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于芒种:青梅落、笋成林,漫漫长雨中的无尽夏

2023-06-06 12: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日芒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这是一个最关心粮食与蔬菜的节气。

“芒种”之“芒”,指这一节气中,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抢收已迫在眉睫;“芒种”之“种”,则代表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到了播种的节令。由此,溽暑已经到来的、让人终日恹恹只想躺平的芒种,却是农人一年中的第一个大忙时节,是名副其实的“忙种”。

老树画画所绘《芒种》

一、劳作的庄严

抢收和耕种交织在一起,芒种所在的整个农历五月都忙碌异常。由此,与芒种有关的诗歌,几乎都会提及农事。

我们所熟悉的那首白居易的《观刈麦》中写: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非常擅长写人现实所迫时身体感受与精神意志的割裂状态。在著名的《卖炭翁》中即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异曲同工,写尽渺小的个体淹没于巨大的、无尽的劳作中,读来摧人心魄。

而“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战战兢兢抱着幼子希望能捡些遗穗充饥的妇人,则是一向追求精准简练的白居易以寥寥几笔刻画出的古典中国版本的《拾穗者》。

法国画家米勒著名的《拾穗者》

大抵世界上真的有一种通约的贫穷,与通约的悲悯情怀,《圣经·旧约》中同样主张:“按照当时以色列的律法规定,以色列人不可在收割的时候收割在农田角落上的庄稼,不准清理田间掉在地上的麦穗,好让有需要的人、寄居的、孤儿和寡妇捡拾剩余的穗。”

悲悯之外,罗曼·罗兰热情歌颂着的是这些拾穗者所表现出的庄重,他认为,以米勒的《拾穗者》来看,画中每一个人的动作都不大,但是你仍然感觉她们举手投足之间如有雷霆万钧之力,她们如雕塑一般凝固的姿态近于永恒。

《拾穂者》细节

中国绘画怎样描绘农夫、农妇?在今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胤禛耕织图册》中可以看到。这套画是雍正帝在登基前由画师仿照康熙帝御制的耕织图册精绘而成,图册现存52页,每幅画上都有胤禛的亲笔题诗。

《胤禛耕织图册》

胤禛在图中“插秧”一册的题画诗中写:

令序当芒种,农家插莳天。

倏分行整整,停看影芊芊。

力合闻歌发,栽齐听鼓前。

一朝千顷遍,长日正如年。

相比于那种描写劳作之疾苦的诗作,胤禛的诗作写得欢愉轻盈,“行整整”“影芊芊”,有浓郁的美化劳作和“劝农”的意味。这与“耕织图”这种画题相关,“耕织图”出现于南宋,描绘劳动者耕作与蚕织的场景,是关于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的美好农业图景的想象。

《胤禛耕织图册》中携孩童的妇人

我们常用庄严感、宗教感来形容一些更为宏大的、不可亲近的事物,而或许如米勒画《拾穗者》,或许如中国从宋代开始就一遍一遍地绘制《耕织图》,庄严总在平凡的生活和虔诚的劳动中。

宋代楼璹在他绘制的《耕图》其中一幅的题画诗中写: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农人总是珍爱着植物,他们从不为殚精竭虑的照拂感到绝望,他们从忙碌中获得对于生命与生活的掌控感,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付出着。

梵高 《午睡》中金黄色的困倦、麦子和梦乡

为芒种与农人的劳动成果写一首颂歌吧:“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林清玄如是说。

二、芒种时节的闲适与苦恼、紧迫与漫长

同样的时节、风物在不同境况的人那里会产生不同的回响。

试看同样写作于芒种时节的两首诗,其一为宋代陆游的《时雨》: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其二为明朝徐渭的《补屋》:

僦居巳六年,瓦豁绽椽缝。每当雨雪时,举族集盆瓮。

微溜方度楣,骤响忽穿栋。有如淋潦辰,米麦决筛孔。

五月候作梅,一雨接芒种。菌耳花箧衣,烂书揭不动。

樵子不上山,薪炭贵如矿。生平好楼居,值此念愈踊。

数椽犹僦人,安得峻栌栱。买瓦费百钱,巳觉倒囊笼。

命工勿多摊,擘艾聊救痛。

两位诗人都在芒种时节遭逢一场大雨。如我们所知,芒种以后,长江江南沿岸进入梅雨期,雨落时,懒懒地躺在竹床上的陆游听到雨打在庭院里不同的树木、器物上发出奇异的声响,闻到淋着雨的架藤发散出幽香。

陆游故居 沈园 在今绍兴

雨落在写诗时境况窘迫的徐渭那里则有些杜诗中的“沉郁顿挫”之感,他简陋的居所瓦已破,椽绽缝,真真“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需要用各种盆、瓮来接雨水。而霉菌还霉烂了箱子里的衣裳,水汽让书籍折叠腐烂,连书页都打不开。当然,徐渭的困窘与他的性格关系极大,不全赖时运。徐渭一生狂狷,多次自杀,钱财随手散尽,至晚年贫病交加,所蓄书籍数千卷变卖殆尽,常至断炊。

