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活记忆⑩|摄影师楼定和:留下虹镇老街不可复制的画面
“虹镇老街是上海滩比较有名的穷区,很苦的地方,很乱的,而且名声也不是最好听。能够拍下来,也是缺少的历史,人家不重视的历史,我把它重视起来,这就促使我天天去拍。”陆陆续续地,他为这片上海最大市中心的棚户区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我昨天翻一翻,怎么这么多都有的,那些人啊那些楼,看得入神了,饭都烧焦了。”
摄影师楼定和。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地点:上海市虹口区档案馆
时间:2018年3月28日
澎湃新闻:介绍一下您进入虹镇老街进行拍摄的情况?
楼定和:我喜欢上摄影的时候,想着拍拍老街的印象,就抱着照相机来看看虹镇老街,因为住在这附近有点印象,但难得拍一张。那是八几年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过来走走,以前还真不大敢进去,因为里面的弄堂曲曲深深,很厉害的,又是工作,胶卷也蛮紧张的,利用单位里的胶卷拍两张。后来到了报社里去打工的时候,有点任务来拍两张,这个片子都要交掉的。后来,我提前退休了之后,买了照相机,把身体养了一养,在2010年,09年年底的时候就开始,下决心专门到虹镇老街去拍。为什么?虹镇老街是上海滩比较有名的穷区,很苦的地方,很乱的,而且名声也不是最好听。能够拍下来,也是缺少的历史,人家不重视的历史,我把它重视起来,这就促使我天天去拍。走过路过去拍一点,后来着重拍。着重拍我就拿着照相机,看着天气变化、注意时间,就到虹镇去拍。
2013年10月,虹镇老街夜景。 楼定和 供图澎湃新闻:和周围邻里的关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楼定和:在虹镇地区拍,周边的北街里、张桥路、老街里形形色色的人,三教九流,这种都认识一点了,赤膊光膀子的,在他家里的,都能够拍到,名字也叫得出,姓什么,什么地方来的都知道。
认识的人多了,他们也会一直跟我讲:“你好天不要来拍,你下次下雨天来拍一次”。我说:“好的,下雨天(来)”。“下雨天水涨得很高,你敢来拍吗?”怎么会不敢?有一次大暴雨,照理说这种暴雨是不敢出门的,我是不管了,拿了一把伞,换了双凉鞋,就到虹镇里来拍。一路走过来,一路拍进去。到了虹镇里面,确实是在这种天气下第一次进去,黑漆漆的,很大的雨,暗得不得了。我撑着伞在里面走,水到我的(大腿)这上面,又是窨井里的污水泛出来,这是蛮恶心的。到人家家里避一会儿雨,再拍了点照片,他们泼水的镜头什么,等雨稍微停了再去拍。时间长了,他们想你虹镇一直来的,也认识你了,就不忌讳什么了。再后来他们看到我也送点水、饮料,“辛苦了,这么热的天,这么冷的天都来拍”。有时候吃饭在一起吃,跟他们这个关系搞得蛮好,确实是拍了很长时间。也碰到他们生病了,我买点水果带给他们,他们很感动的,“你拍照片跟我们这么好,一般人家不肯这样子。”有的时候照片拍好了,去印大照片送给他们,他们很开心的。
下雨天虹镇老街的排水非常成问题。 楼定和 图2012年以后,认识了瞿永发(虹镇老街的藏书家),等他们搬家的时候,在他家里拍,他吃饭、炒股的时候这种镜头我都可以给他拍。拍好没多久就他们就开始搬了。我有时候也过来拍拍,还有他看到自己家搬的画面。他们里面有的人家看到了也叫我过去拍,包括弄堂里搬沙发,阳光很好的时候的镜头,逆光下面的小孩,有三张照片,小孩离开老街,老人还朝里面,还在留念着朝里面走,里面还有一个中年人,是在夹缝里生活这样三张照片,这三张照片确实是蛮有点象征性的,虹镇老街的现场。
2012年8月,瞿永发(中)和邻居在弄堂里纳凉聊天。 楼定和 供图澎湃新闻:有被拒绝的时候么?
楼定和:会有一些怨声载道的居民说,“你拍什么?”不允许拍,他硬是阻止,我就不去拍了。包括我曾经在虹镇老街里面拍了一个倒马桶的人,虹口档案馆的书里面用到过。那时候他妈跟我蛮熟的,她看我一直在拍的,她说:“你快点拍一点,以后没有倒马桶的情况了”。会有一些知书达理的人跟我说,“你拍点这个照片好的,以后就拍不到了”,所以我也就不多解释了。
我要拍到虹镇老街比较典型的场面,比如洗澡什么的,这里(虹镇老街)296弄我拍好洗澡了,想想张桥路是不是有洗澡呢?我就去张桥路拍。那天很晚了,我走过看到一个人在洗澡,我也不认识他,不熟悉,我就说:“哎呦,老先生,我想拍你的洗澡可以吗?”“好!你拍。”我想给我拍的嘛,因为太暗,我用手电筒打打光,他说:“随便你”。我就三脚架搁好,然后手电扫一扫就拍下来了。拍的时候我想这个人怎么会同意我拍呢?人家都比较反感拍照片的。等他澡洗好,水冲好以后,他跑进一家人家进去。原来是他老婆跟他讲了,“这个一直来拍照片的人,帮我们小孩拍的照片”。
2016年7月,张桥路190号门前的“热战”。 楼定和 供图澎湃新闻:讲讲老街里的人情味。
楼定和:有时候在虹镇老街拍照片,刚刚来还陌生的时候可以在里面走6个小时,后来来的时候虽然是6、7个小时,聊天聊掉两三个小时。他们看到我就拉着坐一会儿,聊聊做什么的。他们认识我,有时候家里这种门牌也就送给我了,上面有虹镇老街几个字,家里一块老牌跟新牌送给我,“做纪念吧,你拿去。”那么我就帮他们家里拍点全家照。包括像(虹口档案馆收集)这种门牌,都是我一块块给他们拿过来,我来拍照片的时候发觉哪一块门牌是没有住户的,就把它抠下来。口袋里带一把钻子撬下来,这样子收集了不少。(虹口档案馆收集)这个橱,还是刚刚前两天拐进去,问人家要好,跟人家商量好,然后拿过来的。包括后面那个桌子,别人家里空着的花篮桌,还有面盆架子,在很暗的一户里找到的,我说:“这个面盆架子只有这种地方用,新房子里谁也不用面盆架。”就这样子跟人说,把它收集过来的。
2018年3月,动迁拆除工作正在进行。 楼定和 供图逐渐逐渐拍,也累积了很多,原先我以为大概5、60G的照片吧,现在一算不止啊,不得了的照片。我昨天翻一翻,饭都烧焦了。实在太多了,老街里的光影,理理越来越多,怎么都有的?以前拍的时候,拍好也就一扔忘记了。现在整理,看看原来里面的生活是这样子的,仔细瞧这个人是谁,那个人是谁,都认识的,想得起来。
就是说我不光在拍虹镇老街的照片,一方面也了解了虹镇老街的历史,也认识了不少人,也留下了很多虹镇老街不可复制的画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