到世界遗产对本地人的意义,集体记忆是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他们采集到一个个独特的家乡人物故事,龙门石窟的修复工匠、皖南古村落里的返乡创业青年、广元荣乐村的赤脚医生、重庆山城最后的“棒棒”;产出了一份份带有自身视角的地方文化成果,比如,以当地人日常节俗视角制作的“泉州拜拜指南”、杭州天竺筷非遗的趣味互动视频、参考清明上河图形式制作的锦江河滨漫步拼贴长卷等。

青年们在涟漪行动中,面向可持续发展,连结一个个具体的人和事。

山水之间,即是家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涟漪行动中,我们也看到了青年对在时代浪潮中城乡如何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一个可持续、有韧性的城乡社区,既包含对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关注文化的传承,这才是融洽相生的“人地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是连在一起的问题。环境生态治理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并不遥远,而是家乡正在面对的事情。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接力棒已传到青年手中。第六期涟漪行动的主题为“山水家园”。我们邀请青年返回家乡,与山水重逢,从家园启程。他们如一颗颗投入水面的小石子,踏上寻找城市山水气质、乡村山水智慧、中国山水遗产的归乡之旅。这一期共有129支团队、623名涟漪青年参与其中,足迹遍布28个省份、91个城市、442处山水名迹。

在返乡调查中,大家也充分关注到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例如,刚结束的第五届涟漪青年论坛中,来自湖南岳阳的“巴陵游侠”团队,分享了他们探索传统村落张谷英村“和”文化的故事,这个“和”,不仅体现于建筑之和、家族之和、饮食之和,还有人地相生相适的山水之和;而来自昆明的“春城好人”团队,分享了他们结合环境社会学的专业知识,重新了解滇池的集体记忆、治理过程,以及滇池当下与周边居民生活的关系。在采访五十多名新老昆明人之后,他们有感于当地人对滇池的旧有印象,于是拍摄了一支视频,在本地居民中广泛传播,团队还与中学生开展“山水诗歌”的创作活动,让故乡山水再一次以全新样貌进入当地人的视野。

激起人、地方、社会共创的涟漪

当然,因青年志愿者的身份与资源所限,大学生的成果,与专业背景的学者长期扎根的调研相比,或是与当地文旅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所拍摄的视频相比,也许不够深刻或不够华美。但我们认为,行动本身的过程才是更重要的,行动的过程也是青年赋能和培育的过程,我们搭建了“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青年种子”的能力模型与进阶培养阶梯,与地方政府、在地组织、在地专家学者等合作成立“地方专项”,为青年链接地方资源,提供参与到各类文化与自然可持续公益活动中的机会,通过赋能课程、专家讲座、朋辈引领,逐渐提升青年们的遗产认知力、文化调研力、创新传播力、团队合作力、持续行动力。

2023年6月5日,第三届宝马集团中国可持续峰会在无锡锡宝行召开。活动也邀请到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各方力量。

要让这些青年种子持续行动、生根发芽,光靠“美丽乡愁”一个机构是不够的,而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比如,公益组织、地方政府为青年深入行动提供实践平台,高校专家学者为研究和梳理的专业性提升保驾护航,企业、基金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媒体传播伙伴让行动和创意被看见……只有逐渐形成一个“青年文化行动的生态圈”,各方结成紧密合作的网络,才能这一群关注家乡、想为家乡做点事的种子青年,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一名志愿者说:“希望我们的行动,能让更多像我们这样的青年和孩子们,未来走出家乡时,能自信地说我来自某某地,并且愿意为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遗产社区的发展离不开“人”。美丽乡愁也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文明之火长燃,让传承之树常青,让更多地方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美丽乡愁,进而激起文化传承接力的“人”之涟漪,地方文化营造的“地”之涟漪,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共创”之涟漪。

    责任编辑:王昀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