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许倬云|老百姓起来,国家才安定
在心里构建一个理想世界
然后先修己,再安人
许倬云先生造访
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留影
我一直认为,中国自古有士、农、工、商之分,“士”是精英阶层,最多占四分之一人口;另外四分之三左右,是一般老百姓。
士受的教育不错,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是在儒家,以及儒家和道、佛两家的互动。但一般老百姓没有那么精英的程度,所以在权力结构上他们没有发言权,在国家的政治上他们没有发言权,在社会自我救济上也惯性地等待精英阶层伸出援手,我觉得这个情势应该改过来了。
01
将“生活圈”当作教育的环境
我要让老百姓做我的读者。
这些人起来国家才安定——这不能靠书房教育,不能靠学校教育,要靠生活教育。也因为这个理由,我常常鼓吹,要让“大区”变成“小区”,将“生活圈”当作教育的环境。
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会——体会的不是书本的知识,体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会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才真实,体会分劳分工,有权利有义务,大家才活得有意义,才活得不亏欠,活得有贡献。
这个“活的教育”,比从教科书上懂得高深的述论、懂得唯心学派重要得多。
所以我每次跟老百姓讲话,我就真盼望老百姓听、老百姓看。我非常希望政府、执政党放下身段——我们是从老百姓里出来的,我们要回到老百姓里去。我用生活教育来将老百姓带起来。
02
在生活体验之中看你的真样子
这种教育方式,有没有潜力呢?
美国过去没有那么多大学,英、法、德、美四个国家的一般教育,都由教会组织。教会里面教给他们品行、德行、责任、情感。“德”“智”两个理论,“德”这部分的教育,全是教会做的。教会教育人们参加生活实践,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在生活体验之中看你的真样子。
为什么我们老是说,18世纪的美国比19世纪的好,19世纪的美国比20世纪的好?美国一个世纪比一个世纪“解放”——一个世纪的放浪,一个世纪的散漫,将来是一个世纪的“沙崩”,会是一团乱麻,一盘散沙。
03
壮有所用,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中国要趁早做准备。
所以我有个非常重要的想法,我非常希望听见我这些话的人,与自己服务的单位讲:让产业与产业的同人,活得side by side——左边是工厂,右边是生活的社区,不要混在一起。生活社区里面有小学、中学、公园、图书馆,有孩子活动的地方,有商店。吸收雇员的家属来这些地方工作,新吸收进来的工作人员,也可能是雇员们未来的家属。
“壮有所用,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有人照顾,残疾者越来越少——我永远不能忘记我是残疾者。所以,这是我最大的愿望。而且看现在的样子,北欧几个国家,尤其丹麦做得最好。全丹麦都是一个个小的生活圈,全都在里面了。
本文选自许倬云先生新书《我们去向何方》
原标题:《许倬云|老百姓起来,国家才安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