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特写|印度20年来最严重的火车事故,凸显出印度哪些问题?
6月4日,有关印度奥里萨邦火车脱轨相撞事故的搜救工作已经结束,印度铁道部门方面也公布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印度铁道部部长阿什维尼·维什瑙(Ashwini Vaishnaw)说,事故的起因是电子联锁装置发生变化,铁路安全专员将尽快提交报告。
当地时间2023年6月3日,印度奥里萨邦巴拉索尔地区,三列列车相撞事故现场受损的车厢。 本文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
尽管事故原因已初步确定,但有关事故的所有事实尚未完全浮出水面。奥里萨邦首席秘书表示,印度列车脱轨相撞事故中受伤的人数为1175人,其中有793人经治疗后已出院。由于一些尸体被清点了两次,事故死亡人数有从288人下调至275人,且这个数字不太可能再上升,“因为现在救援行动已经完成。”
“一旦我们得到调查报告,所有的事实就会浮出水面。但这场可怕且令人痛心的事故的根本原因已经确定。昨天,莫迪总理视察了现场。今天我们将尝试恢复轨道。所有遗体都已被移走。”维什瑙6月4日说。
“这次事故伤亡如此惨重,于外界对印度的观感和认识会有很大影响。莫迪政府雄心勃勃,想要使印度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然而却发生了那么严重的事故。”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林民旺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当地时间2023年6月3日,印度巴拉索尔,医护人员抵达奥里萨邦列车相撞事故事发现场。
旧疾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4日报道,尽管发生于2日的火车相撞事故细节仍待厘清,但大体经过已算厘清:一列客运列车(从西孟加拉邦沙利马尔站开往泰米尔纳德邦钦奈)与一列静止的货运列车(正停靠在巴哈纳加巴扎尔站)相撞后脱轨,另一列反向行驶的客运列车(从班加罗尔的耶斯万普尔站开往西孟加拉邦豪拉)撞上了脱轨的车厢。
被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电子联锁装置是铁路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联锁装置系统在设定的区域内为每辆列车设定路线,确保列车沿轨道安全行驶。一旦电子联锁装置出现问题,列车运行显而易见将陷入危险。
据BBC报道,发生事故的巴哈纳加巴扎尔站有4条轨道,其中1号线、4号线停放货运列车,客运列车在2、3号轨道上运行。事故发生时,从沙利马尔站开往钦奈的科罗曼德快车(Coromandel Express)被错误地分配到了货运列车的轨道上。奥里萨邦政府报告显示,两班客运列车共有17节车厢脱轨并严重受损。
小鲁曾在多年前求学时乘坐过此次发生事故的科罗曼德快车。“上面可能有不少泰米尔人,是比较重要的线路。”他告诉澎湃新闻。资料显示,科罗曼德快车比路线相似的钦奈邮件列车(Chennai Mail)速度更快,因此更多人乘坐,常年人满为患。
当地时间2023年6月3日,印度巴拉索尔,人们聚集在三列火车相撞的事故现场。
印度铁路网络被称为“经济生命线”,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以前的英国殖民时代。设施的老旧带来了大量安全隐患,有关印度火车的安全问题已被诟病多年。美国沃克斯媒体(Vox)报道奥里萨邦火车事故时便称,这起悲剧让人震惊,但并不让人意外。
美国《纽约时报》6月3日报道,在印度,铁路的脱轨事故曾经频率很高。1980年到2002年,平均每年印度有475起脱轨事故。近几年来,印度当局采取一定措施改善铁路安全情况,脱轨事故已经不那么常见了。2011年至2021年,印度平均每年发生脱轨事故数降至50起左右水平。严重的火车事故总数从20年前的每年300多起稳步下降到2020财年(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22起。
“印度火车速度不快,平均速度也就每小时五六十公里。(某种程度上)这让印度火车显得比较安全,换成高铁那样的速度,怎么可能出现印度民众‘扒火车’的景象呢?”曾多次前往印度旅行的华人Juno对澎湃新闻说。
“但印度火车经常误点,准点的列车几乎不存在。有一次我从崔奇(Tiruchirappalli)去印度最南端的肯雅库马里(Kanyakumari ),火车误点了近十个小时,从白天活活等到了半夜三更,等车环境又极其恶劣,令人苦不堪言。”Juno说,“火车不准时实际上是调度系统、管理系统的问题。印度火车的老旧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奥里萨邦6月2日的脱轨相撞事件被认为是印度20年来死伤最严重的铁路事故。“印度火车系统要么不出事,一出事就伤亡惨重。”Juno说。
印度铁路史上最严重的事故发生在1981年:一列火车因飓风天气在印度东部比哈尔邦翻入河中,造成近800人死亡。1995年、1999年、2005年、2016年,印度都曾发生死亡人数在几十甚至是几百的铁路事故。
当地时间2023年6月3日,印度奥里萨邦巴拉索尔地区,受伤的乘客坐在医院里。
问责
近年来,印度试图改革铁路系统,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持发展主义立场的莫迪政府还曾将有关铁路改革的成果看作是重要的政绩,更将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设、让印度铁路提速当做重要的竞选口号和施政议程。2020年,印度连续两年没有出现乘客因脱轨而死亡的事故,这被看做是印度史上首实现“安全记录”,莫迪政府将此称之为印度的又一项发展成就。
