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广州发现2例猴痘!广东疾控紧急提醒→
6月10日
广东疾控官网通报一则消息
广州市确诊2例猴痘病例
广东疾控官网消息,6月10日,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性。
经广东省、广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目前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症状较轻。
病例发现后,广东省疾控中心已指导广州市按照相关方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等疫情处置工作。

6月6日
北京报告两例猴痘病毒感染案例
同样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面对猴痘
公众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什么是猴痘?
#01
猴痘病毒

#02
传播源和传播途径

#03
潜伏期
一般是5~21天,多为6~13天。
#04
流行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感染猴痘后有什么症状?
以下是猴痘病例最常见的症状:
任何部位皮疹(占80.8%)
发热(59.2%)
全身性皮疹(47.5%)
生殖器皮疹(44.1%)
头痛(31.0%)
任何部位淋巴结肿大(29.2%)
肌肉酸痛(28.2%)
全身淋巴结肿大(22.1%)
乏力(19.3%)
局部淋巴结肿大(18.9%)
咽喉痛(14.1%)
(图片易引起不适)





此波猴痘疫情呈现出非典型临床表现,如疲劳和发热等前驱症状不明显,男男性行为者中的生殖器官皮疹、肛门溃疡等多部位皮肤病变。
广东疾控提醒
预防感染猴痘
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
请不要与有症状者密切接触
普通居民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居民不必过度惊慌。同样建议积极了解猴痘预防知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猴痘人际传播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在此建议男男同性性行为者积极了解猴痘防控知识,提升猴痘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避免或减少高危行为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若发生高危行为、接触高危人群或可疑动物后,出现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立即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

01
原标题:《广州发现2例猴痘!广东疾控紧急提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缅甸强震后
- 缅甸地震致云南瑞丽847户房屋受损
- 缅甸强震已致泰国曼谷13人遇难

- 李斌:蔚来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向全行业开放,如果想用热烈欢迎
- 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1644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