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市区三甲医院来到嘉定中心医院,几十年来,他见证...

2018-08-13 11: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本文原标题:《从市区三甲医院来到嘉定中心医院,几十年来,他见证了嘉定医疗水平飞跃式的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调任嘉定中心医院的吴萍山给自己设了这样一个目标。从市区三甲医院来到嘉定,他带来的不仅有技术,更多的是从人员、设备、管理上大刀阔斧地改革。在吴萍山的带领下,嘉定区中心医院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同时,嘉定的医疗水平也呈现出飞跃式的发展。

十年时间,吴萍山见证了嘉定医疗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启航的开端。

 

人物档案

吴萍山,1935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曾在仁济医院担任主治医师。1982年,吴萍山受邀来嘉定县中心医院外科主持工作,担任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1984年-1995年任嘉定区中心医院院长。在他的带动下,中心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大幅提升。

接到烫手的山芋

七月的嘉定,气温持续走高,位于环城路上的嘉定区中心医院注定无法平静。痛苦的患者、焦急的患者家属、忙碌的医护人员……门诊大厅内,所有的人都忙得团团转。

 

但置身其中会发现,虽然就诊人数众多,但整个医院并不显得杂乱。宽敞的候诊室、洒满阳光的走廊,所有的繁忙和不安在这里变得波澜不惊。

 

把时光倒流回四十年前,作为嘉定当时唯一的综合性医院,人们对中心医院的描述,却绕不开“破旧”这个词。“特别是病房,东搭一点,西搭一点,毫无规划,病床间的距离不到一尺,站个人都难。”吴萍山刚从市区调任来嘉定时,这种景象让他记忆犹新。

 

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当时全区的医疗水平。受到十年动乱的冲击,嘉定的医疗发展停滞不前,特别在外科领域,缺乏骨干力量。稍有重病、难病,就把病人往市中心区医院送,不仅对病人来说是种折磨,也增加了费用。在当时,嘉定农村就流传着“救护车一响,一只老母猪白养”的说法。这一点,吴萍山在仁济医院工作时就深有体会:“救护车医生把病人送到仁济医院急诊门口,叫病人自己进去,因为怕被仁济医生说‘这种病人也送过来’。”

 

离开仁济医院来到嘉定,无疑,吴萍山接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48万嘉定人民需要我们

刚接到时任嘉定县卫生局副局长、县中心医院党总支书记鲁福昌的邀请时,吴萍山的内心是抗拒的。随着十年动乱的结束,全国的各项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逐渐恢复,吴萍山凭借个人努力,在全国性的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在外科专业已小有成就,让他放弃三甲大医院的工作条件,来到嘉定发展基层医疗,对他来说诱惑力并不大。

 

遭到婉拒的鲁福昌并不死心,在他看来,要彻底改变嘉定落后的医疗状况,必须引进既了解嘉定,又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而家住嘉定的吴萍山和他的同事吴淞,是不二的选择。在鲁福昌数十次上门后,1982年初,吴萍山最终被他的真诚打动,决定就任中心医院外科主任。“老鲁说嘉定48万人民需要我们。”这句话,让吴萍山的后半辈子与嘉定绑在了一起。

 

当时,胆囊炎是比较多发的疾病,还有很多因血吸虫病引起的门脉高压、肝硬化病人,再加上晚期肿瘤病人,都是急难重症,手术做起来复杂。在吴萍山来之前,他们大多被送往市中心区大医院,有的病人甚至可能死在转院途中。

 

要设法提高嘉定的医疗质量,首先就要从解决这些急、难、重症的就地救治问题开始。为此,遇到危重病人,吴萍山和吴淞总会亲自操刀,并让其他医生配合做助手,手把手教“底子差”的同事。业余时间,他们俩还开设了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医生写论文发表。此外,他们对常见多发的胆道疾病治疗方案还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疗效,减少重复多次手术。通过这些措施,医生整体的手术水平逐步提高。

 

吴萍山回忆,由于农村经济还不发达,农民生了病能熬则熬,送到医院时常常比较危重,夜间急诊多,急诊手术也多。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他与吴淞轮流听班,随时待命支援。冬天睡觉前,帽子、口罩、大衣都放在固定的地方,随叫随到。而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整个科室增加了临场处置的经验,遇急诊情绪比以前放松了不少,信心、能力大大提升。

 

