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届AIGC服装设计大赛冠军:AI绘画像是在解语文题
“AI 绘画比赛和传统绘画有所不同,比的不再是绘画能力,而更多的是个人想法和创意。”
由中国 AIGC 产业联盟(AIGCxChina)等机构指导,无界AI携手温州市服装商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 AIGC 服装设计大赛经过激烈角逐,其结果于近日正式出炉。作为国内鞋服行业首个基于 AIGC 的准专业级设计大赛,本次大赛颇受业内外关注,对中国 AIGC 技术落地和产业转型升级亦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大赛结束后,巴比特采访了部分获奖选手。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比如城市设计、教育、广告等,还有的是高校大学生。许多人从事的职业与服装设计并无关系,然而其作品却获得权威专家的认可。采访的结果提醒这样一个事实:不管你是否愿意相信,AIGC 正在拉平普通人和专业人才之间的鸿沟,一个由 AIGC 带来的创造力平权时代已经来临!
AI 绘画比的不再是绘画能力,而是想法和创意
本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李海峰从事的是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行业,在今年 4 月无意间接触到了AIGC,被其出色的绘画创作能力所惊艳,自此便开始不断尝试和学习各种 AI 绘画工具。
在李海峰看来,AI 绘画最吸引人之处在于"让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最重要的还是你心中需要有一副与比赛主题相契合的画面,它不需要很清晰,只需要有大致的轮廓和主旨意境,或许这更像是在解语文题,其他的只需要交给 AI 绘画工具,不断修改提示词,不断绘制再绘制,心中的那副画面将会逐渐清晰,直到满意。”
李海峰表示,与传统绘画不同,AI 绘画比的不再是绘画能力,而更多的是个人想法和创意。这个趋势在未来的 AI 绘画中将更加明显。”不要放弃对新事物的探索和尝试,不要被自己现有的认知束缚你前行的步伐。”
这句话,或许能解释为何非服装设计专业出身的李海峰能够在强手如林的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作为一等奖选手,李海峰相当谦虚,“或许我只是更加幸运而已。我想对那些担心自己没有绘画基础而不敢尝试的朋友们说,AIGC 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只要你有想法,敢于不断尝试,也能完成大师级优秀作品。”
从事教育类工作的猫腻在本次大赛中获得了优秀奖。猫腻告诉巴比特,她是无意中在微信直播中第一次接触 AI 绘画的,当时就对这项新技术产生了强烈兴趣。
“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 AI 绘画和传统手绘相比,在时间上可以说是完胜,同样画质的艺术作品手绘可能会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完成,而 AI 只需要几分钟!这真是令人惊叹!”
作为一个非服装设计专业的获奖选手,猫腻认为,秘诀在于如何将自己的设计构思通过使用 AI 绘画工具,准确地通过对咒语的描述,掌控 AI 来达到想要的作品。
在医院挂点滴完成构思,作品获得专家评分最高
从事广告相关行业的庄造,此次获得三等奖,其作品在专家评审环节获得第一名。他平时的兴趣爱好是摄影,喜欢有空的时候出去拍拍照,也算是半个独立摄影师。
庄造接触 AI 是在今年 1 月份左右,最早是从社交网站上关注到的。那时候 AI 绘图效果还很一般,但是庄造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判断,这是一种未来的趋势和可能——就像摄影之于绘画,是一种可能性的变革。
比赛中一个小插曲是,庄造在参赛那几天生病发烧了。他告诉巴比特,构思都是在医院挂点滴时完成的。作品能在专家评审环节获得第一名,自己确实没有想到。
当然,能获高分并非偶然。据庄造介绍,他在比赛前看了大量国内外儿童服装设计集,去了解设计师的理念,最后,分别从材质、剪裁、颜色、图案等进行关键词构思,并设计出了男孩两款、女孩三款一个系列的童装。可以说,虽然也是非专业出身,但得益于认真准备与深入思考,使得庄造在比赛期间拥有超强的设计创意“爆发力”。
大学生选手:AIGC 对于服装行业是惊涛骇浪般的冲击
这次童装设计大赛,也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参赛。获得三等奖的吴树川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四学生,其在大学期间先后两次创业,但均告失败。
2022 年,吴树川开始接触 AIGC 绘画,因为刚开始技术还不成熟,所以试了一段后便未投入太多精力。
今年 5 月,无界 AI 社区发布的大赛消息吸引了吴树川的注意,他说自己被打动的原因在于——自己一直在关注如何运用 AI 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提供创新能力,”原来真的有人想往这方面做,这让我很欣喜。”
通过这次比赛,吴树川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说自己现在更看重的是,AI 如何与各个行业的结合。
“我今后可能会从事鞋服相关的工作,先积累经验,将来希望自己能在 AI + 鞋服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受到触动的还有大一学生陆奇杰。
陆奇杰在温州上学,专业是服装设计,也是本次采访中唯一一位“专业选手”。
谈及 AIGC 对服装行业的影响,他认为,借助AIGC 工具,设计师可以完成更多绘图工作, AI 也能带来更多的灵感启发,效率的提升“相当于从自行车到火车,冲击是惊涛骇浪般的。”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有这样的认知。据陆奇杰介绍,身边的同学对 AIGC 的看法不一,也有人将其视作为对艺术的亵渎。但不可否认,AIGC的崛起将是必然的。
