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非遗浏传 | 小河乡:镌刻匠心,百年技艺迎新生
6月12日,位于浏阳河源小溪河畔的小河乡,千年罗汉松青葱挺拔,铭刻着岁月变迁的痕迹。古树掩映下,一座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浮现在眼前,木活字印刷术就在这里生根发芽。
木活字印刷术被誉为世界印刷术里的“活化石”,小河乡的“益兴堂”木活字印刷坊,是迄今为止我国仅有的几处木活字印刷活态传承作坊之一。近年来,小河乡深入挖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历久弥新、焕发新彩。
今年6月,小河乡被评为第四批浏阳市示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乡镇。
匠心传承百年
传统技艺迎新生
小河乡木活字印刷术发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完整保留了“雕刻字模、捡字、排版、印刷”等全套木活字印刷技艺。彼时,“益兴堂”木活字印刷坊创始人潘顺烈从江西学会木活字印刷术,成为了湘赣边界著名的谱师。经过代代相传,这一门技艺得以传承至今。
“一开始,木活字印刷术主要用于修缮族谱。”浏阳木活字印刷术长沙市级非遗传承人吴汉涌说,当时远道迁徙而来的客家人,为了留存历史,非常注重修辑族谱,这也成为了木活字印刷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然而,由于现代印刷技术的兴起,电脑排版、铅字印刷被更多人选择,木活字印刷术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发受到重视,这门传统技艺也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在沉寂多年后再次迎来了生机。
2018年12月,以“益兴堂”为代表的浏阳木活字印刷术被列为长沙市非遗保护项目。而“益兴堂”传承六代,至今已有160多年,藏有自清朝道光至民国时期历代谱师刻制的大大小小8万多枚梨木字模。
用墨均匀刷在已经排版好的印版上,铺上纸张,再使用平刷来回抚平,揭下纸张,一幅幅活字印刷成品跃然纸上……吴汉涌现场向记者展示了木活字印刷的手法。与现代印刷品的工业气息不同,木活字印刷出的成品字形清隽,版式古朴,纸墨清香扑鼻而来。
据吴汉涌介绍,木活字印刷术分为选料备料、字坯制作、字模雕刻、捡字排版、印刷校对、拆版还字、分册折页、盖印编号八道工序。而由“益兴堂”历代谱师摸索总结和传承下来的字模雕刻技法——反字直刻,不需要在字坯上写反字,而是直接按刀法雕刻字模,进一步提高了效率,也极为考验“谱师”的手艺。现在,吴汉涌的两个外甥已经接过了这门手艺,成为了“益兴堂”木活字印刷坊的新一代传承人。
建设木活字印刷展示馆
培育小小传承人
为了更好地展示木活字印刷术,小河乡投资200万元建设的木活字印刷展示馆于去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展馆分为“木字浏香”“字在益兴堂”“字由字在”三个展区,通过声、光、电、实物等形式完整地展陈了木活字印刷术的演变、文化渊源以及印制工艺流程。
“现场还有木活字印刷非遗第五代传承人活态表演刻字、版画印刷等,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制作文创产品。”小河乡相关负责人说,每到节假日,展馆便成为了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为适应时代和市场的需要,小河乡还推出了非遗文创产品,如木活字印刷的《千字文》《百家姓》、家风家训、诗词等,深受游客喜爱。
与此同时,小河乡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严坪完全小学在五、六年级开设《让木活字印刷术走进课堂》校本课程,选择适合小学生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材料,从纸剪模板临摹到研习雕刻,课程内容层层递进,并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培育了一批小小传承人。
除了木活字印刷术,客家山歌、七醋等传统文化和技艺也在保护中得以传承。今年,小河乡被评为第四批浏阳市示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乡镇。“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弘扬传统技艺,让传统文化迸发新光彩。”小河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非遗浏传 | 小河乡:镌刻匠心,百年技艺迎新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