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
  • +1
    149

BMW卓越城市讲堂|诸大建:循环经济助推韧性城市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2023-06-06 20:35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在第三届宝马集团中国可持续峰会 2023 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同济大学资深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讲述如何以循环经济助推韧性城市。(06:22)
2023年6月5日,在第三届宝马集团中国可持续峰会 2023 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同济大学资深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以《循环经济助推韧性城市》为题,讲述要改变传统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线性流程,需要依托循环经济的两种基本框架,即技术性循环和生物性循环。而在城市之中,具体的循环经济模式也可由此扩展而来。

这两种循环模式,来自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蝴蝶图。技术性循环指的是,针对不可再生的矿物质资源,要采取3R的办法,即少用一点(Reduce)、再利用(Reuse)、回收循环(Recycle),有时还再加上从设计就拒绝产生废弃物(Rethink/Refuse),这种办法多适用于制造业。而针对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需要考虑生物性循环的办法。比如,可降解的包装物,又如,以湿垃圾制作堆肥,等等。

诸大建认为,在这两大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城市中进行延展,生成更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

比如,“无废城市”,就可视为遵循技术性循环的“3R”原则。

而所谓的“菜园城市”,比如都市农业、桑基鱼塘,以及在阳台上做鱼菜共生系统,都是利用自然的能力,去构建循环,即生物性循环。

诸大建最后提到,针对城市的空间和用地属性,还有“再生城市”这一模式。就是对城市废弃工业用地的再利用,比如在矿坑中建设酒店,不必占用新的地块去进行一轮拆建,而是对矿坑进行生态修复,并结合已有的空间结构去建造。即棕地再生。

“对生产-消费,假如你原来带着线性经济、单通道的思维,今天要想的就是一个闭合回路,一种新的生活模式。所谓单通道,简单来说,就是从摇篮到坟墓,东西最后是扔掉的。而闭路是从摇篮到摇篮,后面的一个摇篮,指的是一开始就要想到东西最后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社会革命,这是一个城市革命,这是一个生产革命,这是一个消费革命。我希望这个会议带给你这样的信心,你再带回去,把种子扩展开来。”诸大建在总结中说到。