但英国《卫报》6月4日报道提到,尽管莫迪非常看重铁路网络现代化的问题、政府努力改善铁路安全,但印度铁路每年仍会发生几百起事故。
林民旺对澎湃新闻分析说,“印度铁路部门出事故如此频繁,更重要的原因是印度政府的治理效能,外界将会严重质疑印度政府的治理能力。这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对印度的看法,对印度经济的发展以及外界对其经济的信心也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事故将会对印度争取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雄心产生比较大的冲击。”
当地时间2023年6月3日,印度艾哈迈达巴德,人们为奥里萨邦火车相撞事故的遇难者和幸存者祈祷。
奥里萨邦事故发生后,印度朝野迅速进入攻防战。据《印度时报》4日报道,当日,主要反对党国大党主席马利卡晶·哈尔热(Mallikarjun Kharge)指控称,总理莫迪忙于为火车“招摇过市”,却没有注意到铁路安全。哈尔热呼吁要对铁路系统从上到下所有岗位展开问责行动,以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哈尔热在社交平台推特上以印地语连环发问。他说,铁路部门有30万个职位空缺,为什么过去9年没有让这些职位得到填补。铁路局曾承认由于人手严重不足,火车驾驶员陷入工作时长过长的窘境,这导致事故数量陡增。
莫迪政府将印度研究设计和标准组织 (RDSO)2011年开发的火车防撞系统重新命名为印地语的“盾”(Kavach),铁道部部长维什瑙还曾于2022年3月亲自演示这一系统的使用。“为什么,Kavach系统迄今为止只在4%的线路上运作?”哈尔热问道。
国大党秘书长、“尼赫鲁-甘地政治家族”传人普里扬卡·甘地也向莫迪政府“开炮”,要求现任铁道部长维什瑙尽快辞职,以示负责。除此之外,在泰米尔纳德邦实力雄厚的达罗毗荼进步联盟(DMK)等反对派也就追责议题向印人党当局表达不满,要求就火车悲剧展开透明的调查。
另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草根国大党领袖、曾三次担任印度铁道部长的班纳吉6月3日表示,如果涉事列车安装了她在铁道部部长任内引进的防撞系统,奥里萨邦列车相撞事故就可以避免。
但印度碎片化的政治制度似乎很难让民众将不满持续投注在中央政府上。“由于印度的政治体制的特点,很多人不会将事故归咎于执政的政府,很少会归咎于执政党。”林民旺分析说,“印度这次的列车事故,对莫迪在明年大选中寻求连任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毕竟现在离明年大选还有很长时间;再者,类似的列车事故在印度此前也发生过很多次,只是这次造成的后果更严重而已。”
救助
据BBC报道,6月2日晚上火车事故发生时,场面陷入了混乱。为了拯救受困者和伤员,救援人员爬上了失事列车顶部,用切割工具砸开门窗。随着时间过去,现场救援工作暂告一段落。6月3日,莫迪视察了事故现场,与救援人员交谈。莫迪也参观了医院,向医生询问伤员的救治情况,并和一些伤员做了交流。
莫迪6月3日抵达事故现场后表示,事故责任人将受到严惩。印度铁道部已宣布,将成立高级别小组调查事件,并会向死者家属提供1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85978元)赔偿,重伤和轻伤者分别可获20万和5万卢比。
当地时间2023年6月3日,印度官方发布新闻表示,奥里萨邦列车相撞事故事发现场救援工作已结束。伤者已被送往医院。
据BBC报道,在被送往医院的上千名伤员中,至少有793人已经出院。但当地医院仍面临很大的压力。据《印度时报》报道,奥里萨邦大大小小的医院容量都达到极限,医护人员通宵工作,但仍难以应付如此大的死伤人数。2日晚上10点,第一批死者遗体开始抵达巴拉索尔地区的各大医院。在几个小时内,从初级保健中心到医院总部的门口都排满了人,印度附加地区医疗官(ADMO)米什尔(Mrutunjay Mishra)在巴拉索尔地区总部医院表示,“我从业已有数十年,但从未见过如此混乱的场景。共有大约251名事故伤员被紧急送往我们医院,老实说,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医护人员通宵工作,努力为所有人提供医疗救助。”
事故发生地在农村地区,当地的医疗机构从未见过如此庞大规模的悲剧。当地医生基里(Subhajit Giri)向《印度时报》说:“我们在一天中就要处理500多例外伤病例,而在平时最繁忙的一天中最多也只能处理100例。因此我们不得不让医学生加入,共同应对此次危机。”
当地时间2023年6月4日,印度巴拉索尔,警察正在检查三列火车相撞事故的车厢残骸。
奥里萨邦政府官员表示,他们已经加强了可调用的医疗援助,并在巴拉索尔等地区部署了200辆救护车和45支流动医疗队,另外还增派了50名医生。印度联邦卫生部长曼达维亚(Mansukh Mandaviya)表示,“我们正在向悲剧性的列车相撞事故的受害者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和医疗援助,以挽救宝贵的生命。”该邦卫生部长潘迪(Shalini Pandit)称,已经开始将一些伤员转诊至有更大容量的医院。
在事故发生那一天,当地人的互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整夜在医院外排队献血,这对外部创伤的治疗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当有大量年轻人直奔医院献血时,我们感到很惊讶。一夜之间,我们收集了大约500单位(编者注:一单位约120毫升左右)的血液。通常,尤其是在夏天,是很难说服人们献血的。”米什尔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