嘉定医疗事业迈上新台阶

毫不夸张地说,吴萍山在人、管理、设备设施上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不仅彻底改造了中心医院,也推动嘉定的医疗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1993年,嘉定区中心医院通过了市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成为全市首批通过评审的医院之一,业务水平在每年全市的考核中名列前茅。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心医院的人员结构从大专以上学历只有个位数,上升到占比50%,同时也成为全区医务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嘉定区中医医院、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输送了不少医疗骨干。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嘉定已从不起眼的市郊县成长为耀眼的制造重地,吸引了瑞金医院北院、原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亭分院纷纷落户,他们与嘉定区中心医院、嘉定区中医医院、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各大街镇医院以及分布在各个社区的卫生中心,形成了一张巨大的诊疗网,成立了“东西南北”四大医联体,打通了全区居民的“就诊关节”。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建立在众多基层医疗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之上,“把嘉定的病人留在嘉定治疗。”吴萍山这句朴素的话,不仅是他的个人目标,也成为了所有嘉定医疗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嘉定区中心医院二期工程效果图▲

胸痛中心▲

资金不够,全院“筹资”

1984年,吴萍山担任中心医院院长,从这一年开始,嘉定中心医院进入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期,给全区的医疗事业也带去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吴萍山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全院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但是,当时大学毕业生到嘉定的极少,所以,第一个办法就是引进人才。那时,有很多在外地的上海医生想调回来,但受政策限制,有一批人进不了市中心区,于是就到了郊区,就这样引进了沈徵善、陆林兴等一批人才。第二个办法就是利用第二医科大学的教学关系。中心医院当时是第二医科大学的教学基地,吴萍山就要求他们适当给人,优秀毕业生就陆陆续续来到嘉定。第三个办法是派医生到三甲医院培训、进修,提高业务水平。

“除了上面三个办法之外,还有第二医科大学派来的教研组,给我们的帮助也很大。”吴萍山说。这个教研组由五六个教授组成,和二医大学生一起住在中心医院,在带教学生的同时,也给科室业务指导。通过这些办法,中心医院的业务水平慢慢得到提升,当时,医院还开展了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等微创技术,在全市也属前列。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设备。“这个问题蛮困难的,因为要钞票!”说起这个问题,吴萍山更是打开了话匣子。当时,嘉定经济刚起步,财政紧张,怎么办呢?吴萍山又提出了三个做法。“一个是尽可能向‘上头’要点经费;二是当时经济开始改革开放,有较多私人企业,和他们搞好关系,能讨一点是一点。”而第三个做法在当时显得有些“前卫”——筹资——为医院带来了两台“大家伙”,一是购买了郊区首台CT,二是引进了化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CT是通用公司的,当时要300万元,这个数字在那时是不得了的,我们就采取筹资的办法,贷款150万元,利息由县财政支付,另外一半由医院内部筹资。”吴萍山说,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医院承诺给员工的利息达到了15%。“可以说这两台设备推动了全院医疗水平飞跃式的发展,每个科室都因此获益。”

 

再一个就是病房的问题。“我接管这个医院时,医院已经有500张床位,都是先加床,加不出再造一间房子,没有一个医院的样子。”吴萍山说,当时他就想,医院一定要重新造,而且是设计好之后造。恰好当时医院南面至塔城路全是空地,于是征了40亩土地,造了门急诊大楼、病房大楼,新增了250张床位、5个病区。

相  关  链  接

嘉定从2017年起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2017年8月,全区第一个区域医联体——瑞金北院-嘉定医联体签约成立,标志着嘉定医联体建设迈入实质性阶段。

 

目前,嘉定区按照“1+1+X”的组建模式,将区属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站)、专业康复机构和社会办医疗机构紧密联合,在此基础上与市级三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了基于地域划分的东、南、西、北四个区域性医联体。

区域临床检验中心 ▲

瑞北-嘉定医联体由瑞金医院北院、南翔医院、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成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并吸纳了一家养老机构(嘉定区第一社会福利院),辐射嘉定东部地区。

 

仁济-嘉定医联体由仁济医院、区中心医院、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菊园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华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迎园医院,以及一家民办医疗机构(颐康中医院)组成,辐射嘉定北部地区。

 

东肝-嘉定医联体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亭医院、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辐射嘉定西部地区。

 

市一-嘉定医联体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江桥医院、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辐射嘉定南部地区。

 

另外,嘉定在4个区域医联体的基础上,又在区中心医院集中规划集约化医疗服务模式,目前已经建成放射影像中心、临床检验中心、超声诊断中心和疑难病理会诊中心。在区级顶层统一部署区域医联体的基础上,嘉定又推进多个专科联盟建设。

(来源:嘉定报,记者:王安琪供图:嘉定区中心医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