    责任编辑:王昀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49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100)
    发表
    热评论
    婚姻自由,结婚理由,离婚也自由。都是成年人了,应该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2017-08-20 ∙ 辽宁
    回复
    举报
      1 不要因为暴力裹上了家庭的外衣,它就不是暴力 2 婚姻法应该加大对出轨方的利益惩罚制度,让出轨的成本更高 3 新婚姻法对女人的保护越来越低,如果离婚,男方不仅要付费供养孩子,还要一并供养养孩子的全职妈妈
      2017-07-24 ∙ 广东
      2
      回复
      举报
        家事审判改革的目的在于“治愈家庭”,家事案件不能“一判了之”。--现在法官、特别是年轻法官太"嫩",缺乏社会阅历与生活经验,别说“治愈家庭”,“一判了之”有的也可能判不好。有一个案例,丈夫头颅手术后残废了,其妻告丈夫阳痿要离婚,声称"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官居然支持那女的诉求,说那男的生病也是一种错。判离婚。如果男的脑手术残废前阳痿,女的要离婚"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官支持女的无可厚非,可男的脑手术残废后阳痿,女的要"追求幸福的权利"离婚,成立吗?这分明是家庭遗弃,可法官说了算。
        2017-07-24 ∙ 浙江
        回复
        举报
        • 天安门上太阳升我觉得法官判案确实没错 也许和传统道德观念背离 但是女性的确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凭什么让一个有正常需求的人独守空房?
          • 2017-07-24 ∙ 湖南
            5
            回复
            举报
        • 五针松回复天安门上太阳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用法律支撑外,得靠道德观念维系。过分追求个体私权,这就是法律要调整的事,婚姻有契约的意义。
          • 2017-07-27 ∙ 浙江
            回复
            举报
        难道不能参考国外的吗
        2017-07-24 ∙ 未知
        回复
        举报
          家暴伤害除外
          2017-07-24 ∙ 上海
          回复
          举报
            制度改革,一切都还在摸索中。法理与人情矛盾难解,希望能有最理性的平衡。
            2017-07-24 ∙ 山东
            回复
            举报
              法官并非当事人,法官应该想一想如果庭上离婚的是自己,自己会怎么做,如果是自己受到不法侵害,是否会接受这样的冷静期呢,
              2017-07-24 ∙ 四川
              3
              回复
              举报
                一般要离婚的基本都是不得已才离婚的,冷静期有用吗,况且很多离婚的原因是当事人一方犯了难以原谅的错,法律还是冰冷的,结婚,离婚
                2017-07-24 ∙ 四川
                14
                回复
                举报
                  现代婚姻很多都是经济组合,属于打扮的多,婚姻法逐渐被弱化
                  2017-07-24 ∙ 未知
                  回复
                  举报
                    我觉得这样做是对的
                    2017-07-24 ∙ 山东
                    4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婚姻自由,结婚理由,离婚也自由。都是成年人了,应该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2017-08-20 ∙ 辽宁
                      回复
                      举报
                        1 不要因为暴力裹上了家庭的外衣,它就不是暴力 2 婚姻法应该加大对出轨方的利益惩罚制度,让出轨的成本更高 3 新婚姻法对女人的保护越来越低,如果离婚,男方不仅要付费供养孩子,还要一并供养养孩子的全职妈妈
                        2017-07-24 ∙ 广东
                        2
                        回复
                        举报
                          家事审判改革的目的在于“治愈家庭”,家事案件不能“一判了之”。--现在法官、特别是年轻法官太"嫩",缺乏社会阅历与生活经验,别说“治愈家庭”,“一判了之”有的也可能判不好。有一个案例,丈夫头颅手术后残废了,其妻告丈夫阳痿要离婚,声称"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官居然支持那女的诉求,说那男的生病也是一种错。判离婚。如果男的脑手术残废前阳痿,女的要离婚"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官支持女的无可厚非,可男的脑手术残废后阳痿,女的要"追求幸福的权利"离婚,成立吗?这分明是家庭遗弃,可法官说了算。
                          2017-07-24 ∙ 浙江
                          回复
                          举报
                          • 天安门上太阳升我觉得法官判案确实没错 也许和传统道德观念背离 但是女性的确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凭什么让一个有正常需求的人独守空房?
                            • 2017-07-24 ∙ 湖南
                              5
                              回复
                              举报
                          • 五针松回复天安门上太阳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用法律支撑外,得靠道德观念维系。过分追求个体私权,这就是法律要调整的事,婚姻有契约的意义。
                            • 2017-07-27 ∙ 浙江
                              回复
                              举报
                          难道不能参考国外的吗
                          2017-07-24 ∙ 未知
                          回复
                          举报
                            家暴伤害除外
                            2017-07-24 ∙ 上海
                            回复
                            举报
                              制度改革,一切都还在摸索中。法理与人情矛盾难解,希望能有最理性的平衡。
                              2017-07-24 ∙ 山东
                              回复
                              举报
                                法官并非当事人,法官应该想一想如果庭上离婚的是自己,自己会怎么做,如果是自己受到不法侵害,是否会接受这样的冷静期呢,
                                2017-07-24 ∙ 四川
                                3
                                回复
                                举报
                                  一般要离婚的基本都是不得已才离婚的,冷静期有用吗,况且很多离婚的原因是当事人一方犯了难以原谅的错,法律还是冰冷的,结婚,离婚
                                  2017-07-24 ∙ 四川
                                  14
                                  回复
                                  举报
                                    现代婚姻很多都是经济组合,属于打扮的多,婚姻法逐渐被弱化
                                    2017-07-24 ∙ 未知
                                    回复
                                    举报
                                      我觉得这样做是对的
                                      2017-07-24 ∙ 山东
                                      4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中国航天步履不停
                                        • 中方:目前中美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
                                        • 上海“五五购物节”4月底启幕
                                        • 阿迪达斯一季度营收增长13%,营业利润6.1亿欧元
                                        • 京东外卖:日单量已突破1000万单
                                        •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也比喻那些充满理想主义、执著追求信念但常与现实脱节的矛盾人物‌
                                        • 宋朝范仲淹的文章《岳阳楼记》中,“不以己悲”的上一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