徐渭出生的青藤书屋 同样在今绍兴

芒种时节常常表现出有趣的两面性,一边是“三夏”(夏收、夏种、夏管)热火朝天的大忙,一边是漫长的阴雨带来的情绪的平静乃至消沉。如宋代赵师秀《约客》中写的在苦雨中的等待:“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芒种和接踵而来的梅雨季都在讲述着时间的奥秘——哪怕在最紧迫的情境中,我们也总需要一些耐心。《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即有“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中写曹操与刘备:“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原本有些凶险意味的试探,因为这一碟青梅、一樽煮酒显得和缓体面许多。

青梅煮酒已不常见,仲夏时节,倒是适宜做浸泡青梅酒和发酵青梅酒。前者简单,用米酒或者黄酒放冰糖,浸泡新鲜青梅果即可;后者则是以青梅果堆积发酵生成青梅酒,道理和葡萄酒类似,难度比较高,也比较少见。

《海街日记》制作青梅酒

在吴地风俗中,芒种时人们还有“贮梅水”的习惯。《食物本草》中说:“梅雨时,置大缸收水,煎茶甚美,经宿不变色易味。贮瓶中,可经久。”《茶解》中写道:“烹茶宜甘泉,次梅水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

徐士能的《吴中竹枝词》中就以梅水为题写道:

阴晴不定是黄梅,暑气燕燕润绿苔。

瓷瓮竞装天雨水,烹茶时候客初来。

《海街日记》剧照

梅酒、梅水从贮存到启封之间延宕着漫长的时间,等待变得有意义。

三、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流光容易把人抛,一个个新的节气的到来,总在提醒着我们,很多事情还没有正式作别,就已匆匆而逝。

俗语称,“芒种蝶仔讨无食”,芒种时节,花期已过,蝴蝶已经没有花粉可采了。《三礼义宗》中记载:“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

由此,爱重自然的古代中国会在芒种时节举办饯花神仪式。《金瓶梅》第五十二回中写:“吴月娘因交金莲:‘你看看历头,几时是壬子日?’金莲看了说道:‘二十三是壬子日,交芒种五月节。’”《红楼梦》中第二十七回中写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复刻的送花神仪式 图片来自网络

独属于芒种所在的梅雨季节的风俗还有悬挂用于祈求驱散雨和阴霾的扫晴娘。

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述:

“凡岁时不雨,家贴龙王神马于门。瓷瓶插柳枝,挂门之旁。小儿塑泥龙,张纸旗,击鼓金,焚香各龙王庙。群歌曰:‘青龙头,白龙尾,小孩求雨天欢喜。麦子麦子焦黄,起动起动龙王。大下小下,初一下到十八。’

初雨,小儿群喜而歌曰:‘风来了,雨来了,禾场背了谷来了。’雨久,以白纸作妇人首,剪红绿纸衣之,以苕帚苗缚小帚,令携之,竿悬檐际,曰扫晴娘。”

有趣的是,我们对于扫晴娘或许不熟悉,但大抵都见过这种习俗传到日本衍生的晴天娃娃。

无论是送花神仪式中用彩色的丝缕装点树枝,还是悬挂穿着花红柳绿的纸衣的扫晴娘,似乎都是古人很难接受繁华落尽,急于再装扮出一种热闹景象。

也可能是大家受不了长夏的闷热或南方梅雨的阴郁,出于驱散瘴气与毒虫和高扬一种能够振奋人心的力量的需要,芒种以及在芒种时序区间中的端午节的装饰和风俗可谓五花八门,斑斓缛丽,有记载道:

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幼女剪彩叠福,用软帛缉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抽作大红朱雄葫芦,小儿佩之,宜夏避恶。家堂奉祀,蔬供米粽之外,果品则红樱桃、黑桑椹、文官果、八达杏。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洒床帐间,以避虫毒。

清 十二月月令图 五月卷

芒种三候有两候都是关于沉寂:芒种一候螳螂生。螳螂在去年深秋时产子于林间,此时感受到悄然而生的阴气,破壳而出;芒种二候鵙始鸣。鵙即伯劳,“伯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以声命名。枝头上的伯劳声声是别春之离愁,暗示酷暑已至;芒种三候反舌无声。“反舌”即百舌鸟,能够学习其他鸟叫。反舌感阳而发,感应到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

一切要静下来了,夏也已深,如范成大的《喜晴》所写: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豁然落下的梅子、已经蔚然成林的竹子、无边无际的连绵的雨、时晴的傍晚绚烂的云,都在讲述着盛夏的故事。

排版 | Lithium

主编 | 魏冰心

原标题:《关于芒种:青梅落、笋成林,漫漫长雨中的无尽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