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启动夜生活节,如何理解夜经济?
海报设计 郁斐
近日,2023年上海夜生活节在BFC外滩金融中心正式启动,本届夜生活节以“夜上海 相见不晚”为主题,围绕“街区、水岸、社群”,将在线上线下陆续推出体育运动之夜、书香夜读时刻等200多个特色活动。
上海素有“火树银花不夜城”的雅称,夜间活跃度多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据统计,去年上海全市夜间消费总规模达到了4918亿元,全天消费额有六成以上发生在夜间。
不仅是上海,夜间一直是各大城市消费活跃的时刻。商务部关于城市居民消费习惯的调查报告显示,城市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全天销售额的50%。
上海在6月推出夜生活节,顺应了市民的需求和期待。尤其当夏天来临时,夜晚更加热闹,一些网友表示,“天气热了,白天出门太热,晚上凉爽,出门既能购物又能散心”。
城市的夜间经济主要是由第三产业所引发的经济构成模式,我国服务业在经济整体中的份量越来越高,对拉动经济的增长功不可没。夜生活节的举办,也符合政策的要求。去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全面促进文化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发展夜间经济”。
那么,如何定义“夜间经济”?
整体看来,夜间经济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
经济属性强调夜间发生的经济活动,主要指与休闲、娱乐等服务业有关的生产或消费行为。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毛中根等学者发表的《夜间经济理论研究进展》一文,夜间经济是以城市空间为依托,发生在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以服务业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
社会属性强调在夜间城市这个公共空间内发生的各种日常活动和社交行为,例如遛狗、散步和做游戏等。
与夜间经济相伴生的还有一个概念,即“24小时城市”。上述一文提到,影响夜间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消费者感知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业态多样性和政策环境等四个因素。具体来说,女性相较于男性,感知安全度更低。交通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对发展夜间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丰富多元的业态形式能显著提高消费者的参与意愿,激发城市夜间活力。
国家政策方针与新闻媒体报道可营造出一种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认知与行为。例如,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市,正是由于新闻媒体非常积极地强调现场音乐对国家文化、社会和经济活力的价值,才使得现场音乐成为其夜间经济的核心。
可见,夜经济与地方文化特色、生活方式也有所关联。英国的夜间经济主要是酒吧、夜总会等酒精消费场所,商场、游乐场、博物馆、景点基本不在夜间开放,夜生活相对比较单一。相对而言,亚洲地区的夜间经济就要丰富很多。例如,北京簋街夜晚经济的特色在于吃,极为火爆,往往夜里两三点生意依然红火,不少餐厅24小时营业。
那么,如何衡量各具特色的城市夜经济的活跃程度呢?
以媒体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报告为例,该报告依据夜间出行、夜场电影、夜间公交、夜间灯光、酒吧和新兴展演空间等6个领域内的数据表现,所占权重分别为15%、20%、15%、10%、20%、20%,从而对各城市的夜间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数据结果显示,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成都、广州。除了成都,其他四座城市皆为一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夜经济不仅发生在线下,也存在于数字空间。由平台企业发布的《数字点亮夜经济报告(2020)》显示,从线上外卖订单的交易额来看,夜间外卖占全天的比重从2018年的35.4%,已经提升到2019年的36.4%。
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夜间餐饮是其中重点,即衡量中国城市夜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指标。《数字点亮夜经济报告(2020)》显示,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沙等12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大型城市中,城市夜间消费占比为43%,其中,夜间餐饮消费占比近4成。例如,前不久火出圈的淄博烧烤,便吸引各地考察组赶赴淄博实地考察夜间经济。
淄博以烧烤为特色的夜间经济,吸引更多的是年轻群体,也被赞誉为增强了城市的“年轻气质”和“年轻指数”。年轻人是夜间消费的主力军,酒吧、电影院和展览空间相对是偏年轻化的业态。
但如果从夜间经济的社会属性来看,夜经济也包括在夜间城市这个公共空间内发生的各种日常活动和社交行为。夜经济应该距离市民生活更近,并应为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的夜经济业态形式。例如为带孩子的家长、见朋友的老年人等,提供合适的夜生活场所与文娱形式。因此,可从更丰富多元的夜生活场景入手,挖掘更多夜间经济潜能。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