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原版的海子和王小波,文学界的Vintage入坑指南
1979年,《花城》杂志在广州创刊,得名于秦牧先生的名篇《花城》,为中国文学打开了“南窗”。《花城》汲取广东“开风气之先”的改革精神,始终秉持独立精神、人文立场、新锐主张的宗旨,被誉为全国纯文学期刊 “四大名旦”之“花旦”,见证且助力了中国文学乃至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
一万个读者心里有一万个《花城》。创刊40余年以来,《花城》以独到、新锐的眼光,率先发掘、刊发了许多后来在文学史上光彩夺目的名家、名篇。她始终怀着一颗火热的文学初心,坚守开放、包容、探索的文学理念,成为中国先锋文学的重镇。
提起《花城》,你印象最深的作家是谁?哪一部作品又是你心头的白月光?
1980年第1期的《花城》刊登了毕必成的电影剧本《庐山恋》,这部动人的爱情作品拍成电影后轰动全国,一举成为当代电影经典。
1986年第6期的《花城》发表了被多家编辑部拒稿的《平凡的世界》,从此路遥和这部作品,连同那句著名的编者按:“耕春的惊雷即将震醒山野,黄土地即将解冻”一同被写入了中国当代文学史。
1989年,“还没有在刊物上发表过一个字”的作家毕飞宇,把自己的稿件《孤岛》寄给了《花城》。编辑朱燕玲在一堆“清仓货”中翻出了这篇文章,在1991年第1期发表了毕飞宇的处女作,毕飞宇的文学之路就此起航。
1990年第4期的《花城》在海子卧轨逝世一年零四个月后,发表了那首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94年第3期的《花城》发表了饱受争议的先锋派作家王小波那篇著名的《革命时期的爱情》,此后《花城》又相继刊登了《绿毛水怪》《白银时代》《2015》等作品。
90年代初,《花城》开始注重对小说形式的探索,追求一种自觉的文本意识,开设了“实验文本”栏目,连续推出了一批在文坛有重要影响的作家的重要作品,如王小波、吕新、韩东、李洱、东西等。小说栏目成就卓著,推出了很多后来为文学史所记取的重要作品,包括阎连科的《日光流年》、阿来《行刑人尔依》、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苏童的长篇小说《我的帝王生涯》、残雪的《开凿》和《变通》、李洱的《花腔》、吕新的《抚摸》等。
《花城》与90年代勃兴的女性文学也有着密切互动。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经《花城》发表,后来成为文学史经典。《花城》还发表了陈染《私人生活》及海男、虹影、王安忆、池莉、张欣、范小青、迟子建、徐小斌等女性作家作品。
90年代《花城》的“诗歌”栏目也相当可圈可点。刊出海子、西川、骆一禾、杨多乐、李亚伟、陈东东、王寅、韩东、于坚、欧阳江河、王家新、陈先发、张枣、翟永明等诗人作品。
进入新世纪,《花城》仍持续关注青年作家,推出的青年作家包括周瑾、陈笑黎、彭湖、李傻傻、张悦然、晓航、潘萌、李红旗、朱山坡、黄金明、苏瓷瓷、包依灵、黎幺、陈思安、童末、周恺、陈志炜、慢先生、糖匪、何袜皮、默音、双雪涛、谢青皮、周功钊、笛安、班宇、王占黑等。
赫拉巴尔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塑造了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了三十五年的汉嘉,他把珍贵的图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丽的词句”。汉嘉最终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乘着那些书籍飞升天堂。每一个废纸包里的每一部旧书,都是人类文明的记录,而每一次翻开故纸堆,都是经典在人间的重现。
6月13日下午,《花城》编辑带你走进《花城》宝库,重翻故纸堆,在老杂志中重温永不磨灭的文学经典。
【直播书单预告】
1992年第2期 苏童《我的帝王生涯》
1994年第1期 史铁生《别人》
1994年第2期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1994年第5期 余华《战栗》
1996年第3期 陈染《私人生活》
1997年第3期 王小波《白银时代》
1998年第6期 阎连科《日光流年》
2012年第5期 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
2012年第6期 残雪《新世纪爱情故事》
2013年第3期 王蒙《这边风景》
2017年第1期 万马才旦《气球》
……
原标题:《原版的海子和王小波,文学界的Vintage入坑指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