对于网上铺天盖地的“AIGC 失业论”,巴比特特意问了两位大学生的看法。陆奇杰表示,毕业后打算成为”新时代的数字化人才“, AIGC刚刚普及,自己完全跟得上节奏,何况还有专业技能加持,他对未来自信满满。即将走出校门的吴树川则说,自己已经拿到了三个 Offer。AI 盛行下,每个人应该思考如何去运用 AI 为自己赋能,而不是畏惧 AI。
如何看无界 AI
本次大赛由无界 AI 提供独家创作平台技术支持,参赛选手是如何评价无界AI的,不妨来听听:
李海峰:
一个多月以来先后尝试了 6、7 款 PC 和移动端 AIGC 绘画工具,其中包含 SD、MJ 等主流工具。相较于其他 AI 绘画工具,无界 AI 准入门廊较低,简化了复杂困难的绘画过程,方便普通用户使用,各类模型和主题风格丰富,能让大部分用户轻松完成专业级别的绘画作品。除此之外无界 AI 在学习分享、商业化应用等方面也较为突出。有待改善的地方在于手部等细节的优化处理还需进一步提升,或许这是现在 AI 绘画的普遍问题吧。
猫腻:
无界 AI 最打动我的就是它在持续地进步与学习,一直倾听用户的声音,通过用户的意见和反馈,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己,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希望自己可以和无界 AI 一起成长。
吴树川:
对于 AI 绘画,我认为无界的优势在于社区能为大家提供很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比如这次温州的大赛,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与商业界交流的机会。无界AI需要改善地方则是,模型可能没那么完善,出图质量上存在些许的欠缺,希望无界自己的模型能够更加精进。
庄造:
无界 AI 最打动我的在于,首先是它的模型不仅多而且更新很快,比自己部署更加方便。其次是无界在构建一个生态,从图片生成、用户社区、版权市场、赛事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而且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比如崂山的旅游宣传视频、《新西湖繁盛全景图》的绘制,我觉得这才是行业的一个方向,为专业设计师提供高效创作的工具。
建议的话,就是会员权益是否能进行一下整合和划分,形成更完善的会员体系,比如对没有积分的会员,也能以优惠的价格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可以让更多的用户接触使用到无界 AI,我发现有很多用户都有这方面的需求。
陆奇杰:
我对无界 AI 十分满意,唯一的小问题就是希望可以增加更多可玩性,比如局部修改或抠图等基础的玩法。
作品欣赏
李海峰:酷炫女孩
设计理念:这款童装外套以休闲运动为设计理念。将休闲运动与时尚元素相融合,展现出童趣和动感,同时让孩子们在舒适的服装中展现自己的个性,保持活力满满的好状态。在色彩方面,采用黑、白、红经典色,其中以黑色为主色调,加以白色和红色装点,百搭耐穿的同时不失活力。多口袋设计在满足服装实用性的同时增加了服装的层次感。
陆奇杰:超级噜噜
设计理念:以增加青少年服装设计的多元化为出发点,为了解决青少年身体生长过快,对服装尺寸的需求,街头时尚是我的服装特色。从构思到定稿,大概花了两天时间,主要就是不断地调整增加提示词,才达到最终效果。期间的困难主要就是需要不断花时间调整个别提示词并提升。
吴树川:玉兔
设计理念:我认为作为 13 岁左右的儿童,是属于一个比较爱动,并且开始具有独立意识的阶段,所以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宽松款式的,而独立意识的形成我则认为向传递一种爱的思想,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而不是说太早的去接触成人那种杂乱的世界,因此设计了一个动物插画的印花,就是兔子,希望着他们能够在这个年龄阶段可以蹦蹦跳跳地去探索世界,而不是束手束脚。定稿花了我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因为在途中需要更改各种模型和文字描述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困难则是模型选择问题、并非服装设计专业设计上思路过于单一的困难、限于每日 30 积分不能很快地试图成功。
庄造:“成长之路”女孩款设计一
设计理念:设计的理念是为孩子们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衣物,让他们在穿着时感到自信和舒适。希望通过简约、经典和时尚的设计风格,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独特和品味,并且在衣物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也会非常注重,确保孩子们在穿着时不会受到任何的不适和危险。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衣物,帮助他们成为自信、舒适和时尚的个体。
猫腻:青少年春季个性服饰设计
设计理念:因为关注到大赛的的作品是为 13 岁左右的青少年设计,所以我的设计的服装在颜色上没有选择非常多的颜色,多而鲜艳的色彩我认为更适合学龄前的儿童,服饰风格上是以休闲运动为主。设计的是春季服饰,流苏马甲是我设计的重点,因为我来自北方,北方的春天温差非常大,流苏马甲在调整温度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从构思到定稿大概用了一周的时间,期间也形成了很让我觉得比较满意的作品,但是在细节和逻辑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筛选作品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