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艺大咖云集,听他们谈创作
6月8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8个分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繁荣文艺创作”分论坛上,来自全国文学、舞台艺术、电视剧及网络文艺多个领域的创作者和专家聚集一堂,其中大多都是各自领域的重量级大咖,一天时间里,大家就如何在当下时代繁荣文艺创作各抒己见。
本场分论坛由中宣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市场管理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共同主办。
陈彦(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中华文明具有持续的爆发力,五四以来很多代作家都受过肖洛霍夫的影响,学习了他对民族历史的恢弘讲述,我们自己也有司马迁史家之绝唱,史记的大历史观,卡夫卡式的抽取变形,吴承恩、蒲松龄强大的想象和对现实的隐喻能力,好的作家一定是打通世界经验和民族传统,融会贯通为我所用的作家。
新语境为文学提供新命题,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持续巩固和加强中华文化主体性,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文学正是这项事关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们应该充分感同时代精神的磅礴气象,在开放、包容中赓续中华历史文脉的格局,创造与新时代新文化相适应的新的文学经典,为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留下中国文学的鲜明刻度和灿烂华章。
韩少功(海南省文联原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我非常强烈呼吁作家本人一定要避免谨防出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情况。所谓“下不着地”就是我们作家体验的经验的资源,现在不是增多,而可能是趋于减弱。以前我们的作家开会,来自国家的四面八方,社会的每个角落,很多社会的阶层,工农兵都有,都有丰富的故事,有丰富的个人经验,这些人在写作;而现在我们听到的情况是,我们作家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他的经验资源根本不够用。所谓“上不着天”就是和文明继承、传统继承有关,当然和我们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整个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也有关系。我们要读万卷书,古人的书,古为今用;要读洋人的书,洋为中用。现在很多的作家知识面、他的知识结构,和我们提出的标杆是有大距离的,洋为中用也不够,古为今用也不够。
我们现在又面临着很多新的情况,比如说人工智能,现在很多的人工智能所编造的假故事、小说、诗歌、音乐、美术,现在它们都在野蛮敲门,我估计速度很快,将来一般的文学的产品,它们是可以染指的,而且它们可以是兴风作浪的,我们要有一点警惕性。它们编造的假的经验或者拼凑的知识,对于它们来说是很容易的。它们甚至是立等可举的速度和我们人类竞争,我觉得我们的作家,特别是有大志向的作家,我觉得一定要非常警觉。我们在哪些问题上存在着风险,哪些方面要补救,哪些方面要奋斗,哪些地方要争取脱困走出危局,走向坦途。
王跃文(湖南省作协原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我觉得中国的美学经验用于表达中国故事、写中国人应该是最有效的。我自己的理解当中,这也是大家的共识,中国有独特的美学经验,从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生活在这一块文化版图上,总体上没有大的种群迁移,这种迁移也不是一种像意志的文化版图迁移,我们中国人几千人一直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跟万事万物建立了稳定的情感关系、也形成了稳定的审美习惯,我觉得这些都是作为中华美学和中国文学的经验,用于表达中国故事应该是非常有效的,同创新也是不矛盾的。我们就是要做创新,也要有一个来路的问题。我们要立足于根植传统,立足时代,同时也可以面向世界走向未来、守正创新。
陈涌泉(中国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
戏剧的不同剧种不同情况千差万别,应该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发展策略,对濒危剧种重点加以保护,对发展相对成熟的古老剧种发挥其独特优势。活泼清新的清新剧种,不妨排一些现实题材的作品,我们要像保护动植物多样性一样保护剧种的多样性,防止剧种的泛化与趋同,要坚持三并举走向多样化,尊重个体性,拒绝一刀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这一代戏剧人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传承民族文化,演绎时代故事,推出一大批反映社会变革体现人民群众火热生活及精神生活的戏剧佳作,不断用美的创造点亮戏剧舞台,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谱写新的篇章。
张曼君(导演)
在现在这么伟大的时刻,有这样的文化强国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一种精神的号召下、感召下,作为我们的演艺界,我觉得可以实践着刚才说到的“中国演剧学派或者中国学派的一种可能”,对中国的导演来讲,可能会更有支撑,更有信心地走进未来。
郝戎(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中国的话剧怎么能够汲取传统的演剧艺术,能够以中国人的视角讲中国人的故事,说中国人的话展现在世界的话剧这一载体上,这是对当代话剧人的一个命题。思路就是在中戏创办京剧系,去年在全国范围内我们又是首家,又把中国的曲艺专业终于纳入了中国大学的学科体系,在中央戏剧学院今年招了第二个曲艺班。
大的层面来讲,填补了一个空白,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有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唯独没有曲艺学院,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是我们自己的,中国演剧体系的构建,我说的是话剧,一定是建立在话剧、戏曲、曲艺三位一体的学科构成上来进行探索。
侯鸿亮(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
《山海情》给我一个最大的启发就是我们真的是需要做时代的记录者。因为不做《山海情》的话我可能真不知道有一百多万的西海固移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也不知道大概有到2021年的时候差不多有1800多名的扶贫干部牺牲在他们的工作一线,这个都是采访的时候了解到的。《山海情》对我们来讲不是一个村一个镇的生活改变,而是对国家的扶贫政策有影响,甚至说对联合国的扶贫政策也会有影响,这是一部电视剧能够带给我们的启发。这是特别难得的。
李京盛(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
我个人觉得现实题材是中国电视剧创作当中成就最大的题材领域,我们的很多爆款,我们很多具有高口碑、高收视的作品大部分是现实题材创作。所以我说坚持现实题材创作是我们繁荣文艺创作的第一个任务。
现实题材创作比起历史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我觉得有它更独特的难度,就是如何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理解生活,通过这些生活故事给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故事当中的人和故事之外的观众能够提供一些什么。
下一步我觉得现实题材创作面临的更大问题,应该是创新。其他题材也是要创新,但是现实题材的创新,我觉得面临的需求更迫切。因为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不断地改变,由此带来的生活观、价值观、恋爱观、职业观等等,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它会层出不穷,不断地更新迭代,你认识了今天的生活有了一部作品,两年以后可能又有新的生活涌现出来,跟今天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创新来讲对于现实题材当务之急是最迫切的任务,需要重新发现生活的故事,需要重新体会不断出现人们的社会情绪、情感变化,这就需要创作者确实要保持对生活的一种敏锐感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